4月26日,坪山文化智库2022年第一次会议在坪山少儿图书馆召开,会议采用线下 线上的方式,围绕“‘创新坪山,未来之城’的文化担当”主题,智库顾问、专家委员积极踊跃讨论、深入交流思想、发表真知灼见,共研共讨坪山文化事业未来的发展路径。

坪山区乡村振兴(南方观察深圳坪山)(1)

2017年11月15日,坪山文化智库正式成立,智库聚焦“课题”“项目”“论坛”三大平台,始终保持高效运行,聚才、聚智、聚力、聚品作用凸显,“人才共治”乘数效应不断放大,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创新成果形成示范,成为深圳乃至全国新型智库建设中的先进示范,为坪山建设与东部中心相匹配、具有先进文化示范效应和独特人文魅力、近悦远来的文化高地贡献了源源不断的文化力量。

四年多的时间里,美在这里交流,思想在这里碰撞,坪山文化智库成为了社会力量参与城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样板。在这一过程中,因文化带来的力量,在不断提升坪山作为东部文化高地的显示度和美誉度的同时,也潜移默化的改变着这座城区。通过坪山文化智库四年多时间内与这座城区的共生共融的视角观察坪山、解读这座后发城区,同样会发现日新月异的发展背后蕴含的思维逻辑和发展智慧,更能让人在这里看见信心,洞见未来。

坪山区乡村振兴(南方观察深圳坪山)(2)

城区“标识牌”

城市显示度、美誉度不断彰显

在坪山中心公园旁边,坪山图书馆、美术馆、大剧院等文化设施依次而立,坪山文化聚落不仅颜值可观,更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前来“打卡”,感受文化带来的独特魅力。而在过去一年,这座位于深圳东部的文化地标越来越受到外界的关注。坪山图书馆荣获国际图联2021“绿色图书馆”唯一亚军;坪山美术馆被专业权威机构评为2021年度最值得关注十大美术馆第四名,《九层塔:空间与视觉的魔术》系列展览观展人数超10万人;坪山大剧院上演《永不消逝的电波》、《长恨歌》等近百场经典重磅剧目吸粉无数。

文化地标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的背后,自然少不了坪山文化智库的助力。在过去四年多的时间里,聚焦“课题”“项目”“论坛”三大平台,坪山推动文化智库深度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成为坪山文化建言者、建设者和形象推广员。数据显示,四年多来,智库专家参与坪山文化建设事件超200项,深度参与到全域全景生态规划发展、城市更新改造、特色街区打造等城区相关领域的建设中,让文化成为推动城区发展的重要力量。

坪山区乡村振兴(南方观察深圳坪山)(3)

在坪山文化智库聘请文化领域专家及学者深度参与系列文化项目的过程中,一大批具有坪山标识度的文化IP大放异彩,例如“与周国平共读一本书”获评深圳市全民阅读示范项目,《书话坪山》结集成册出版发行,“明新大课堂”案例入选2021年全民阅读典型案例。在坪山文化“出圈”过程中,坪山这座位于东部的城区的显示度与美誉度同样得到了显著提升。“坪山够范”、“没想到你是这样一个坪山” ……在坪山举办的一场场文化活动中,常常可以看到网友发言踊跃,不少网友惊叹于坪山的崭新气质,也让更多原本与坪山并无太大关联的人,因文化而重新认识坪山。

而在另一面,坪山以全球化的视野,本土化的立场构建文化智库的发展方向,使得坪山文化智库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扩散,也让文化智库本身成为了坪山对外的一个“标识”。目前坪山文化智库委员已达到44位,涵盖媒体、设计、规划、建筑、社科理论、文化学术等多个领域,众多国内外的,在各个领域执牛耳的专家学者汇聚于此,这里俨然成了一个思想场,观点在这里激荡,思想在这里碰撞,而因思想碰撞带来的观点与理念,也不断助力城区的发展。

坪山区乡村振兴(南方观察深圳坪山)(4)

创新“助燃剂”

为城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创新驱动发展,文化驱动创新。“区域创新的爆发和成长取决于文化。” 对于文化之于坪山,国务院参事、国家文化艺术智库特聘专家、坪山文化智库顾问委员王京生曾表示,文化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建设创新坪山,打造未来之城,一方面要大力引进创新人才、创新产业,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一个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爆发成长的能力,最终取决于文化,思想的解放往往是创新的先声。

从历史来看,任何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的时代,无一例外都是伴随着人文创新的导引,正因如此,坪山在打造全域全链创新生态体系时,尤其注重文化环境的培养,而在这一过程中,坪山文化智库无疑成为了推动坪山文化生态发展的“发动机”,以及创新生态体系完善的“助燃剂”。

坪山文化智库成立之初,瞄准的便是以专业借专业人才的眼光谋划文化事业全面发展,探索构建文化发展新机制,为坪山区文化发展注入新活力。而通过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坪山文化智库已经进入了更为深层次的参与城区建设的阶段,实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城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文化托举城市发展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

以坪山“全域自然博物”项目为例,2019年,坪山凭借独特的自然条件、优美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迎来了首个市级文化设施项目,深圳自然博物馆的落户。坪山并未满足于一个博物馆的建设,坪山文化智库专家南兆旭便深度参与到该项目上,通过设计18条覆盖坪山全境的学习参观线路,打造线路、研习主题、课程结构多样化的自然研习径等方式,助力坪山打造出一个没有围墙,没有时空限制,没有身份区隔,人人平等,开放共享的学习型“全域自然博物馆”。

梳理坪山文化智库的发展脉络,坪山始终坚持城区发展到哪,文化跟进到哪,不断打破空间和领域边界,全域全景布局文化空间和内容,通过文化实力的提升推进城区功能的再造,推动创新要素的加速聚集,凝聚城区发展的精气神,让文化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动力,真正成为“生产力”。

坪山区乡村振兴(南方观察深圳坪山)(5)

治理“润滑剂”

从文化营城到以文化人

文化是为人服务的,对于城市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而言,“人”才是最高的尺度。把人留住,才能让文化实现健康的繁荣;以人为本,才能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让生活更加美好,在坪山文化智库助力坪山文化的建设发展中,始终把“人”作为这座城区文化发展的目标和归宿,将文化的发展与群众的需求不断结合,这些场景汇聚出来的,正是坪山以文化之力改变着这个城区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人。

过去四年间,通过坪山文化智库的带动,一场场落地文化活动,一项项展开的文化项目正让文化不断满足当下人民群众的多元化需求,并以滴水穿石之劲,浅吟低唱,滋润人心,提升着这座城区的精神内涵。数据显示,四年来,智库专家参与坪山文化建设事件超200项,深度参与到全域全景生态规划发展、城市更新改造、特色街区打造等城区相关领域的建设中,让文化成为推动城区发展的重要力量。

熟悉坪山图书馆的读者不难发现,从正式开馆以来,“坪山夜话”沙龙、“书话坪山”主题沙龙、“大家书房”会客厅、明新大课堂、坪山自然博物系列讲座等品牌活动相继开展并成体系。这背后自然离不开智库委员的支持,例如智库专家丁学良、胡洪侠等专家,同时担任了坪山图书馆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为坪山图书馆的建设发展身体力行;坪山美术馆馆长刘晓都同时也是文化智库专家,担任馆长一职便是智库工作引出的机缘。

从文化营城,到以文化人,每个人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生活观念因为坪山的一些文化活动改变了,这恰恰是文化的力量。在这一过程中,坪山文化智库委员们从文化建言者,到文化建设者,通过文化智库带来的一系列的文化品牌活动,正在坪山诞生并逐渐生长出强大的文化影响力,不仅吸引着各地人群前来享受文化,催生了全新“坪山文化现象”的诞生,因文化带来吸引力、凝聚力、创新力正在坪山这座城区得到充分的体现。

2000多年前,古代先贤便有“礼乐治国”的理念,礼乐相辅相成,构成完整有序的社会政治文化制度。当今社会,文化软实力在城市间的竞争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被看作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也是推进社会治理的重要机制。

回到社会治理本身,传统治理模式较为粗放,忽视了个体的发展,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表现便是精细化,注重个体发展。回到个体本身,坪山文化智库在助力坪山文化事业发展的方向上,正契合这一要点。在不断满足公共多样化文化需求的过程中,坪山为公众创造更多新的更美好的需求,将文化作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黏合剂”、“润滑剂”和“催化剂”。

可以看到,通过坪山文化智库带来文化之光,正让文化成为了创新坪山中极为重要的一股力量,创新的文化发展体制机制,给创新坪山,未来之城带来更好的驱动和支撑。令人关注的是,近悦远来文化高地的生成不仅作用于文化,除了老百姓随处可感的品质文化氛围,创新而生长蓬勃的文化力量已经自然融入到城区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层面,文化力量催生的创新要素也在加速聚集,深度融合。

【记者】 徐剑

坪山区乡村振兴(南方观察深圳坪山)(6)

【作者】 徐剑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