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正式印发,明确提出要建立统一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经济循环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畅通流动等,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战略意义(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一定要增强全局意识)(1)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和多变的世界贸易规则,特别是贸易保护越来越猖狂、技术壁垒越来越高、经济霸权思维越来越严重,如何在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发展大格局、继续推动全球化、努力参与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建设、不断提升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的同时,更好地发挥国内大市场作用,按照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建立国内大循环,建设国内大市场,就显得更为重要而紧迫。

事实也是,今天的国际环境、特别是经济环境,并不宽松,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经济体,一直谋求经济霸权,并试图通过经济霸权遏制中国经济发展、阻止中国社会进步、阻挠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典型的,就是对中国企业展开一轮一轮的围追堵截,阻挠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不断打压中国科技型企业,甚至连一般性科技型企业、只要与美国企业有竞争,就会被美国以国家安全之名阻挡在美国乃至欧美市场之外。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国内市场做支撑,中国科技型企业就难以进步、难以进一步创新、难以成为真正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企业。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战略意义(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一定要增强全局意识)(2)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无疑是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特别是俄乌战争之后全球格局新变化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方面。特别是供应链和产业链,需要重新布局和完善,在继续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建成国内完善的供应链和产业链体系,弱化对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的依赖,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国际市场变化,不受国际市场环境变化的制约和冲击。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最关键的就是要有全局意识、全国眼光,重点在三个层面。从工作层面来看,主要包含两大方面:一是要有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整体规划,一是地方要有全局意识、全国眼光,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块块思维。全国统一大市场整体规划,当然由中央制定,依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市场规划、产业重点,从而在资源配置、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撑。地方可以依据自身实际,提出市场规划,前提是,必须符合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整体规划,要有全国眼光和全局意识。在这个问题上,切不可有地方利益保护思想,不能有块块思维。否则,会严重影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国整体规划和地方规划必须是有机的统一,而不是条块分割,必须要建立有序的、能够全国流动的要素市场。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战略意义(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一定要增强全局意识)(3)

从产业层面来看,必须做到地区协调、前后端衔接。地区协调,就是在产业布局上,不能只顾自身利益需要,不能出现大量重复建设,而要按照不同地区发展不同产业的要求,明确各地的产业重点和发展重心,尤其要防止利用政策抢资源、抢企业、抢项目的现象,避免造成政策资源的严重浪费。招商引资只能按照产业规划,利用营商环境吸引投资者和人才,而不是无序的政策资源供给。

对招引的项目,也要按照产业前端和后端要求,分层次招引,不能为了眼前的政绩,影响产业生态,形成盲目招引、盲目拼资源拼政策、盲目发展产业现象。否则,不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更不利于建立完善的供应链与产业链,甚至会继续呈现大量资源和企业集中于中低端,高端领域没有投资者和企业攻关的现象。这其中,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要把重心放在高端领域、尖端领域、卡脖子领域的攻关方面。

从环境层面来看,必须做到依法办事、行为规范。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遍地开花,而必须持之以恒、稳步推进,必须积极稳妥、有序发展,因此,从起步起,就必须依法建设,将法制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一切依法定位、依法布局、依法规划、依法建设、依法管理,对不按规定、不按标准、不执行制度、不严格纪律的,要严肃问责,追究当事人责任。同时,无论在宏观上还是微观上,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地方服务人员,都必须行为规范,不能以所谓的超常思维、超前意识,破坏正常的规划和规矩。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问题上,必须全国一盘棋,必须要有大局意识和全国眼光。只有这样,才能建设真正有效、规范、有序、高质量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