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在乌江最后一战(突出重围的项羽)(1)

尘土飞扬之处,灌婴率领五千汉军精骑,奔走如飞、呼啸而来。但那排山倒海的气势,在项羽眼中,不过班门弄斧而已。他不在意地笑了笑,对着28骑说道:“我项羽起兵8年以来,历经大小70余场战事,未尝有过1次失败。今天被困在此处,是上天要灭亡我,我愿为诸位击溃汉军!斩将!刈旗”!项羽一马当先,率领28骑冲向了5000汉军精骑,于东城展开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快战”。每每读到此处,便觉一股英雄之气,跨越千年时空扑面而来,心绪久久不能平复。“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究竟是怎样的一位奇男子,才能得到如此评价呢?

力拔山兮气盖世,八千子弟起江东

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史记.项羽本纪》

会稽郡城外,一对叔侄站在拥挤的人群中,凝望着江上富丽堂皇的楼船,而它的主人就是名震天下的嬴政。项羽感叹道:“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项梁急忙拉他走,边走边说:“不要胡言乱语,会有灭门之祸的”。叔父的语气很重,但侄儿却很开心;项羽从项梁的眼角,看到了久违的笑容。

从那之后,项梁经常刻意去教导项羽,教他练剑、读书、学兵法、习骑射。而项羽也没有让项梁失望,他身材魁梧高大,能够扛起千斤巨鼎,才具、胆量都非常出色,吴中子弟都非常忌惮他。项梁明白侄儿有名将之资,可奈何楚国已亡,项氏荣光不复当年。直到大泽乡起义爆发,刚刚统一的秦王朝,再次分崩离析,项梁认识到:项氏一族的机会来了。

项羽在乌江最后一战(突出重围的项羽)(2)

太守殷通决定以项梁、桓楚领军,趁乱起兵自立。项梁以寻找桓楚为由,将项羽召到了屋内,他拔出腰间利剑,一剑斩下殷通头颅。之后项梁拿着殷通头颅,招降太守府守军,项羽以一己之力,斩杀殷通余部近百人,再无一人胆敢顽抗。凭借项羽的神勇,项梁叔侄很快稳定了会稽郡,并招募了八千精锐,这也就是“江东八千子弟”说法的由来。

破釜沉舟威天下,西楚霸王行分封

在项梁的带领下,他们拥立楚怀王,围濮阳、斩李由,成为了反秦义军的中流砥柱。但轻敌大意的项梁,为秦将章邯所杀,项羽被推上了统帅之位。章邯、王离率领40万秦军,将赵国邯郸围得水泄不通。赵军难以抵挡秦军锋芒,楚怀王派遣宋义、项羽、范增,北上抗秦救赵。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史记.项羽本纪》

但主将宋义畏惧秦军,一连46天徘徊不前,项羽劝谏无果后,斩杀宋义自领上将军一职。面对虎狼之师的秦军,项羽没有丝毫畏惧,他带领5万楚军渡过黄河,迎战40万秦军。项羽深知敌众我寡,只能置之死地而后生,他命人砸了炊具、凿沉船只,报不胜则必死之心渡河救赵。楚军奋力死战,九战九捷,攻破甬道,生擒王离,不久后迫降章邯,秦军主力化为乌有。项羽破釜沉舟的勇气,和楚军一往无前的信念,化为了覆灭赵地40万秦军精锐的力量,一时间天下震动。

项羽在乌江最后一战(突出重围的项羽)(3)

但先入关中的刘邦,激怒了意气风发的项羽,之后也就有了鸿门宴的经典一幕。张良、项伯、樊哙庇佑刘邦,而范增、项庄要除掉刘邦,最终迟疑不决的项羽给了刘邦逃跑的机会。项羽处死了秦王子婴,焚毁了咸阳宫殿,拒绝了定都关中的建议,分封诸王之后返回了彭城,自号“西楚霸王”。留下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坐镇关中,制约汉中的汉王刘邦。

彭城一战显神威,鸿沟和议坠泥潭

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项王闻之,即令诸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 ——《史记.项羽本纪》

由于彭城偏居一隅,再加上诸侯离心,齐、赵等国很快发起叛乱。在项羽忙于平叛齐国期间,刘邦重用韩信,夺取关中,联合5路诸侯,共计56万大军,东征伐楚。可面临倾覆之危,项羽仅带领3万精锐回防,其他兵马继续围剿齐国,其自信程度可见一斑。

攻克彭城的刘邦,丝毫没有意识到危机的降临,整日饮酒作乐,56万联军如同一盘散沙。项羽与3万楚军,如同所向披靡的利剑,撕碎了56万联军的防御。3万楚军由早上打到中午,他们如同不知疲倦的猛虎,吞噬了10余万联军的生命。之后项羽趁势追击,40万联军纷纷逃窜,睢水之中落水者不计其数,堆积的尸体使得睢水为之断流。此一战后,诸侯纷纷背叛刘邦,倒向项羽阵营。

项羽在乌江最后一战(突出重围的项羽)(4)

但项羽注重征伐,而忽视邦交,并没有合理利用各路诸侯对刘邦施压,项羽与刘邦在荥阳展开了攻防战。项羽攻克荥阳之后,由于彭越屡屡袭扰,西征之举成为了拉锯战。韩信趁机攻克赵国、齐国,伺机伐楚,项羽进退两难。于是释放了吕雉等人,与刘邦以鸿沟平分天下。

虞兮虞兮奈若何,乌江自刎空余恨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垓下歌》

在项羽东归之际,刘邦不顾盟约条款果断追击,韩信、彭越失信未至,项羽大败刘邦。但在张良、陈平的劝说之下,刘邦不计前嫌,对韩信、彭越许以重利,加上刘贾、英布统领的汉军,总计五路大军于垓下合围项羽。此时汉军有60万上下,楚军不过10万,而且粮草辎重损耗殆尽,他们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困境。

一曲《垓下歌》道尽了: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悲痛欲绝的项羽跨上了乌骓,带领800铁骑,如她所愿的冲出了楚营。追击者是灌婴的5000汉军精锐,楚军渡过淮河尚有100多人。但农夫一声“左”,将项羽指向了大泽之中,汉军再次追了上来,100多骑到了东城就只剩28骑了。

项羽对着28骑说道:“我起兵8年以来,大小战事70余起,无一败绩。今日就痛痛快快打上一场,为各位溃围,斩将,刈旗,让你们知道是天要亡我,而不是我项羽不善战了啊”!项羽一马当先,斩杀汉将一员;之后嗔目怒叱,赤泉侯人马惧惊。28骑分为3部分,来回冲杀于汉军之中,汉军分不清项羽在哪一部分,于是乱作一团。项羽再次斩杀校尉1名,汉军将士近百人,等到归队之时,28骑只折损了2人,剩下的人都感叹:真的就如同大王所说啊!

绝境之中,以28骑冲击数千汉军,尚有“溃围,斩将,刈旗”之志,更有“溃围,斩将,刈旗”之力,舍项羽再无第二人!“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项羽在乌江最后一战(突出重围的项羽)(5)

乌江岸边,亭长对项羽诚恳的说:“江东虽然算不上辽阔,但也有上千里土地,几十万百姓,足够您称王的了。您快点渡江而去,现在只有我有船只,汉军追过来,他们一时半刻也渡不了江的”。听着船夫一番推心置腹的言辞,神勇无敌的项羽,眼眶湿润了起来,他深情的望了江东最后一眼,说道:“上天要亡我项羽,我渡过了江又能如何呢?当初八千江东子弟随我渡江而去,如今再无一人幸存。纵使江东父老仍然认我这个王上,我又有什么面目去见他们呢”?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於创。乃自刎而死。——《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轻抚了乌骓,将它留给了乌江亭长,带领26骑再次踏上了西去的步伐。他们全部都放弃了战马,持剑步战,项羽一人便斩杀了数百名汉军。鲜血从他的长剑之上,淅淅沥沥的洒落,而项羽身上也有十多处创伤,不断涌出鲜血。筋疲力尽的他,将长剑移到了咽喉,最后倒在了那乌江之畔。“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他是当之无愧的西楚霸王!

参考资料:

《史记.项羽本纪》、《垓下歌》、《史记.高祖本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