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英雄去尽羞容在,看却江东不得归”。

公元前202年,也就是当时的汉五年,刘邦率领着大军追击项羽一直到了阳夏南部,到了地方后大军进行了驻扎,只等着和韩信、彭越方面的军队会合。最终,韩信的十面埋伏如同天罗地网最终击败了西楚霸王项羽,刘邦也定鼎开国,刘邦也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普通出身的皇帝。

皆为利往

在击败项羽的过程中,远远不是想象中那么一帆风顺,甚至是困难重重。汉军行军来到固陵的时候,本来应该会合的韩信与彭越的部队却没有按照原计划到达,刘邦因此感到极其恼火。在失去了两个极其重要的帮手之后,汉军战斗力大减,被楚军一触即溃,刘邦只能落荒而逃,回到营垒之后转攻为守,作出防御姿态。

项羽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乌江自刎(项羽乌江悲壮自刎背后究竟是英雄末路还是咎由自取)(1)

▲汉高祖刘邦起事时期剧照

韩信和彭越为什么不按照约定一起合围楚军呢?诸侯会盟出现了不守约定的情况,战争该如何继续呢?刘邦在这个问题上询问了张良。张良的回答一针见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如果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谁又会来为刘邦卖命呢?如果项羽立刻被刘邦打败,而韩信和彭越却不能获得自己应该获得的地盘,那他们还会来帮助刘邦打仗吗?但是刘邦如果许诺战胜之后可以和他们共治天下,他们自然就会来帮助刘邦打败项羽。因此张良建议:“我们不如把陈县以东一直到海滨一带的地区分给韩信,把睢阳以北一直到谷城的地方许诺给彭越,这样就相当于让他们两个人平分楚国,这样韩信和彭越二人实际上就不是为了大王您打仗,而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战斗。如果我们三支军队能够合盟的话,即使是西楚霸王项羽也没法和我们匹敌。”

项羽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乌江自刎(项羽乌江悲壮自刎背后究竟是英雄末路还是咎由自取)(2)

▲韩信剧照

狼群围猎

刘邦立刻采纳了张良的建议。立刻派出了使者通知韩信和彭越,如果他们可以出兵帮助汉军一起打败项羽,刘邦一定会给予他们应得的利益,也就是说韩信和彭越可以裂土为王。二人可以一起平分楚国,看到了利益的韩信和彭越立刻就响应了刘邦的倡议,决定一起出兵帮助刘邦击败项羽

项羽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乌江自刎(项羽乌江悲壮自刎背后究竟是英雄末路还是咎由自取)(3)

▲秦汉时期战争场景复原

韩信决定从齐国起兵,刘贾的部队也开始从寿春一起齐头并进,军队势如破竹,直接血洗了城父,大军的兵锋直指下。看到韩信的兵锋,大司马周殷背叛了楚国,直接率领着舒县的兵马屠杀了六邑,和彭越和刘贾一起会师垓下,这样一来,被合围的就变成了项羽,接下来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四面楚歌”,这一计精妙狠辣,项羽的求胜心和意志也是从这一刻被摧毁的。

当时对于项羽来说情况非常紧急,相遇在当时的手头只有十万的兵马,而且接连不断的征战让部队人困马乏,后勤方面也是一天不如一天,项羽也慢慢地失去了西楚霸王的张狂和霸气。韩信的三十万大军正对楚军,孔将军从左边围堵住项羽,费将军则在右边,汉军作为后备部队进行殿后,周勃和柴将军尾随着刘邦,层层的包围住了楚军,生怕出一点儿闪失。

项羽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乌江自刎(项羽乌江悲壮自刎背后究竟是英雄末路还是咎由自取)(4)

▲霸王项羽剧照

勇不可当的韩信一马当先和项羽展开了厮杀,但是在交战的过程中韩信突然间调转兵锋,佯装撤退,杀红眼的楚军想要乘胜追击,可是孔将军和费将军拍马杀到,左右两翼早就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楚军一看情况不妙,立刻撤退,可是想不到一路败退的韩信开始回头追杀楚军,项羽纵是有千般的本领也抵挡不住这层层的包围,最终大败于垓下,刘邦作为殿后的军队可谓是兵不血刃,不动一兵一卒就看到了项羽军队的失败,这也是刘邦征战生涯中最轻松的一次胜利。

英雄末路

这个时候,楚军在垓下修筑了坚固的营盘堡垒,兵败如山倒的项羽只能退回到营盘坚守,但是接连的征战早就让项羽的楚军弹尽粮绝,外面就是汉军的层层围困,项羽这一次便是插翅难逃。

项羽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乌江自刎(项羽乌江悲壮自刎背后究竟是英雄末路还是咎由自取)(5)

▲乌江自刎画作

此时此刻身处绝境的项羽,心中所思所想居然不是如何率领将士们突出重围,而是惦记着一直陪伴自己的美人虞姬和自己的乌宝马。“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奈若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虽然有一丝英雄末路的悲壮,但是如果仔细一想,这些无非是项羽的妇人之仁,和刘邦在遭遇逆境之时积极地寻求帮助的境界可谓是相差了十万八千里,一个满心的儿女情长,一个要的是一统天下,谁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也就不言而喻了。

当和虞姬的一阵儿女情长过后,项羽马上就要犯下他人生最大的错误,就是“不肯过江东”,项羽一时的意气用事放弃了最后的翻盘机会,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项羽目光的短浅,注定成就不了一番伟业。

项羽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乌江自刎(项羽乌江悲壮自刎背后究竟是英雄末路还是咎由自取)(6)

▲虞姬项羽(剧照)

项羽凭借着自己的万夫不当之勇,横冲直撞的在汉军阵中冲杀到了最后,这个时候他跑到了乌江边上,到了乌江江畔,只剩下几个死士和自己的乌骓宝马,英雄末路的场景的所有要素都在这里。当年雄姿英发的万人敌项羽居然落到了如此田地,也许项羽自己也没有想到。

英雄相惜

最终在一声哀叹过后,项羽在乌江江畔拔剑自刎,在项羽死后,楚地全部投降了刘邦。鲁县一开始并不服从汉军的管理,引得刘邦一开始是想血洗鲁城,但是刘邦实际上一直钦佩恪守礼仪忠勇的义士,看到鲁县人民为君王守节,于是心生了一计,刘邦把项羽的首级拿给了鲁县的百姓看,最终鲁县的百姓便同意规训于汉军。

项羽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乌江自刎(项羽乌江悲壮自刎背后究竟是英雄末路还是咎由自取)(7)

▲老年刘邦剧照

对于项羽,刘邦的情感非常复杂,他们曾经是好兄弟,后来在征战之中变成了死对头,刘邦非常欣赏项羽的勇猛,项羽也在鸿门宴中放过了刘邦,在项羽的死后,刘邦希望可以厚葬项羽,而且还痛哭了一阵,也许命运就是这样,争斗和欣赏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体。

参考资料:

《史记》

《资治通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