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6月8日,联合国规定的世界海洋日。海洋占地球的70%,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海洋中有千姿百态的生物,庞大的鲸、机灵的鱼、美丽的珊瑚……这些海洋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传说,搁浅的鲸多半是“胖”死的?海底热泉高达几百摄氏度,附近的虾蟹不会被烫死吗?喜欢温暖海水的珊瑚怕不怕全球变暖?带鱼会同类相残?

这些答案你可知道?

今天让我们通过阅读的方式,了解海洋,了解海洋生物!

大海里有没有什么奇怪海洋生物(奇特的海洋生物来了)(1)

搁浅的鲸为什么会死掉呢?

生活在海边的朋友或许听说过鲸搁浅的新闻。虽然它们搁浅的原因至今都没能被找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不能对搁浅的鲸及时给予帮助,它们的生命安全就很难得到保障。

这听起来很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我们都知道鲸是用肺呼吸的一类海洋哺乳动物,在海滩上搁浅,并不会对它们的呼吸产生任何阻碍。虽然搁浅时无法移动和觅食,但它们的体形如此庞大,体内营养储备应当十分充足,几天不吃不喝也不会饿死才对。是什么威胁了搁浅巨鲸的生命呢?

其实,搁浅的鲸多半是“胖”死的。

鲸的祖先重返海洋已有几千年时间,在漫长的演化之路上,它们早已适应了海洋这个新环境。不过与此同时,鲸的骨骼也变得脆弱无力。这原本不是什么性命攸关的缺陷,因为海水的浮力足以帮助它们支撑庞大的身体。但当鲸搁浅后,鲸那脆弱的骨骼就无法承担保护内脏的重任了。当自身体重压迫内脏,而肋骨却无力支撑时,鲸的生命便受到了威胁。一些小型的鲸,比如海豚,或许还能因为体重较轻而支撑更长时间,但海滩上炽烈的阳光也是一种威胁,它们的皮肤很容易在阳光直射下开裂、出血。如果不能得到人们的及时救援,太重的鲸便很难逃脱死亡的厄运。

海底热泉附近水温高达几百摄氏度,生活在附近的虾蟹不怕烫吗?

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东岸,几千米深的海底贯穿着一条绵长的海底山脉。乍看起来,它就像大洋深处隆起的脊梁,所以有了“洋中脊”的别名。

洋中脊是活跃的地壳运动在深海留下的印记,这里也是海底火山和地震频发的区域。在陆地上,这样的地质活跃区域往往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如温泉,洋中脊也不例外。但这里的“温泉”可比陆地上的猛烈得多,由于海底的洋壳更薄,地下熔岩还未冷却就和海水接触,且在极度高压的环境下,使水温比100℃的常压沸点高很多。

目前,人们发现的一座海底热泉喷出的水温甚至达到了惊人的464℃。不仅如此,这些滚烫的热水中还混杂了许多重金属杂质和硫化氢,以至于许多热泉喷出的水像墨水一样漆黑浓郁。

很明显,从海底喷薄而出的滚烫黑水已经超出了我们所熟知的大多数生物的耐热能力,但出人意料的是,海底热泉周边却是一幅生命繁盛的景象,许多贝类、虾蟹在此栖息,有的干脆就住在热泉的喷水口附近。它们难道不怕烫吗?热泉里的重金属不会把它们毒死吗?

原来,生活在热泉附近的生物体内共生了一些可以分解硫化氢、二价铁和二价锰的细菌,原本剧毒的化学物质被细菌分解后会成为有机物,反倒成了供养这些生物的宝贵食物。

海底热泉周边的高温也被这些生物巧妙破解——构成它们身体的蛋白质比普通生物更能耐受高温。而深海极低的环境温度也给了它们足够的腾挪空间,虽然热泉中心维持着几百摄氏度的高温,但只要在十几厘米之外,温度就会下降到可接受的程度。

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这些热泉生物依旧会牢牢抓住任何生存下去的机会,可以说,海底热泉不仅是地质活动激烈进行的场所,也是谱写生命奇迹的大舞台。

全球变暖怎么会威胁到喜欢温暖海水的珊瑚呢?

到珊瑚礁潜水是一种宛如入梦的体验,五彩斑斓的珊瑚在你身边环绕,数不胜数的动物穿梭其中,这片“海洋热带雨林”的魅力是世间少有的。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炫美的珊瑚礁正在遭遇危机,过去几十年,珊瑚白化甚至死亡的现象在全球热带海域愈演愈烈,如果气候变化的趋势不能得到有效遏制,许多海域的珊瑚美景就将彻底消失。

我们都知道,珊瑚是一种喜爱热带温暖海域的动物,全球变暖应该会让更多的海域适宜珊瑚的生存,它们的未来应当更为光明才是,但为什么全球变暖会导致珊瑚危机呢?

事情不像表面这么简单。我们都知道,珊瑚礁是由许多微小的珊瑚虫构筑的,而珊瑚虫体内共生的虫黄藻不仅赋予它们多样的色彩,而且通过光合作用为珊瑚虫提供宝贵的养料。

但虫黄藻对环境的要求特别高,它们只能在稳定的温度、光线和酸碱度下正常生活。在工业革命之后,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大量增加,其中占比最高的就是二氧化碳。被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接触后,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溶解于水形成碳酸,使海洋逐渐变得酸化。

此外,气候变化还导致极端天气的增加,愈发频繁的海上风暴会导致珊瑚礁所处海域的水温、水流的激烈变化,这些都是虫黄藻无法容忍的。

哪怕只是水温上升,也很容易对虫黄藻造成伤害,因为它们喜欢的温度值固定在一个范围内。

珊瑚虫附着在珊瑚礁上,它不能像鱼虾一样躲避这种环境变化,而当外界变化累积到一定程度时,珊瑚虫体内的虫黄藻就死亡了。失去虫黄藻的珊瑚露出了钙质骨骼的底色后,多彩的珊瑚礁便随之“白化”。

如果白化持续的时间较短,珊瑚虫还可以通过自己捕食浮游生物勉强度日,可如果这里的环境长时间不能恢复,仅靠珊瑚虫自己的话,便终将因无法支撑而大量死亡,而依靠珊瑚礁生存的鱼虾也将随之销声匿迹。

带鱼最喜欢吃什么?恐怕是它的同类

今天,带鱼霸占着中国海洋鱼类捕捞量的头一名。无论你游逛在哪座城市的海鲜市场,带鱼都是常见品种。人们喜欢吃带鱼,可带鱼喜欢吃什么呢?

从满口尖牙来看,带鱼显然是一种凶悍的肉食性鱼类,而在处理带鱼的时候,也不难从它肠胃里发现小鱼小虾等残留物,这也符合我们惯常的“大鱼吃小鱼”的认识。但这还不是带鱼食谱的全貌,带鱼的吃相远比我们看到的可怕得多。对我国东海地区的带鱼解剖后发现,它们胃里总有一些已经撕碎的鱼类肉块,通过DNA溯源,肉块最主要的来源居然是带鱼的同类。

同类相残的悲剧在自然界并不罕见,一些动物的雄性个体会杀死幼崽,但那是为了刺激雌性再次发情以产下自己的后代。带鱼显然不是为了这个目的。

科学家研究发现,在食物丰富的夏季,带鱼胃里发现的同类肉块占到总进食量的26%,而在食物最匮乏的冬季,这一比例会骤然攀升到35%,可见带鱼是把同类作为一种常见的猎物来看待的!

更有意思的是,带鱼的繁殖期长达几个月,同一年孵化的带鱼本应有出生早晚不同而导致的体形区别,但在第二年带鱼成熟时,那些体形稍小的带鱼总是神奇地消失了,一整群带鱼的体形总是趋于一致。这预示着那些发育迟缓的小带鱼都已经被体形更大的同类吃掉了。

看来,身为一条小带鱼要是不拼命吃喝快快成长,就会威胁到自身性命啊。

来源/《了不起的生物》(作者:任辉)

大海里有没有什么奇怪海洋生物(奇特的海洋生物来了)(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