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伊始到1945年9月2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结束,十四年抗战史的艰辛被每个中国人铭记在心。

而作为战败国的日本不仅没有承认自己的罪行,反而建立靖国神社供奉战死的士兵。

日本的这种行为无疑是在触碰中国人的底线,点燃了国人的怒火。

然而,身为共产党员的周而复,在1985年前往日本参加活动的时候,竟不顾其他人的劝阻擅自参观靖国神社,严重违反了党纪。

活动结束后,周而复回国便被开除党籍,但16年后,中纪委又决定恢复周而复党员的身份,这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靖国神社 周而复(85年周而复参观靖国神社)(1)

一、作家周而复

在了解这件事之前,先来介绍一下主人公周而复。

1914年,周而复出生于南京城,年幼时就受到了严格的教育,成年后便踏上了求学之路。

求学路漫漫,周而复阅读了大量书籍积累了文学知识,从而奠定了他极高的文学素养。

正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周而复做到了这一点,面对山河破碎的局面他毅然决然奔赴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

1939年来到延安的周而复加入共产党,成为了光荣的共产党员,此后便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靖国神社 周而复(85年周而复参观靖国神社)(2)

值得一提的是,周而复不仅仅是一位共产党员,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

“中山公园的水池像是一面镜子,圆圆的月亮映在池面…月亮显得分外皎洁”。

这是周而复笔下的长篇小说《上海的早晨》中的经典语录。

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1949年的春天,周而复来到了上海工作,当他在上海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感受到了上海近些年的变迁,而后他的灵感油然而生,他以上海普通工人的日常生活为视角向读者展现了不一样的上海。

历经二十七年的光辉岁月,四部《上海的早晨》全部被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一度成为了当时畅销的作品,甚至被改编成电视剧,通过不同的形式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上海的早晨》是周而复众多文学作品之一,长篇小说《长城万里图》也是周而复的历史大作。

所谓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犹如一件精美无比的玉器,是需要不断地雕琢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写作也是如此。

周而复在编撰《长城万里图》时要做的正是收集大量的材料后熟练运用,做到合理增删酌情取舍,最后加以润色。

靖国神社 周而复(85年周而复参观靖国神社)(3)

为了收集到精准无误的写作材料,周而复采用了两种办法,其一是采访抗战时期的重要人物,其二则是重游抗日战争的遗址。

可周而复想要展现是反法西斯战的亚洲战场,这些信息是远远不够的。

正如周而复先所说:“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有着巨大的作用,可是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在已有的文学作品之中并没有将中国战场作为二战的亚洲战场来描写,因此我要将中国战场作为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来写,而不只是中日战争”。

而周而复在收集材料时并非一帆风顺的,他遭遇了重大的挫折,并且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二、不幸的挫折

1985年10月20日,周而复前往日本参加新制作座成立三十五周年的纪念活动。

活动结束后,周而复想参观一下日本的靖国神社,参观靖国神社,正是与小说《长城万里图》的撰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后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日本向导。

可是,周而复是中国派出的代表,他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国家形象,因此,周而复将自己参观靖国神社的行程表交到了中国驻日大使馆。

日本向导随即带领周而复来到了靖国神社进行参观,而后周而复拿出了素材记录本将这里的所见所闻逐一记录。

靖国神社 周而复(85年周而复参观靖国神社)(4)

可就在当天晚上意外发生了,大使馆却接到了国内的通知:不允许参观靖国神社,如果必须要去就要得到大使馆的批准才可以。

得知此消息的周而复顿感不妙,自己出发之前并不知道这个消息,何况自己的行程已经交给了大使馆,大使馆也没有进行制止。

而后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告诉周而复,已经发生的事情就算了,切记不要告诉任何人。

听到大使馆工作人员的回答,周而复心里悬着的石头也终于落下,可谁曾想回国之后,有人将这件事泄漏出来并捏造是非。

1986年3月4日,这天的人民日报有这样一条新闻,“中国人民对外协会副会长周而复在友好访问日本期间严重违反组织纪律,丧失了人格,经决定开除党籍”。

不仅如此,在报道中还这样描述周而复的所作所为:

“周而复作为入党多年的党员,无视他人劝阻,无视我国政府的立场,擅自参观了靖国神社,丢失了民族气节,甚至身为党员生活作风极差,影响非常恶劣”。

自此之后,周而复的名声一落千丈,他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看到报道的他心如死灰,可当务之急是小说《长城万里图》的写作,在逆境之中他开始了小说的写作,同时他也相信着真相水落石出的那一天。

周而复身体情况并不是很好,曾经有过膀胱癌,年纪大了以后又有了高血压以及糖尿病,但这些都不是让周而复停止创作的理由,周而复认为只要自己一直活着,就要一直写作。

靖国神社 周而复(85年周而复参观靖国神社)(5)

周而复老先生对写作的热忱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长城万里图》是一部系列长篇小说,周而复打算创作六部,再现抗战的艰辛。

小说的第一部名为《南京的陷落》,周而复是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身为南京人的他同样是无法原谅日本侵略者在南京惨无人道的暴行。

1997年第一部《南京的陷落》被一些翻译家翻译成日文在日本发布,

周而复希望可以把这件事刊登在报纸上,不仅仅可以让读者知道这件事,更是可以让全中国人知道,因为在发布的这年是祭奠南京大屠杀的六十周年。

三、真相水落石出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件事并没有结束,周而复参观日本靖国神社事件在持续发酵。

《山西青年》杂志曾发表过这样一篇文章,文章的大致内容是将周而复认定为贪官,不仅是经济上的贪官更是生活上以及心理上的贪官。

同时文章又称周而复对待日本友好组织的时候态度极其傲慢,严重地损害了两国的友好关系。

忍不可忍之下,几个月后周而复终于做出了反击。

2000年3月6日,周而复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了《山西青年》,在法庭上周而复为自己辩解。

“无视他人劝阻,擅自参观了靖国神社”

针对文章中的这句周而复解释道,自己是为了撰写《长城万里图》而去靖国神社收集史实资料。

靖国神社 周而复(85年周而复参观靖国神社)(6)

更何况自己的行程已经交给了大使馆,大使馆并没有制止,而收到禁止参观靖国神社的消息也已经是晚上了。

周而复所言千真万确,在《长城万里图》确实有写到靖国神社相关的章节。

他说,被日本供奉在靖国神社里的人手上都沾满了亚洲各国人民的鲜血。

而日本不承认自己的罪行,不知忏悔的同时扭曲历史,这是对全世界人民的不尊重,是对人类历史文明进程的不尊重。

周而复深知自己写的小说是历史题材,而在撰写历史小说时最重要的一点便是真实的史实,不能有一点虚假的成分,

但凡在小说之中参杂虚假的历史,不仅会误导读者,扭曲事实,还会不尊重历史、不尊重革命烈士。

并且参观并非等同于参拜,周而复是以个人名义去参观靖国神社,全程只是在收集侵华日军的历史材料,并没有参拜的行为。

而后周而复更是将“对待日本友好组织的时候态度极其傲慢,严重地损害了两国的友好关系”做出了解释。

当时中国代表团抵达日本时,按照日本的礼仪应该是由新制作座的团长亲自迎接,但是新制作座的团长没有亲自迎接,反而派人告诉周而复下午三点接见他。

这种做法无疑是对中国代表团的不尊重,是对中国政府的不尊重,周而复很气愤新制作座的傲慢无礼的态度。

靖国神社 周而复(85年周而复参观靖国神社)(7)

随后更令周而复气愤的事情接踵而至。

新制作座的团长约定下午三点与周而复见面,而在下午三点周而复等到的却是工作人员告诉他团长临时有事,今天无法见面的消息。

第二天的招待会上,周而复更是受到了日方的冷落,甚至将中国代表团的座次安排在倒数第二排。

过几天后,新制作座的团长以个人名义宴请中国代表团,而当时团长在宴会上的讲话也完全没有欢迎中国代表团的意思。

宴会结束后,周而复向团长告辞,团长也并没有挽留周而复,然而没过多久工作人员告诉周而复稍后还会有表演节目,请周而复回去观看。

周而复担心自己的行为有失礼仪便迅速回到了座位上观看演出,直到表演结束后周而复与团长一同离开了宴会。

可谁曾想到,日方却诬陷周而复“摆架子”,没有观看完节目就离开。

然而没有人事先告诉周而复节目安排,更何况团长并没有挽留即将离开的周而复始。

试问,这真的是《山西青年》所说的周而复傲慢无礼吗?

在听到周而复先生的辩解后,《山西青年》的代表律师表明自己理解周而复的不安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又表明自己的文章是有来源出处的,并不是凭空捏造的。

正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双方都为自己极力的辩解,最终法院判定周而复的诉讼请求被驳回。

靖国神社 周而复(85年周而复参观靖国神社)(8)

看到这个结果后周而复并没有放弃,他相信党的决定,也相信党会恢复自己的清白,此时的周而复已经步入到耄耋之年。

自己独居在北京,家中除了地板比较崭新之外,其他的家具都比较老旧,沙发上甚至可以看到缝补痕迹,这样的一位老人怎么可能是生活上的贪官?

历史,从来不会冤枉一位好人。

经过详细的调查后,2002年9月18日,中纪委正式下达了文件:

当年周而复的处分是由于参观了靖国神社,而参观靖国神社的目的是为了撰写《长城万里图》,除此之外其他的问题不能作为处分的依据。

同时周而复在没有经过大使馆的批准就擅自参观靖国神社,这种行为违反了纪律,因此将原定“开除党籍”的处分变为“留党观察一年”。

靖国神社 周而复(85年周而复参观靖国神社)(9)

这一刻周而复等了十六年,看完文件后他如释重负,整顿好心情后又继续投入到写作之中。

2004年1月1日,六部《长城万里图》已经全部发行完毕,该作品一经发行后受到了人民大众的一致好评。

不仅如此《长城万里图》的问世填补了描写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战场的空白,是具有较强的文献意义以及认识价值,从而成为了中国文学界的瑰宝。

文字本无情,却因抒写他的人饱含着温度赋予了文字情感。

周而复用文字向世界表达了自己爱国之情,不仅仅如此,他更是在提醒着每一位中国人勿忘历史、铭记历史,呼吁要将浓厚且深沉的爱国之情融入于自己的心中。

然而七天后,2004年7月8号,周而复的人生路也抵达了终点,这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原文化部副部长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享年九十岁。

纵观周而复的一生,他始终站在时代的前端,用手中的笔描绘了与众不同的时代,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