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纪念馆:

遵义会议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而建立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21个革命纪念馆之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子尹路96号,1955年10月开放。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遵义会议会址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底,毛泽东主席为纪念馆手书“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 。2008年5月16日,列入国家文物局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 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遵义会议纪念馆入选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遵义会议会址背景简介(遵义会议会址简介)(1)

馆舍组成:

由遵义会议会址等十一个纪念场馆组成。会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老城杨柳街的红军总政治部旧址,新城幸福巷的遵义会议期间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住处,属于遵义会议会址的组成部分,也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遵义会议纪念馆以复原陈列为主,先后复原展出了遵义会议会址、遵义红军总政治部旧址、毛主席旧居、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遵义红军警备司令部旧址、遵义会议期间秦邦宪、李德住处、遵义会议期间邓小平住处等七处等革命旧址的复原陈列。另外还举办了陈云与遵义会议、李卓然与遵义会议、彭雪枫将军展览、张爱萍将军生平事迹展等临时展览,使纪念体系不断延伸,景区功能不断完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发挥巨大的作用。

基本陈列:

遵义会议会址原为国民党军第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红军总司令部驻在这座宅院。遵义会议期间,朱德、周恩来、刘伯承、彭德怀、杨尚昆、刘少奇、李卓然等住在这里。会址主楼各室的墙壁上有许多墨写的红军标语。

遵义会议陈列馆为仿遵义20世纪30年代民居特色的二层建筑。陈列由序厅和“战略转移”、“遵义会议”、“四渡赤水”、“胜利会师”、“永放光芒”五部分组成,内容以中央红军长征为主线,以有关人物和事件为板块,以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为重点,点、线、面有机串联起来,同时反映红军在遵义的活动和整个红军长征的概貌。

红军总政治部旧址1982年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将红军总政治部旧址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遵义会议纪念馆管理。1983年12月,国家文物局同意将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遵义会议会址的组成部分。1984年进行了全面彻底的维修。1984年11月2日邓小平题写了“红军总政治部旧址”八个大字。为充分利用旧址内的建筑空间,纪念馆将学堂辟为“遵义会议辅助陈列室”。1984年底,在纪念遵义会议50周年前夕,“红军总政治部旧址”和“遵义会议辅助陈列室”正式对外开放,该室开放直至2004年新陈列馆建成后才关闭,复原陈列了红军总政治部、红军干部大会会场、《红星》报编辑室,李富春、萧向荣住室等,均已对外免费开放。

 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旧址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旧址位于遵义市老城杨柳街中段,与遵义会议会址内的陈列馆隔街相对,原系国民党黔军副师长周吉善的公馆。1935年1月7日,中央红军第一军团二师六团占领遵义城。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即决定成立遵义警备司令部,由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兼任司令员,军委纵队(由突围转移初期的军委第一野战纵队、第二野战纵队合编)政治委员陈云兼任政治委员。遵义警备司令部驻遵义老城杨柳街黔军副师长周吉善的私宅。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的成立,对确保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对以遵义为中心的苏区根据地的建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2004年,遵义市人民政府拔专款按原样在遵义老城杨柳街中段修复遵义警备司令部旧址。遵义会议纪念馆复原陈列刘伯承、陈云住室,2005年1月15日正式对外开放。

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

中共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位于红花岗区老城杨柳街口。旧址原是国民党黔军25军副军长犹国才的私宅 ,建于二十世纪20年代来,坡屋顶、小青瓦、穿斗屋架,具有典型的黔北民居建筑特点。建筑面积1155平方米。1935年1月初,红军攻占遵义后,为了在后勤上保障部队的行驶 央决定成立没收征发委员会。由苏区财政部部长林伯渠任主任,毛泽民任副主任。委员会下设调研、没征、财务、管理四个科。其任务是掌握和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党对士谊劣绅的政策、征量筹款,补给部队或散发给人民群众。没征委员会和国家银行的同志利用部队休整机会,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货币发行和回笼工作。当时,红军指战员每人只有很少的零用钱,为让战士们在遵义城内能买到一点征途中必需的小物品,银行同志就公开发行苏区印制的钞票。同时,考虑到部队离开后,苏区货币就不能使用的情况,也避免敌人对使用币的群众刁难、迫害,就以国家银行名义写出布告:欢迎社会各界群众兑换苏币,并在狮子桥、丁字口、万寿桥等处没立兑换点,桌上堆入着银元、食盐和烟等实物,让群众自由按市价进行兑换。如在苏区时一斤盐要一元,这时一元就可买七斤盐,还强以 买白金龙香烟四罐;一元苏币到国家银行换一元二角现洋,也可换二元国民党发行的票子。由于货源充足,买卖公平 ,红军所用的苏币,均可按日兑现,因此,遵义城内大街小巷的商站、面馆、酒楼、书店均门庭若市,比以往莫不利市三倍。广大群众从历史上军队所过外,强行扒行“军用”,用过后又变成废纸的情况,与红军在遵义的做法相比,深深感到共产党领导的红军英明伟大。这不仅维护和提高了苏维埃币的信誉,更重要的是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国共产党和毕恭毕敬 军的污蔑宣传,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革命积极性,同时,也维持了红军的经费开支。当红军决定撤离遵义的前夕,中央没征委员会和国家银行的同志通宵达旦地为群众办理兑换工作,许多群众见红军如此为群众利益着想,舍不得将手中的苏维埃币拿去兑换,便珍藏起来作为纪念品。遵义解放后,群众又把一张张、一叠叠冒着白色恐怖留存下来的苏币,捐献给遵义会议纪念馆,成为我党,我军模范经济工作和政治工作的见证。1999年遵义市政府拔专款修复中央没征委员会和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办公旧址,并按原样在楼下陈列了苏维埃中央政府国民经济人民委员部部长,长征时任总供会部部长、中央没收征发委员会主任林伯渠的住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行长、没收征发委员会副主任、毛泽民的住室;以及钱之光、李井泉等同志的住室,还复原陈列银行管理科、发行科、出纳科、会计科和没收征发委员会办公室。2002年1月15日,遵义会议纪念馆在旧址楼上推出《肩挑的银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长征在遵义》专题陈列。使旧址成为展示我国解放前金融工作比较全面、系统的场所。

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故居:

遵义会议期间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住址位于遵义新城。中央红军长征经过遵义时,毛泽东同志、张闻天同志、王稼样同志居住在新城古式巷内。古式巷又名穆家庙,解放后更名中山北路一巷,1966年改名幸福巷。此房原为黔军旅长(同属川商边防军建制)易怀芝(易少荃)的私人官邸。张闻天同志、王稼样同志在此后住了10天左右(1935年1月9日至19日),是他们在长征途中滞留较长的地点之一。此房坐北朝南,一楼一底的砖木结构,外表呈青灰色,其格局与遵义会议会址大体相仿,通面阔15米,通进深9米,建筑面积580平方米。楼房基础高出地面约1米,大门正中是五级半圆形踏梯。歇山式屋顶,青瓦覆盖,前面坡开一“老虎窗”。楼的上下都有回廊环绕,廊柱顶塑有花卉、鸟兽形象。整幢楼房均置拱形鸳鸯窗,彩色玻璃在阳光下熠熠闪光,既壮观,又雅致。背倚遵义胜迹桃源山,楼房上下及四周有走廊环绕,走廊项壁塑有各种花饰。站在楼层走廊上,可以眺望繁华的丁字口以及葱翠的红花冈。198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遵义会议期间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住处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12月,国家文化部文物局同意旧址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遵义会议会址的组成部分。2001年,该旧址保护范围扩大,新建一幢两层楼房。楼下是“担架上的春光---遵义会议准备工作杂陈”,楼上是毛泽东像章展。2003年,遵义会议纪念馆请著名雕塑家在这里塑起了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在一起的雕像。该场馆常年全天候免费对外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