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会址数字化的意义(践行嘱托十年间)(1)

遵义会议会址大门。

遵义会议会址数字化的意义(践行嘱托十年间)(2)

游客在遵义会议会址前排队(2021年7月1日摄)。

遵义会议会址数字化的意义(践行嘱托十年间)(3)

游客在参观陈列馆。

遵义会议会址数字化的意义(践行嘱托十年间)(4)

游客在观看等声幻影成像。

不朽的精神 永远的丰碑

遵义老城子尹路96号,遵义会议会址大门前,一批批游客纷至沓来,青石板路面被磨得光滑。

87年前,一次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的会议在此召开。这次在战火中秘密召开的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2015年6月16日,到贵州考察,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和遵义会议陈列馆并指出:“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深挖拓展红色文化资源

一张桌子,悄然间改变了历史;一栋小楼,见证了伟大的转折。

8月18日,遵义会议会址主楼里,来自广东省的19名游客正在专注地聆听讲解。“读懂先辈的奋斗历程,就会更加珍惜当下。”游客邓楚燕说,“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的遵义会议精神,光芒永在。

回顾历史,力挽狂澜的遵义会议极其重要:湘江一役,红军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1935年1月15日至17日,遵义会议召开,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得以确立。

80多年过去,今天,遵义会议纪念馆正深入开展党史研究,挖掘遵义会议历史经验,丰富遵义会议精神内涵,进一步深化对长征及遵义会议历史和文献的研究,深挖拓展红色文化资源,发挥好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

遵义会议纪念馆副馆长张小灵说,纪念馆陈列的“遵义会议伟大转折”展览,通过“战略转移开始长征”“遵义会议伟大转折”“转战贵州出奇制胜”“勇往直前走向胜利”“遵义会议光辉永存”等内容,深刻阐述了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2016年7月至11月,《长征与遵义会议——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展览》全国巡展活动先后走进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及遵义市部分县、区(市)。2017年4月至今,《遵义会议永放光辉——行进中的遵义会议纪念馆主题展览》先后走进福建、浙江、江苏、宁夏等地,观展人数达200多万人次。

让红色故事更加生动

8月19日,遵义会议陈列馆内,来自重庆市的八年级学生潘雨彤,在观展过程中不时用相机拍摄。“在这里,能学到比课本上更丰富、更直观的知识。”她说。

潘雨彤的父亲潘宁和母亲高雅莉都是党员,在重庆市江北区一所学校工作。8月19日,一家人来到会址接受红色教育。“每一份文件都是一段历史,把我们带回到那波澜壮阔的历史中。”高雅莉说。

让文物史料开口“说话”,让红色故事更加生动。走进遵义会议陈列馆,等声幻影成像、多媒体半景画、六面屏、自助多媒体等高科技展区吸引了不少游客参观、体验。

2005年,为纪念遵义会议召开70周年,遵义会议陈列馆应时而生。2013年改扩建后,陈列馆的面积由6400平方米扩大到19054平方米,展陈面积由2000多平方米扩大到8000多平方米。

红军卫生员使用过的医疗器械、老百姓给红军做的布鞋、红军留下的宣传标语……每一件文物,都是红军长征转战贵州光辉史迹的印证。

张小灵说,纪念馆通过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资料背后的故事,做到见物、见景、见史,见人、见思想、见精神;运用大量原始、生动、准确、内涵丰富、极具价值的革命文物和资料,更好地还原长征历史、弘扬长征精神。

如今,遵义会议纪念馆每年接待游客400多万人次。2021年,共有2000多个党组织、10万余名党员干部来到会址,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重温入党誓词等,共接待党史学习教育团队19000余批、100万余人次。还先后接待了北美、欧洲、非洲、中亚、东南亚等地的国际友好使团(人士)到馆参观学习。

赓续传承红色基因

红色基因,一直在遵义赓续传承。今年7月,红花岗公安分局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被评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民警袁红去年被评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与会址同处一条街的遵义市红花岗区会址消防救援站被评为“全国应急管理先进集体”“全国青年文明号”;红花岗区老城街道办事处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今天的遵义,正在奋力传承红色基因、谱写新时代新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遵义会议纪念馆组织爱国主义教育宣讲活动,走进近30所中小学,开展400余场活动。2020年,遵义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2021年,遵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大关,进入年度全国百强城市榜单。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遵义正在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与贵阳唱好“双城记”,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