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是万维刚,让我对系统有了大方向上的认知。
听万维刚解读《巨人的工具》,里面讲到一个人物,呆伯特系列漫画的作者—斯科特.亚当斯。
这个人很厉害,写博客画漫画还写书,特别高产且自成体系,文字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出版,他讲述自己在写作方面的成功,用了一个词—系统。
什么意思呢?拿他的博客写作来说,他不在乎每篇文章的阅读量,能赚多少钱,但有三点对他来讲是重要的。
第一:定期写,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第二:把博客写作当成一个研发平台,做各种写作尝试搭建自己的系统。比如测试不同类型话题受欢迎程度,尝试用不同的声音写作,愤怒的声音,幽默的声音、批评的声音等等,看看哪种方式更受欢迎。
第三,从自己的感知寻找写作灵感,面对大量信息时,亚当斯会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是不是不由自主的笑了,肾上腺素激增,情感波动是否强烈,引起身体反应的都会筛选作为素材。
常此以往,博客越写越多,虽然还籍籍无名,但是亚当斯打造了一套成熟的写作系统。被华尔街日报发现后,邀请他开专栏,亚当斯一出手就是高招,迅速受到欢迎。
你看,这就是系统的威力。这个故事好像拿了大棒子,我当场被敲了一下,醒了。
拿写作来说,主要精力要花在搭建自己的系统上,系统没搭建好,传播的作用也不大。如果要开始做传播,就要搭建好传播的系统,让效果最大化。总之,但行好事,先缓一缓再问前程。
ORID日思录
苏江是我在007写作群认识的。
我看他写了一篇关于Landing page的文章笔记,得知他参加了xdite60天全栈训练营,零基础报名,佩服他的勇气。必定几万块花出去如果不值当,也挺割肉的。
我问,「感觉这学费值不值。」
苏江做出一个捂眼睛的表情,「对于想学的人很值。」
我对这个课程兴趣很大,继续追问,「对你呢,期望和收获有落差吗,如果我要报名,作为过来人,给个建议。」
苏江说,「对我来说,收获相当大相当值,因为我就很想学这一块。」
我看了他推荐给我的网站和他的编程笔记,提到ORID写作,感觉非常好,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是构建日思录写作最好的工具。当我决定打造自己写作系统时,才如获至宝。
什么是ORID呢?是一种发散与聚焦结合的对话方法,帮助人们深入思考,也可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反思精进自己。
Objective (客观性层次)关于今天的课程、工作、学习,你记得什么?完成了什么?
Reflective (反应性层次)面对问题时,你如何形容今天的情绪,今天的高峰是什么,低点是什么?
Interpretive (诠释性层次):你今天学到了什么?今天的一个重要领悟是什么?
Decisional(决定性层次)我们会如何用一句话形容今天的工作?有哪些工作没做好需要继续改进,改进办法是什么?
顺着事实一路反思下来,就是一篇好文章。还记得亚当斯的寻找写作灵感的方法吗?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让自己情绪有起伏的信息,就要留意,这是打动别人的前提,对应的就是Reflective。
ORID反思工具的强大,可不仅仅局限于此。听完下面这个故事,你就会迫不及待的要践行了。
核聚是个学霸,从本科到博士后都是中国最好的大学--北京大学。他说高中时成绩距离最好的那一群学霸,总是相差150多分,无论怎么努力,只是名次上去了,但分数差距没怎么变。距离高考也仅有一年半的时间,他反思了一件事:
一天的学习是为了什么?是进步,让进步可衡量。
他专门做了一个进步本,将错题和学到的各种知识记录下来,一天下来,一看这个本子,一目了然。让自己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两个月后,他考入了班级前5名,最后以高于录取分数线60多分进入北大,获得新生奖学金。
让核聚逆袭的进步本,主要是ORID的ID。今天学到了什么,将最重要的领悟纪录下来,然后对一天学习进行总结,找到问题拿出解决方案,不断改进,这些行为让自己更踏实,不需要和别人比,只和自己争高低。用他的话说,大丈夫以一日论成败。
进步本就是核聚搭建的学习系统,跟ORID理论不谋而合。这是我这最近对系统这两个字的领悟,只有践行这些系统,才能让人生发生核聚变。
写故事的系统
核聚闭关了一个月,今天出了一篇文章,我被这个故事结构和叙述手法惊到了。他以前的文章我都是快速刷完,而这篇《松一口气,就是不同的人生》可读性很强,我竟一字一句看完了,电影的画面感很强。
我和他在微信上聊天,他说暂停了一段,有了新的思考。
我们对许多事物的记忆都是支离破碎的,如实关照把所经过的变成电影。
他讲到他一个高中同学小威,转学来到他们学校,在班里30名开外,成绩上不去很焦虑,想放弃,问他姐姐,努力了成绩上不去怎么办,他姐姐说继续努力。小威本想让姐姐安慰他,不要那么拼,给自己一个懈怠的借口。没办法,姐姐木有放松对他的要求,他只好继续拼,这口气就没有散。
用两个月时间刷了1万道题,最后逆袭到清华。通过小威的故事,谈到人生所面对的那些痛苦的暗流,怎么办?咬牙挺过去,保住这一口气不散,方能体会成功的喜悦。
最后点题:人生有许多阶段,一口气意味着不同的人生。
看着他写的文字,和前段时间自己输出的故事理论,一一对照上了。我费了大把时间,梳理了完整的故事思路,却一直没有动笔写一个好故事。跟那些耍嘴皮子不动手做事的人有啥区别。
创作一个故事需要花费心力,坐在那两个小时写不出100字,可以再多坐两小时。践行,去创作是我最需要改进的事。
感谢这三个人,让我将支离破碎的思考串联了起来。又岂止学习、写作需要一套系统,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打造一套系统,不断践行完善,收获从容。
系统、践行,希望这些文字对你有用。#生活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