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尼德”号与其姊妹舰“纳尔逊”号战列舰于1927年完工服役,与日本的两艘“长门”级战列舰、美国的三艘“科罗拉多”级战列舰是当时拥有最大口径火炮的7艘战列舰,被各国海军界人士称为“BIG 7”。

建造背景

“罗德尼”号是英国皇家海军于1922年2月签订的《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下建造的两艘“纳尔逊”级战列舰之一,这也是唯一一级装配406毫米(16英寸)火炮的英国战列舰。它的舰船设计别出心裁,所有主炮全部布置在船体前部。

根据《华盛顿海军条约》的条款规定,英国当时仍可以新建两艘战列舰,但排水量不得超过35000吨。就在《华盛顿海军条约》签订当年的12月28日,“纳尔逊”号和“罗德尼”号战列舰便分别在泰恩河畔的阿姆斯特朗造船厂和伯肯黑德的凯莫尔·莱尔德造船厂动工。其中“罗德尼”号于1925年12月17日下水,1927年11月10日完工,总造价高达7617799英镑。

二战英国先进的战列舰(英国主力登陆舰)(1)

设计独到

在听取了各方意见和考量之后,设计者们为“纳尔逊”级战列舰量身定制了一套设计方案,力求在火力与防护之间取得最佳平衡。它的船壳由轻量的“D”级钢材建造,露天木质甲板采用的是道格拉斯冷杉而非柚木,舱室内部墙壁还衬有铝材和防火胶合板制成的防火层。原先计划应于1921 年开工建造的四艘“无敌”级(“G3”号设计方案)战列巡洋舰最终被下令停工废弃,而为其制造的 Mark I 型406 毫米(16英寸)主炮和其他建造钢材则被流用在“罗德尼”号上。这些主炮为45倍口径,每一门重129吨,最大射击仰角为44°,射程可达41600米。主炮炮弹重达907公斤,射速为每分钟两发。每门主炮都安装在独立的炮架上,均可以独立瞄准射击。

辅助武器包括有十二门152毫米(6英寸)炮,这些炮摒弃了以往的半开放式的炮廓防护,而采用了完全封闭式的可旋转炮塔,而且“罗德尼”号是英国皇家海军中首批尝试采用电力驱动火炮俯仰旋转的舰艇。此外,“罗德尼”号上还装备有六门119毫米(4.7英寸)高射炮,八门2磅“碎碎”炮,和两具622毫米(24.5英寸)鱼雷发射管——这也是英国唯一一次将622 毫米鱼雷发射管实际安装到舰艇上。原先为战列巡洋舰设计的五层指挥塔也应用到“罗德尼”号上,并与舰桅连成一体,上边建有为各型火炮配置的射击指挥仪、司令舰桥、鱼雷指挥所、信号指挥所和罗经舰桥。舰桥上的旋转炮座上曾装设过高射炮,但在1935年至1936年间,此处重新安装了全新的火控设备。值得一提的是,“罗德尼”号和“纳尔逊”号是英国最后两艘建有独立司令塔的战列舰。官兵的日常生活设施也被纳入舰船设计的范畴之内,舰上厨房采用了燃油燃料(以往采用煤炭燃料)并安装有电烤箱,船员的住宿环境、休闲设施和洗设施的配备,相比以往的皇家海军舰艇有明显改善。

二战英国先进的战列舰(英国主力登陆舰)(2)

“罗尼德”号“纳尔逊”号是自“纳尔逊勋爵”号(1908)以来,首次没有采用以往英国战列舰常用的艏楼船型,采用平面船体设计的皇家海军战列舰。根据日德兰海战的经验教训“纳尔逊”级战列舰采用了“重点防护”的理念。主机舱上方的水平装甲厚76毫米(1940年时曾被一枚炮弹击穿,但未发生爆炸),弹药库上方的装甲则厚达159毫米。

“罗德尼”号也是首次尝试将主装甲带设置在船体内部的设计,自装甲甲板边沿向内倾斜:这种设计不仅能够削弱敌方炮火的穿透力,还能使炮弹的穿透方向发生偏转,从而减轻对舰船重要部位的损伤。另外,“罗德尼”号也没有设置防鱼雷凸出部。

“罗德尼”号共安装了八座小水管锅炉为蒸汽轮机提供蒸汽,其中六座功率为5600匹马力,剩余两座为5100匹马力。它在航速方面并无亮点,时速只有23 节。曾有人评价“罗德尼”号,“其貌不扬但给人印象深刻”,实际上“罗德尼”号操纵难度大,转弯速度慢,转舵回直时必须要再向反方向转下舵才能让它继续向正前方行驶。

二战英国先进的战列舰(英国主力登陆舰)(3)

军旅生涯

1927年至1939年间,“罗德尼”号先后在本土舰队和大西洋舰队服役。出动频率相当之高,它最初驻泊在斯卡帕湾,自1940年9月13日起,调往罗塞斯港。

1940年11月以后,“罗德尼”号赶赴大西洋执行护航任务,并于1941年前往美国对动力系统进行维修,这期间它又被紧急抽调回来,参加了追击“俾斯麦”号战列舰的行动。1941年5月27日早上8时07分,“英王乔治五世”号和“罗德尼”号开始与“俾斯麦”号交火,最终同心协力将其送入了大海。随后“罗德尼”号继续驶往美国,于1941年6月至9月间在波士顿完成了剩余的维修工作。

“罗德尼”号离开美国后曾一度在地中海服役,后于1941年11月返回英国。此后到1942年5月它一直在本土进行全面改装,此后返回地中海,支援了当年11月盟军在北非登陆的行动。

二战英国先进的战列舰(英国主力登陆舰)(4)

1943年10月以前,“罗德尼”号与“纳尔逊”号一直停驻地中海。此后,“罗德尼”号回到本土舰队服役,曾参加过炮击法国沿岸以及海峡群岛的行动,并护送运输船队前往苏联的摩尔曼斯克港。战争期间,“罗德尼”号的总航程达到251000公里。1944年12月,它一度驻留在斯卡帕湾对动力系统进行全面检修,随后便又重返战场,直到战争结束。1948年,“罗德尼”号被售出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