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情境再现
爸爸和娃独自放在家里的后果.....
尽管越来越多的爸爸能够分担妈妈的育儿工作,给予孩子良好的父爱陪伴。但仍然不乏“父爱如山喊不动”的情况—— 回家打游戏,一喊上厕所;把娃哄好交到爸爸手中,一个澡没洗完就哭着找妈妈;好不容易出趟门,5分钟一个电话······更别提还有很多丧偶式育儿的家庭。
其实,这些现象都与父亲的角色与功能有关。
No.2 父亲功能 为你支招
为家庭提供物质基础
在远古时期,人类以采食果子为生时,是母系社会;进入农耕社会后,驯化家禽,打制铁器更多的需要男性的力量,从此进入父系社会。那时女人在找配偶时,会考虑对方能不能把食物带回家,留给后代,从而完成繁衍的任务。现代女人考量对方的工作、学历、房产也是一样的原因,看是否有能力养活家人。
近十年来,社会分工变得模糊,带回食物不再单纯依靠肌肉,因此常常出现女人更高薪的情况,也因此造成了父亲的缺失和妈宝男的情况——孩子看到父亲的失败,潜意识中认为离开母亲是活不好的,男性特征是被嫌弃的。而在母亲非常强势的家庭中,女孩也往往因为模仿母亲而被养育的具有很大比例的男性特质,不能相信和依赖别人。
作为爸爸要更加努力,即使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成就,多大的壮举,哪怕能够拿回来的物质也不够多,请至少留给孩子一个你很努力的背影。作为母亲,请一定维护孩子心目中父亲的形象,这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首先,孩子早期在心中建立了父亲的英雄形象,这样即使后期父亲的形象失败了,也不会影响已经建立的形象,因为失败的英雄也是英雄。哪怕只是能够帮妈妈拧开瓶盖,能够在黑暗中把灯修好,也是英雄。其次,如果孩子长大后发现妈妈只是在辛苦维护着爸爸的形象,一定会更加敬佩你,感动于你的不容易。
如果孩子心中始终没有父亲的英雄形象,那他们长大后可能会寻找他人代替,甚至可能会夸大或扭曲父母对自己的好或坏。
陪伴与玩耍
妈妈对孩子的陪伴,往往是四目相对的,会让孩子面朝自己抱在怀中,这是为了提供安全,也是一种接纳和安抚,让彼此觉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父亲常常喜欢让孩子的后背靠在自己怀里,给孩子提供向外探索的机会,为他们感受到危险和挫折感。因为在很久以前,父亲和儿子一同打猎,就会和他们眼朝同一猎物,锻炼他们的生存能力,让他们在受伤中成长。所以,很多时候,“爸爸”本身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挫折。
爸爸和孩子的玩耍方式也跟妈妈与孩子的玩耍方式很不一样。比如我拿着两个毛绒玩具和嘉禾玩过家家的游戏,爸爸回来接班后,我还没有离开沙发,就看到爸爸和嘉禾一人一个玩具,然后爸爸告诉嘉禾:“来,我们打一架吧!”我当时就在想,我一辈子都不会想到可以这样来玩毛绒玩具。这就是男性给孩子带来的能力,作为女性可能很难弥补。
现在很多孩子都缺乏向外探索和耐挫的能力,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缺少了父亲的陪伴与玩耍。一方面是来源于父亲有为家庭提供物质条件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妈妈阻隔了父亲的功能。
比如,孩子在往前爬,马上就要到妈妈怀里了,爸爸会一下把他拖回原点让他再来一次;孩子刚刚完成一件作品,或者成绩有提高,妈妈正在欣赏和夸奖,爸爸会很不应景的提出更高的要求······爸爸一出现,马上鸡飞狗跳,打破母慈子孝的温馨画面。
再比如,爸爸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把孩子高高举起。这时候我们会发现这样一幅画面——淡定的父亲、惊恐的母亲和尖叫的孩子。父亲淡定是因为对自己的肌肉力量很有信心,确保自己一定能够接住孩子;母亲的惊恐是因为她害怕孩子受伤,这源于母亲照顾和提供安全的本能;而孩子尖叫是因为既害怕又兴奋,高抛让他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看世界的角度,就像他刚会翻身、会坐、会爬时一样,另一方面,他发现当他在高处时,父母的差别这么大,而他竟然可以处于高于父亲的位置。
但是很多妈妈却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不允许爸爸再抛举孩子,剥夺了爸爸展示力量的机会,也剥夺了孩子享受的机会。
所以,作为妈妈,一定要耐受住自己的不适,哪怕孩子和爸爸玩了一会就哭着来找妈妈,还要重新再哄还不如直接自己带,也一定要允许爸爸和孩子玩,还要多给他们创造这样的机会。作为爸爸,就放开手跟孩子玩耍吧,也许衣食住行上母亲可以代劳,但孩子的品质和能力培养上,你是不可替代的。父亲的托举功能还体现在关键时候能够把孩子托举起来,但这种关键时刻的帮助一定要有前期的积累。如果你从来没有照顾过孩子,却在这种时候跳出来挑毛病,那一定是不被接受的。不要等错过了孩子的成长,才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