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戏

山东的民间绝活(岳西民间这项老手艺流传一百多年)(1)

前言:2007年,岳西木偶戏被县政府公布为岳西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12年又被市政府列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我们发现健在老艺人凤毛麟角,其技艺后继乏人,受众人群急剧萎缩。民间现在尚存托箱不足10担,能托唱的仅有王琼林、冯定安、汪秀峰、谢东山、王天根、储文龙等10余位老艺人,而其传承却后继乏人。这个先人们世代相传的宝贵文化遗产已濒临失传,前景让人十分担忧,抢救、保护和传承这份遗产已是当务之急。

木偶戏顾名思义,就是是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其特点是“人以木偶为媒介,以歌舞演故事”,是中国艺苑中一枝独秀的一朵奇葩,其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演出技艺精湛,在中国古代又称傀儡戏。

关于木偶戏的起源,有这样一个传说故事。据唐《乐府杂录》和宋《 都城纪胜》记载:“傀儡仔”起于汉祖在平城为冒顿所围……史料记述的是汉代“平城解围”的典故:汉高祖刘邦被匈奴酋长冒顿困于平城,谋臣陈平为解危困,访知冒顿甚为好色,其妻阏氏对此十分嫉妒。陈平利用其矛盾,用雕刻的木偶化妆成美女,在城头上翩翩起舞,冒顿看得目不转眼,而阏氏大发醋意,她担心城破之后,丈夫必纳“美女”。于是迫冒顿退兵,刘邦遂解平城之围。由于木偶退敌有功,汉高祖便将它珍藏宫中,“后乐家翻为戏”。

中国木偶戏历史悠久,普遍的观点是:“源于汉,兴于唐”,而多数人认为,中国木偶艺术“源于俑”(服侍木俑、木乐俑、可活动的木歌舞俑)。汉代(前206--220年),已有“作魁儡”(《 后汉书·五行志》)的记载;三国时已有偶人可进行杂技表演;北齐(公元550--577年)时水动的“机关木人”制作,技艺高超,尤其出现了“傀儡子”演“郭秃”故事的木偶艺术,暗示了中国木偶戏的形成年代,只可惜少有文字记载。后世历朝多有木偶戏演“郭秃”故事的记载,陕西合阳线戏至今犹在的“来报子(癞包子)”角色,也有“郭秃”的影子。依史而断,“迟在公元550年至577年的北齐时代,中国已正式形成了由人直接操纵、木偶装扮具体人物、当众表演简单故事的木偶戏”。隋朝(公元581--618年)“机关木人”多搬演神话、传说、三国故事,人物颇众,对木偶戏的制作与表演有直接影响。到了唐(618--896)朝,其文化艺术异常繁荣, 歌舞戏、参军戏争奇斗艳,机关木人已可以饮酒唱歌吹笙,木偶戏的表演与制作已达到完美的统一。据敦煌莫高窟31窟所藏盛唐壁画及诗词歌赋推断,提线、杖头、布袋、“盘铃傀儡”等木偶类型此时皆有。《东京梦华录》中也已记载有“杖头傀儡、悬丝傀儡、药发傀儡”等名目。《梦粱录》则记载为:“凡傀儡,敷演烟粉、灵怪、铁骑、公案、史书历代君臣将相故事话本,或讲史,或作杂剧,或如崖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明代木偶戏已流行全国各地,经济发达的南方各省区木偶戏更为繁荣,故有“南方好傀儡”之说。清代以后木偶戏进入全盛时期,不仅流行范围广,而且演出的声腔也日益增多,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可概括为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铁枝木偶、药发木偶五种。中国古代风俗百图中对木偶戏描写为:“村头齐观耍傀儡,搬演故事又一回。载歌载舞赖提举;博得欢笑落夕晖。”莆田诗词家刘克庄亦有诗云:“非惟儿童竟嗤笑,更被傀儡旁椰榆。方坐皋比开讲肆,忽看傀儡至优场。郭郎线断事都休,却了衣冠返沐猴。棚上偃师何处去,误他棚下几个愁?”由此可见,木偶戏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之广,观者之众,其盛况可见一斑!

不论是何种木偶戏,其“演员”都是双重的,表演时真正当众演出的是“木偶”,而演员则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而其演唱的剧目则常以当地流行剧目为主,“以物象人”是木偶戏表演的主要特性。

山东的民间绝活(岳西民间这项老手艺流传一百多年)(2)

木偶艺术精美绝伦,除了艺人的精彩表演外,完美的偶人造型艺术和操作装备也是吸引广大观众的一个重要方面。历史上,除了少数专攻木偶雕刻技艺的师傅外,大多数木偶都是由表演者自行制作。艺人们在携带的表演工具中,总会带有木偶雕刻的材料,每在表演间歇,便会拿出木料雕上几笔,然后集中敷彩。小时候,看木偶戏时,我便经常看到艺人放在旁边的箱子里有许多半成品的木偶和缝制好的木偶服装,还有金属、塑料、玻璃等制作的亮晶晶的头饰等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木偶戏的表演更加丰富多彩。除了演出传统的戏曲节目外,还表演话剧、歌舞剧、连续剧,甚至出演广告等,其木偶的制作材料和工艺也已有了很大改进,不仅出现了石膏制模的批量生产,而且其形态更加逼真,行动更加灵活自如(可饮酒、唱歌、吹笙),配合采用声、光、电营造气氛形成柜式结构的多功能木偶舞台,木偶戏表演更加令人叹为观止。1955年4月,在北京举办了首届全国木偶戏、皮影戏观摩演出会,这是自中国木偶戏、皮影戏产生以来,前所未有的盛大集会。五十年代中后期,古老的民族艺术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一向难登大雅之堂的木偶戏开始走出国门,同时木偶艺术的新品种——木偶电影,逐渐形成。从五十年代初到六十年代中期的十多年间,是中国木偶艺术蓬勃发展的时期。2006年5月20日,木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岳西木偶戏

岳西木偶戏根据其表演方式,当属傀儡戏里小型杖头木偶类,表演场地一般在农村人家的堂轩、院落、祠堂戏台等处,其表演剧本和唱腔以本地流行的黄梅戏为主,具有神秘、精致、新奇、简便等特征,集木偶技巧、戏剧形式、表演技艺于一体,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底蕴。其木偶高约尺余,以樟木雕头,木签或竹签为操纵主杆,表演时以手托木偶(故又称“托戏”),用食指、中指、拇指等进行操纵,可以凭借精湛技艺,让其做出鞠躬、开扇、换衣、舞剑、搏杀、跃窗等高难动作,令人叫绝。木偶戏演出道具不多,通常是一根扁担,一头是戏帏,另一头是装着木偶及各种服饰、道具的大木箱,一下子就挑起了整个演出家当和舞台,因此被人们叫做“扁担戏”。又因木偶在岳西方言叫做“菩佬”,故又称之为“菩佬戏”、或者“木头壳戏”。演出者找到东家,选一块场地,卸下担子,帐好戏帷,坐进帷里,把戏目中的各种人物装置齐备,接着左脚打鼓,右脚敲锣,手控木偶,活灵活现的人物便走上“舞台”。生旦净末丑各类角色的道白和演唱,皆由演出者在幕后一人包揽。

山东的民间绝活(岳西民间这项老手艺流传一百多年)(3)

木偶戏传入岳西地域已有一百余年历史。清代同治后期至光绪初期,怀宁二桥艺人陈“机匠”,在今岳西县岩河一带织土布,同时演出木偶戏,受到山区群众的欢迎。其时,黄梅戏(时称“采茶戏”)已在岳西的菖蒲、五河、汤池、来榜等地广为流传,有黄梅戏演唱基础的青少年,纷纷拜师陈“机匠”学艺。陈“机匠”木偶在岳西首传五河的叶伢,独立成班,其后县内从艺者渐多,并续传后人。光绪中、后期,上述地区的木偶戏班相继建立,演出活动更趋频繁。

岳西木偶戏班在历史上曾有两类,即“单人班”和“双人班”。所谓“单人班”,只有一个艺人,演出时,艺人在幔帐内手托木偶表演,脚踏锣鼓伴奏,不管大戏小戏、文戏武戏、生旦净末丑、吹打弹唱耍,哪怕是台上同时有几个木偶表演,也全靠艺人一个人手、脚、口、舌并用,十指灵活调度,“自打自唱自帮腔。”清光绪年间,五河向山的刘聪彝(1868—1935)及后来的方立堂(1898一1943,职业黄梅戏、徽戏艺人)等艺人的表演即属此类。由于这类表演操作技巧高,表演难度大,不易掌握,其表演手法渐渐失传。后来普遍采用的是“双人班”,成员为两个人,表演时一人操作木偶(或兼演唱),另一人敲锣或者演唱(操纵木偶者自己演唱时,则在旁“帮腔”)。演出场地一般选在农家内厅、堂轩或门前场院,设备也只需两张方桌。一张为台基,桌面置两只木偶箱,用一根扁担竖插在箱挂上作为整个舞台的支撑(这也是“扁担戏”名称的又一由来);另一张方桌是艺人的活动场所,专供其摆放木偶、铜锣等表演道具和落座。舞台四周围以幔帐,用以遮蔽除表演台口之外的人和物。

山东的民间绝活(岳西民间这项老手艺流传一百多年)(4)

表演台口高约五尺许,上方为饰有图案的顶篷,三方以布幔围起,前方敞开,两侧有台柱,台柱嵌以戏联。台口中间以布帘分隔成前、后台,前台是木偶的表演场所,后台用于摆放预备表演用的木偶,两盏油灯分挂左右用以照明。整个舞台小巧玲珑,精致美观。每到一地,不消半个钟头即可完成布台,开锣演出。村民们凑上五元、八元包一场戏,就可以尽情地享受一番。到了现代,为了保证演出的配音效果,木偶戏班有时还会专门配备演唱、敲锣等人员,其参与演出人员也由原来的单人、双人增加到三人、四人。

过去木偶戏在岳西流传甚广,特别是解放初期,木偶戏在岳西十分流行,五里路就有一个采茶班(黄梅戏班、木偶戏班等),特别是五河、菖蒲一带,更是木偶艺人叠出。而岳西木偶戏也在传统过程中,与当地的其他戏曲艺术以及民俗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和地方戏俗。例如演唱岳西木偶戏,除了用黄梅戏的曲调外,还有岳西高腔曲调;喜事一般要演喜庆剧目,经常演出的剧本有《罗帕记》《三连甲》《合镜圆》等;祝寿一般要用“高腔”曲调来唱,经常演出的剧本有《庆寿》《大赐福》《八仙庆寿》等祝寿戏;演出要么就唱一本,要么唱三本及以上,不能唱两本的“对头戏”,不吉利;演出场地一般在堂屋靠东边,人多时也可到外面;演出都是在夜晚进行,这样效果好,又不误看戏人农耕;过去没有电,就用青油灯(后来用煤油灯)照明,还起个好听的名字叫“满堂红”;过去唱木偶戏很清苦,东家一般只付当地一个工日的价钱,但自己可以操作木偶以“讨喜钱”的方式向观众讨点“打彩钱”。

山东的民间绝活(岳西民间这项老手艺流传一百多年)(5)

岳西的木偶戏所演剧目题材多样,为数多达百出以上。其中黄梅戏传统剧占有较大比重,其演唱多为黄梅戏腔调,演出人员也多由黄梅戏艺人兼任。常见的传统剧目有《山伯访友》《血掌印》《鸡血记》《天仙配》《罗帕记》《告粮官》《自扇记》《双甲榜》《卖水记》等,而演出频率更高的则是艺人们据民间唱本、传本改编而成的《张四姐闹东京(即<杨天佑>)》《刘子英打虎》《侯美容大闹险关镇(即<双丝带>)》等剧。除此之外,还有众多的移植剧目也常用于演出,如《僧鞋记》《合同记》《摘血成珠》《红灯会》《秦雪梅》《下关西》《穆桂英下山》《碧玉簪》等剧。木偶戏班为丰富岳西当地黄梅戏的演出剧目做出了其独特的贡献,对研究黄梅戏剧种的源流走向和艺术形式,以及岳西的民俗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岳西木偶戏以其独特的艺术形态和演艺方式,深深地融入普通百姓的文化生活,并用生动演绎的真、善、美,影响和教化了一代代山里人。在木偶戏演出过程中,岳西产生了一大批颇有成就的民间艺人,其中又以职业木偶戏艺人崔达谱艺术造诣最深,最孚众望。

山东的民间绝活(岳西民间这项老手艺流传一百多年)(6)

崔达谱,字传家,1909年生,五河桃李人。他出身于民间艺人世家,父亲是方圆百里有名的纸篾扎匠,姑母崔小自(1894——1954)是黄梅戏早期女艺人,曾自组“小白伢班”,在潜、岳、舒、霍、桐等县山区演出。由于自小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和熏陶.读书不多的崔达谱十余岁就显露出艺术才华,不但能继承父业扎制一手漂亮的灯彩,还能唱不少黄梅戏剧目。他十五岁正式拜师储为贵学艺,不久师徒技艺不相上下。后又投入叶其尊门下,得其真传。1927年,叶其尊将陈“机匠”在光绪初年传给自己的木偶“担子”传予崔达谱,让其自组戏班。这副“担子”是正宗苏州货,刻工精细,造型大方,崔达谱又发挥自己的扎制技巧,精装细裱,所以他的“头子”以人物众多、形态逼真、色彩艳丽等特点更胜他人一筹。而其精妙的“托功”也常常令人叹为观止,如角色登场时台口门帘的自掀自放,剧中人手中道具的自递自接;再如小包裹自背上肩,整冠、理髯、抖袖、甩发、戏翎子、耍手巾等动作的灵活生动。他不仅能操纵木偶完成复杂的动作,更善于通过种种别出心裁特技表演、声音效果等刻划人物的心理、神态和个性特征,如悲泣者会泪流满面,发怒者跺脚有声,掷-卜骰子脆响嘣嘣,就连幕间休息时,他“派”猪八戒讨烟,早烟锅里青烟袅袅;孙猴子索茶,双手捧接还“多谢”连声,这一切惟妙惟肖的表演,让一群雕刻的木偶在他的手中变成了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演员,把观众带进了奇妙的意境。而其略带沙哑的嗓音更是让其演唱声情并茂,韵味十足。在长达二十余年的演艺生涯中,他跑遍今岳、潜、太、英、舒、霍、金寨等县,当年潜、太、岳山区的木偶戏迷,几乎没有不知这位木偶名伶的。

崔达谱不仅是位享有盛名的木偶戏艺人,还是一位坚强的革命者。1930年,今岳西县天堂地区爆发了震惊省内外的“请水寨暴动”。崔达谱积极投身革命,加入“区农会”,并在革命组织内任职。他曾多次远离家乡,以木偶戏演出作为掩护,冒着生命危险,出入敌我“拉锯”的游击区,活动于山野乡村,周旋于“虎穴”,为游击队搜集了不少重要情报。1947年秋,为救助受伤的游击队员,崔达普被捕后被敌人杀害,我们党失去了一位忠诚的战士,山区民众也失去了一位卓越的木偶戏表演家。

山东的民间绝活(岳西民间这项老手艺流传一百多年)(7)

除了崔达谱之外,当年岳西有名的木偶戏艺人还有叶其尊、崔尊荣、储泽风、储茂尧等。叶其尊生于清咸丰末年,五河桃李人,属岳西木偶戏最早艺人之一,原为桃李叶河灯会戏班艺人,光绪初年拜师陈“机匠”学唱木偶戏,初期在黄梅戏班从艺的同时,兼演木偶戏,老年则以此为业,并精心传授了崔达谱等艺徒,艺术上颇有造诣。稍晚者有崔尊荣(约生于光绪I0年前后),五河桃李人,幼习高腔,青年时期在安庆等地搭徽班(即弹腔),中年后因眼疾归家,改唱黄梅戏,晚年亦以木偶戏为业。同代艺人储泽风(1886一一1966)、储茂尧(1895--1965)兄弟,艺名“大砻匠”、“小砻匠”,今和平乡人,光绪末年在岳西早期黄梅戏班社“同升班”从艺,后来也专事木偶表演,并以出色的唱功赢得好评。

到了民国时期,著名木偶艺人方立堂,毕生以演戏为业。早年在武汉大剧院演出13年,晚年挑木偶担走村串巷唱“菩佬戏”。他最擅长老生、大花、三花,足迹遍及长江两岸。他的木偶戏挑上对联十分引人注目:“跳出来,大喝一声,令他瞌睡皆睁眼;站定了,细讴几名,是我知音尽点头”,据说是清朝时岳西五河老秀才王鱼洋所作。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加强对抗战的宣传,木偶戏艺人黄飞丹自己别出心裁创作了傀儡戏《木头皇帝》,以人傀合演的形式在河图、白帽、店前及邻近地区演出,无情地揭露了蒋介石一伙真反共假抗日的丑恶嘴脸,取得了极大的宣传效果,深受群众欢迎。

岳西木偶戏经过几代艺人的努力,已经形成独特的演艺体系和成熟的艺术规范,可惜“文革”十年,木偶“头子”大多被当做“四旧”损毁,艺人遭受批判,木偶戏表演也因此受到致命的打击。即便如此,在深山角落里,仍有少数艺人偷偷珍藏起心爱的木偶,于夜深人静之际悄悄演出,一方面过一下“戏瘾”,另一方面也是在培养传承人。据说,与岳西相邻的潜山上新田叶庆提老人家保存的一套木偶便是由清代祖传下来的,而其儿子叶有权便是子承父业,学会了木偶戏表演。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中国木偶戏开始走出“文革”时期的低谷,1975年12月在北京举办了第三届全国木偶戏、皮影戏调演。到了八十年代,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成立,木偶戏科研活动和演出活动掀起一个高潮。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深入开展,各地木偶剧团应邀纷纷出国访问演出,同时国内先后举办了多次国际木偶戏的观摩、演出交流活动。

在这种情况下,岳西木偶戏也再获新生。1978年后,岳西木偶戏艺人开始重操旧业,添制“戏担”,刻裱木偶,奔走于丛山峻岭之间,巡演于县内外并传艺带徒。据统计,1982年全县共有木偶戏担子18担,艺人36名,但都是50岁以上的人挑担演出。1988年后,渐趋衰落,至2002年,已无从事常规演出的木偶戏班子。

山东的民间绝活(岳西民间这项老手艺流传一百多年)(8)

2007年岳西木偶戏被县政府公布为岳西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12年又被市政府列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我们发现健在老艺人凤毛麟角,其技艺后继乏人,受众人群急剧萎缩。民间现在尚存托箱不足10担,能托唱的仅有王琼林、冯定安、汪秀峰、谢东山、王天根、储文龙等10余位老艺人,而其传承却后继乏人。这个先人们世代相传的宝贵文化遗产已濒临失传,前景让人十分担忧,抢救、保护和传承这份遗产已是当务之急。

好在随着国家对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产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的紧迫性。为了尽快恢复和发展木偶戏表演,岳西县文化馆向幸存的老艺人赠送了演出剧本,给予了演出费用,并选调木偶戏班进城演出,许多城里青年观众也看得津津有味。

2014年4月,由安徽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推送,岳西县民间艺术家协会组织木偶戏表演队,代表安徽省,参加了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开封清明上河园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首届全国木偶展演大赛,表演的木偶戏曲目《程氏下书》,获得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颁发的金奖。

“一腔一调唱出人间百态,一招一式演出千古兴衰。”这是木偶戏台柱上的传统对联,也是对木偶戏表演最深切的写照。方寸之间,布帷之内,多少传奇故事在这里上演,多少文化元素在这里传承,多少男女老少在这里欢笑。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随着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根植于岳西民俗沃土中的木偶戏将与越来越多的人见面。

山东的民间绝活(岳西民间这项老手艺流传一百多年)(9)

注:本篇部分内容参考引用自陈正新搜集整理的《岳西木偶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