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方言研究(15)

2017/11/24 星期五 枞阳多云

S部(2)

膻,读作shān,名词。像羊肉的气味。例如:烧羊肉事先一定要用白萝卜焯一下,好去掉膻味。

鳝,读作shàn,名词。鱼名,通常指黄鳝,形状像蛇,身体黄色有黑斑,生活在水边泥洞里,肉可食。【注意】不要写成了“蟮”(曲蟮,指蚯蚓,枞阳人叫“蛇虫”)。例如:小伢喂,你害呀,晚上回家你大大要把黄鳝煨绿豆(鞭打)给你吃了。

枞阳县方言是古汉语(枞阳方言研究15请你告诉我认识了什么字)(1)

绱,读作shàng,动词。把鞋帮与鞋底缝合成鞋。例如:昏暗的煤油灯下,她靠在床头,一针一线地绱絮鞋(棉鞋)。

梢,读作shāo,名词。树枝或条状物的末端。例如:①他想了很久,想出来一条妙计,不觉喜上眉梢。②你念几年书不也还是回家扶犁梢(种田)?

生,读作shēng,名词。词尾。例如:感觉身体被掏空了,那就要好生地休养一阵子。【注意】好生,不是好学生。

甥,读作shēng,名词。外甥,姐妹的儿子,简作“甥”。例如: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舅(照旧)”。

耍,读作shuǎ,动词。会意字。从而,从女。而,颊毛。意思是用颊毛戏弄女子。戏耍,戏谑,捉弄。例如:他喝多子,你们把他当猴子耍,可缺德哉?

闩,读作shuān。指事字。从门,“一”像门闩形。①名词。横插在门后使门推不开的棍子。②动词。用闩插上门。例如:他家的大门闩子坏了,门没法子闩,只好临时搞一根棍子撑着。

枞阳县方言是古汉语(枞阳方言研究15请你告诉我认识了什么字)(2)

蛳,读作sī,名词。螺蛳。淡水田螺科若干小型种的通称。贝壳有环棱,也有壳面,有棘状或乳头状突起的,可供食用。例如:早年乡间舞龙灯难度最大的就是在八仙桌子上舞出“螺蛳上顶”。“螺蛳”枞阳人读作luosuo。湖南、江西、广东、福建、广西等地流行嗍螺,就是用来嗍着吃的田螺,是一道独具特色的传统风味美食。

枞阳县方言是古汉语(枞阳方言研究15请你告诉我认识了什么字)(3)

松,读作sōng,名词。用瘦肉做成的茸毛状或碎末状的食品。例如:他喜欢吃肉松面包。

,读作sǒng,动词。推。例如:他站在坎子边,不敢往下跳,小伙伴急不过,了他一下。

馊,读作sōu,形容词。食物因变质而发出酸臭味。引申为坏,不高明。例如:你呀,净出馊主意。

嗾,读作sǒu,动词。指使狗的声音。例如:痴狗信人嗾(骂人的话,就是不动脑筋,任凭他人使唤)。

嗉,读作sù,名词。鸟类喉咙下储存食物的地方。例如:这个鸡嗉包里有许多细砂子。

笋,读作sǔn,形容词。幼嫩的。例如:他家来客人了,来不及上街买菜,就杀了一只笋公鸡。枞阳人把小母鸡开始下蛋叫着“笋鸡开窠”了。

嗍,读作suō,动词。用唇舌裹食,吮吸。例如:①小孩子生下来就会嗍奶。②乌冬面真好吃,一口嗍着好几根,一碗面很快嗍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