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能射破气球为什么(2公里外发射激光)(1)

1993年,美国有个叫洛斯阿莫斯国家实验室的机密组织,组织了一次新型武器试验。他们用一块湿麂皮模拟人体皮肤,用强烈的激光脉冲对着湿麂皮照射了几微妙,瞬间爆发出刺眼的闪光和巨响,那块湿麂皮如同被强烈爆炸性的弹片击中一般,遭到严重损伤。

这是美国五角大楼研究“非致命武器”的一项试验,当时这一试验让人很奇怪:武器通常是要夺人性命的,为什么要研究“非致命”的武器呢?

其实,在现代战争或武装对抗中,非致命的武器用处很大。如2008年,美军急需FN303彩弹枪来维持监狱秩序。这种彩弹枪看起来有些“小儿科”,但对付狂爆的囚犯来说很管用,一枪能让囚犯尝到厉害,但又不至于打死。

20多年来,美国人经历了多次研究试验,终于研究出了“SCUPLS-可扩展紧凑型超短脉冲激光系统”,通俗地说,这一系统就是激光枪。这种非致命武器有点像电影《星际迷航》中的神秘枪支,可以根据敌人情况“换挡”,给目标对象造成灼伤、眩晕、耳聋、昏厥等。这对于很多不想夺人性命的战斗来说确实管用,但也有人顾虑:既然这样的武器不夺命,万一被人利用,将激光枪变成酷刑工具怎么办?

激光能射破气球为什么(2公里外发射激光)(2)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人类发现了激光后,就开始思考怎么能利用激光制造武器。研究人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获得足够的能量,才能发射强大的激光束。之后近30年,研究人员终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不必追求发射连续的激光,只需发射短暂而强烈的脉冲,就足以让任何目标的表层气化。

研究人员希望可以直接穿透目标,但他们发现并不可行:当高能激光脉冲开始气化目标表层时,会产生由等离子组成的过热气体。这种等离子会形成了一个屏障,吸收掉激光脉冲的大部分能量,让激光枪难以杀伤目标。

后来研究人员发现,可以用脉冲激光加热等离子体,从而引发爆炸。这种激光武器不是烧一个洞,而是通过改变功率产生等离子爆炸,这样可以提高激光的精度和射速,给人体造成杀伤。最关键的是,还可以产生扩展效果,实现校正射击,从而精确射击非致伤部位。这款新型的等离子精确控制武器,被命名为“脉冲杀伤激光武器”,简称为PIKL。

激光能射破气球为什么(2公里外发射激光)(3)

美军之后开发了一种激光“派普”,目标是从2公里外的悍马上发射激光打击目标。实验发现,“派普”打在动物身上,会造成痛苦和暂时的麻痹。但这种效果并不是惊吓或高压造成的,而是由于膨胀的等离子球引发的电磁脉冲造成。这种作用直接影响神经,就像电磁干扰对收音机会造成影响一样。这种激光武器,虽然不太可能让目标击昏或致残,但产生的强光既能保护友军,又能干扰敌人,让对方无法向他们瞄准。

激光能射破气球为什么(2公里外发射激光)(4)

到了2018年初,美军展示了一款新的激光诱导等离子体效应武器系统,这种武器可以产生一连串的等离子脉冲,很像1998年的PIKL,但可以调节信号。他们发布的一个演示视频显示,这套激光系统更加精确,可以从1公里外发射,而且不会给操作者造成误伤。

2018年9月,美国人启动了一个为期三年的项目,目标是生产一种新的激光等离子体武器,名称叫“可扩展紧凑型超短脉冲激光系统”。这套系统有三项功能:长距离的信息传输、产生震耳欲聋的闪爆弹、疼痛,在低功率下可以在一秒钟内产生数千次爆炸。

五角大楼的“联合非致命武器指挥部”首席科学家大卫·劳说:“我们需要更好的激光,使脉冲具有更强的能量。”他所说的“更高能量”,指的是闪爆弹能产生高达165分贝的声音。这种武器还考虑了保护视网膜的安全波长,从而减少眼球爆炸的可能。比起过去的化学激光武器,短脉冲击激光武器更加便宜可靠,也更强大和安全。这种震耳的闪光爆炸,听起来很科幻,但极有可能成为未来战场的利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