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辞币未尝相接也其师若友,岂尽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似也适然,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古文观止 高中生?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古文观止 高中生(古文观止解读之同学一首别子固)

古文观止 高中生

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辞币未尝相接也。其师若友,岂尽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似也适然。

予在淮南,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还江南,为子固道正之,子固亦以为然。予又知所谓贤人者,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

子固作《怀友》一首遗予,其大略欲相扳,以至乎中庸而后已。正之盖亦常云尔。夫安驱徐行,辅中庸之庭,而造于其室,舍二贤人者而谁哉?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亦愿从事于左右焉尔。辅而进之,其可也。

噫!官有守,私系合不可以常也,作《同学一首别子固》,以相警且相慰云。解读:

《诗经·小雅,伐木》说,“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意思是鸟儿嘤嘤鸣叫,是为了寻求知音,仔细端详推敲,鸟儿尚且希望寻找到知音,何况我们生而为人,岂能不重友情?在漫漫人生长路之中, 倘若能够有志同道合者与我们一起前行,其中的愉悦,胜过千言万语,胜过美酒佳肴,如沐清风,如对明月。王安石《同学一首别子固》,所体现的正是这种欣然之乐。

在本文之前,曾巩给王安石写了一篇《怀友》,意思是在求学问道的路上共同扶持,以期达到中庸的境界。朋友之间有很多种,最低层次是彼此之间的利益利用,往上是酒肉朋友,再往上是君子之交谈如水,最高境界是互相促进彼此成就。按王安石文章中所好,他与曾巩之间“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辞币未尝相接也。”意思是他们并没有互相拜访,也没有侃侃而谈,更没有人情往来礼物互赠。如果从世俗的观点,二人可能连朋友都算不上,然而曾巩给王安石之文,所表现出的如师如友的倾慕期待,却让所谓的朋友黯然失色。

王安石也是心怀天下之人,尽管有人对他的改革以及为人颇多诟病,比如林语堂,但那只是政治观点不一样。从个人修为来说,王安石不失为君子,从学问来说,王安石可称大家。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曾巩的来信,像一颗石子投在王安石的心上,泛起层层涟漪。曾巩的学问文章,在当时也是屈指可数。是以王安石在文章一开始便非常感慨的说,江之南有一个贤人叫曾巩,字子固,这样的贤人,他不是通常所说的贤人,即所谓的达官显贵,而是文章道德方面的贤人。王安石毫不保留的表达了对曾巩的仰慕,“予慕而友之”。在淮之南,也有一个这样的人叫孙正之,和曾巩一样,也非达官显贵,而是文章道德方面的贤人,王安石亦倾慕有加。

王安石为什么要用几乎重复的语句来描述曾巩和孙侔呢?诀窍在后面。因为三人之间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为什么相同点如此多?原因是都学圣人之言。因为学圣人之言,其老师和朋友自然相似之处甚多。王安石在这里既是为下文曾巩的来信做了铺垫,也是隐然表达了追寻圣人之言的决心,也表达了他和曾巩、孙侔是志同道合者。故作者接下来说,我对孙侔介绍曾巩时,孙侔毫不怀疑我对曾巩的赞美,我对曾巩介绍孙侔时,曾巩也不怀疑我对孙侔的赞美。朋友之间的惺惺相惜之情,大概就是这样吧。

俗话说,要想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就一群人走。学问之道亦是如此,是以孔子说“里仁为美”。大家在一起共同探讨,相互切磋,其效果要远远好于闭门造车。王安石说,好比驾车平稳前进,造访中庸之庭,以入其室,如果没有曾巩、孙侔二人,还有谁能够做到呢?王安石非常谦虚的说,从前我不敢肯定自己一定能够达到,却也愿意跟随他们左右,在他们的帮助下前进。

王安石到底也是凡世之人,不可能修到完全的清心寡欲。尽管他前面颇以“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为傲,然而在文章的结束,还是表达了不能够相见的遗憾。但这并不能成为批评王安石的理由,而恰恰证明他的重情重性。因为不能见面,故作本文相赠,以互相勉励,互相慰藉。

王安石本文,始终充盈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喜悦,却收放有度,真正做到了雍容大雅的境界,吴楚材、吴调侯评语“淡而弥远,自令人寻味无穷”,十分精当。更为难得的是,王安石在文章中,处处以圣人之言、中庸之道为交往的基石,既体现了对朋友以及自己的勉励,也表达了作者立志追寻圣人之道的决心。他写曾巩而兼顾孙侔,亦是本文的一大亮点,有如日月同光,交相辉映,亦让曾巩读之有知己相逢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