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广州老越秀95后囡囡
对东山的了解只在新河涌东山口附近
寺右村共和村杨箕村...旧东山老村呢?
今期带你深入了解真实的旧东山实况
相隔只有1公里村落,同人5同命...
说起来杨箕村,大家就能联想到土豪。
杨箕村越秀东山学府,东临珠江新城。
既享有市中心的交通和生活便利,又保留着老城区特有的浓厚生活气息。
广州囡囡深入杨箕,共和,寺右三条村,
看看他们真实的生活状况。
进入杨箕村前会经过一条河涌,涌水算是干净,泛着淡淡的绿色。两岸大榕树几乎覆盖道路,是居民的散步的好地方。
广州市铁一中学的越秀校区侧门在这里,真的羡慕里面的学子。
一桥之隔,对面就是广州铁路人的宿舍区。
桥上交通紧密,无论是行人还是电动车来回飞驰。
不知道杨箕村民与铁路子女会不会互相羡慕呢?
从路走步行至杨箕村牌坊,整个画风都不一样了。
广州标志性8层高的宿舍楼房不见了,只见高耸入云的住宅与来回飞驰的外卖小哥。
杨箕村原名"簸箕里",
始建于北宋天禧年间。
别看它现在高楼万丈,豪宅相连,早在15年前它也曾是污水横流的城中村。2009年乘着城市改造的东风,村民的命运彻底被改变。
村内一应俱全的小学,幼儿园,还有餐饮店。
随处可见散步的手挽手散步的老人家与玩乐的孩子,十分欢乐。
杨箕村门口有一排长期驻扎的外卖小哥,估计平时选择外卖的人真的很多。
这里每一位悠闲生活的叔叔阿姨,都可能是手持千万房产的原著村民~
这里的店铺似乎没有受到疫情的一点点影响,随处可见的幼儿早教,美容美发,悠闲餐饮生意火爆。
这家柠檬茶说是人流最旺的,不少年轻的男女在此休憩聊天。
能在周一到周五舒服地过自己的生活,真羡慕呀!
你吃过阿强酸菜鱼吗?
阿强就是在这里发家的,当时街坊都流传着“吃酸菜鱼到阿强家”,现在阿强都走出广州了。
广府地区最重宗祠,城乡到处都是祠堂庙宇。市中心难得一见祠堂群就在杨箕。
杨箕村的主要姓氏为姚、李、秦、梁,向来有“三姚二李一秦梁”之说。
杨箕重建姚氏大宗祠、先竹姚公祠、君达姚宗祠、李氏大宗祠、深海李宗祠、秦氏大宗祠、梁氏大宗祠七座祠堂。
看见后人那么“生性”,祖先应该很满意吧?
在广州的杨箕村附近1公里内,有名为“共和”“寺右”的现代化村子,
画风是完全不一样的。
穿过河涌,我来到了共和村,这里的人文气息真的太美妙了。
将时间回拨到上世纪五十年代,衡阳铁路局的南迁,广州铁路局的成立。
大批铁路人举家南下广州,聚居在与杨箕村一涌之隔的土地上。
当时,铁路可威水了!被视为现代文明的象征,人民趋之若鹜。
这里随处可见的「黄皮楼」是一大特色。
这些只有几层楼高的建筑,是改革开放初期建成的,是当时铁路人的宿舍。
走进共和村,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除了楼房有点陈旧,采用小区的严格化管理措施,外人不能轻易进入。
小街小巷里充斥着买卖吆喝声,仍保留着最原始的买卖方式。
这里很有人情味。
铁一小学对面这一排商铺,简直是疫情期间的超能选手,从未落败。
1元一只蛋挞,16元一斤的叉烧酥,糯米糍...
广州囡囡每次路过,都要打包一大箩回家。
再步行过去寺右村,广州囡囡有点难以想象,在寸金尺土的旧东山,竟然还有一片这样的区域。
如果要全面了解广州人的生活,光是天河城中村与北京路骑楼显然是不够的。
阴暗、脏乱、狭窄,寸步难行...
小巷子里随处可见的垃圾桶与混乱的电线,以及闻到奇奇怪怪的臭味。
随处可见的污水横流,还有乱摆乱放的杂物,让小巷子根本不能二人并行。
如果被人蒙眼带到寺右村,
你会以为自己出了广州。
抬头看,居民的内衣裤还有贴身衣物被一条钢丝随意地挂着,楼房的黄色外皮好像快要掉落。
实际上,寺右村在元朝已经成立,如今关于寺右村的旧改计划一直被提及,什么时候会落实呢?
衰荷滚玉闪晶光,一夜西风一夜凉。
寺右村旧改早被提及,不知道再过多少个白露,寺右村的旧楼最终会片瓦无存。
居民日日盼着的拆迁,我只能说尽人事,听天命。
如果你知道自己50年后,将会收到拆迁赔偿,现在又会以什么样的心态生活呢?
杨箕村,共和村,寺右村...
这三条不同又相似的村落,在广州旧城改造的进程里,收获了不同的命运。
但令广州囡囡感慨的是,在这里生活的居民,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想,这就是广州人祖辈相传的乐观,积极与包容。用汗水换取的幸福最可靠,毕竟
“希望在明天嘛!”
往期回顾 点击到达
「请回到2002之前广州拍拖天花板」. PDF
「广州乡下妹」 年味爆棚的上火清单
九州大道「睡醒」的圆明新园 , 与你相识?
#出道吧,广州味# #广州城事##广州早晨##珠三角资讯##晚安广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