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夏日的鳌山湾水清风凉,青岛农技中心花卉专业技术人员周长娥乘船登上一座小岛来看“宝贝”。在上个月,她和几位志愿者受委托为20余株青岛百合选定了这座小岛半阴坡林下的潮湿地带,模拟青岛百合原生环境,为青岛百合打造舒适的新家。
“太好了,移栽到岛上的20余株青岛百合全部成活了!”一上岛,周长娥就迫不及待快步走到百合移栽点查看,令她惊喜的是,所有百合都活了下来,不少已经开出橙红色花朵。“我们五月份才接手移栽,那些百合杆子又细又弱,没想到它们生命力这么旺盛。”周长娥话语间难掩喜悦。
这些青岛百合,是周长娥受委托接手管理的,背后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1956年,青岛市民纪群尚的父亲花12元买回4株青岛百合并进行照料,父亲去世后,纪群尚接过担子,继续照料繁育青岛百合,并破解了种球繁殖的秘密。他将父亲留下的30株培育到2100株,其中多数已移栽到崂山。2021年,纪群尚离世,其家人通过市政务热线联系到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希望将家里阳台上的百合捐赠给农业农村局收管。农技中心花卉专业技术人员周长娥接过了这一重担,将20余株百合送到海岛上安家。
作为原产山东半岛的特有种百合植物,青岛百合最早是1897年由德国人在小青岛发现的,定名为青岛百合。叶子轮生、花瓣橙红让它成为百合中的独特存在。然而多年来,青岛百合遭到人为采挖破坏,濒临灭绝。 2021年,青岛百合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新版)Ⅱ级保护濒危植物。
值得欣慰的是,在青岛,有这么一群人一直为拯救青岛百合而不懈努力。周长娥表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青岛百合、了解青岛百合,一起加入守护的队伍,将会让这抹鲜亮的橙色开遍岛城。
在诸多婀娜多姿的百合里,有一种百合与青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就是青岛百合。 1897年,德国人在小青岛发现了这种植物,并命名为青岛百合。多年来由于人为采挖破坏等原因,青岛百合濒临灭绝。
1956年,青岛市民纪群尚的父亲花12元买回4棵青岛百合并精心照料。父亲去世后,纪群尚接过这个担子,继续繁育青岛百合,并破解了其种球繁殖的秘密。2021年,纪群尚离世,其家人通过市政务热线联系到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希望捐赠给农业农村局收管。农业农村局农技中心花卉专业技术人员周长娥再次接过保护青岛百合这一重担。此前,她曾与多方联合,对青岛百合进行保护性组培扩繁试验并获得了成功。如今,周长娥从纪群尚家“接过”的青岛百合,已经在鳌山湾的山林和海岛上移植成功并绽放。
100%活了! 20余棵青岛百合绽放海岛
6月1日,初夏的鳌山湾水清风凉,港口的一艘渔船整装待发。“今天风浪小,船不会晃得太厉害。”周长娥指着不远处的一座小岛告诉记者,那就是此行目的地。 5月份,她和几位志愿者受托为20余株青岛百合选定了这座小岛半阴坡林下的潮湿地带,模拟青岛百合原生环境,为青岛百合在岛上找到了舒适的新家。
岛上移栽的青岛百合全部成活,含苞待放。徐常青 摄
“太好了,移栽到岛上的20余棵青岛百合全部成活了!”一上岛,周长娥就迫不及待快步走到百合移栽点查看情况,令她惊喜的是,所有百合都活了下来,不少已经开出橙红色花朵。不同于普通百合花瓣的卷曲,青岛百合花瓣尽情舒展,在午后阳光里绽放橙黄光晕,在海岛上格外引人注目。“我们五月份才接手移栽,又是从盆栽挪来的,杆子又细又弱,我特别担心能不能活,感觉有八成就不错了,没想到它们生命力这么旺盛。”周长娥话语间难掩喜悦。
为更好地安顿青岛百合,周长娥乘船将它们送至岛上。徐常青 摄
青岛百合是什么植物,为什么要大费周章搬迁到人迹罕至的海岛?这件事要追溯到今年5月初,当时,青岛一位市民通过市政务热线辗转联系上了市农技中心,想要把家里的盆栽青岛百合捐赠给农业部门收管。“都是我哥哥种的,他叫纪群尚,在世时候很多人管他叫纪百合,去年冬天他去世了,家里没有人会照顾这些百合,想找个专家,保护好它们。”听到这位市民的话,周长娥毫不犹豫接手了这件事。
作为一名从事花卉专业近30年的技术人员,周长娥深知青岛百合的价值——青岛百合是百合科植物的特有种,原产地在山东半岛。 1897年,德国人在小青岛上发现该植物,定名为青岛百合。后来发现在崂山北九水以南海拔400—1000米的区域内阴坡或半阴坡的林下生长茂盛,遂又称崂山百合。
相比于普通百合,青岛百合对生长环境要求比较严苛,需要有高大树木遮阴,地表要有比较厚的腐殖层,有一定湿度才可以成活。加上其种球小,鳞片多且薄,生长速度也很慢,从小球到开花要三年的时间——第一年发一两片叶子,长到巴掌高,第二年长十几厘米,一直到第三年才开花,开花以后才能分生出小球,结出种子。
生长慢、繁育条件高,加上人类活动的增加,之后小青岛上再无这种植物,青岛百合就此在发现地灭绝。而在其他生长地域,伴随着人为采挖、破坏,青岛百合数量也大大减少,2021年,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新版)Ⅱ级保护濒危植物。
父子传承 精心保护珍稀植物
“其实在2019年,我已经知道了青岛百合现状。”周长娥说,当时她着手研究青岛百合的扩繁,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第一次看到纪群尚的名字,了解到他的事迹。 1956年,纪群尚的父亲在湛山山会上花12元买回4棵青岛百合并细心照顾,当时12元对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父亲过世后,纪群尚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将父亲留下的30棵青岛百合培育到2100棵。
繁育过程中,纪群尚经过不懈努力和摸索,破解了用种子培育青岛百合的秘密——青岛百合种子在冬天完成结冰—融化的过程后,外壳开裂,隐约能见到一点白色嫩芽。经过多年的摸索,青岛百合的种生成活率从不到10%稳定在40%甚至50%。日本著名植物学家大岛、法国的安德烈都专门来找纪群尚看过青岛百合,国家濒危物种办的专家也多次登门探访学习,认为其将濒危的青岛百合进行盆栽是拯救及保护青岛百合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纪群尚生前多次表示,不卖钱,也不是为了食用,就是为了怀念父亲,完成父亲的心愿,给保护濒危植物做点贡献。
“当时我就觉得这个人很了不起,没有太多专业知识,全凭热爱坚持做这件事几十年,还找到了繁育突破口,这是非常值得佩服的。”周长娥说。
海上颠簸 送盆栽百合“隐居”海岛
纪群尚生前繁育的百合多数已移栽到崂山,部分在自家小院和阳台上,去世后半年多没人管理,阳台上盆栽的部分死亡,只剩下20余棵,长势较弱。此次周长娥接手的就是阳台上这批盆栽百合。走进纪群尚的家,映入眼帘的是改造后的两层网点房,上层低矮逼仄,需要弯着腰才能走到阳台,而这个几平米的阳台上,放了20多盆青岛百合,主人过世后,无人打理,百合状态很不好。周长娥当即决定抓紧时间转移这些宝贵的植物。
在青岛祥泰绿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沅禾茶场等热心濒危植物保护的技术人员帮助下,这些青岛百合在鳌山湾近处一处小岛安了家。这里的环境和青岛百合的原生环境很相似,气候、土质也不错,适合百合生长。搬家时颇费了一些周折,尤其是上岛时,百合被装进七八个箱子安置在货船上,技术人员乘坐游艇,一船一艇,颠簸在风浪中,终于将百合安顿下来。过程虽然辛苦,但看着如今百分之百成活下来的青岛百合,周长娥连连说“值得”。
多方守护 让橙色精灵开遍岛城
周长娥接手纪群尚的青岛百合,除了妥善安置,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那就是对青岛百合的扩繁进行小范围实地试验。 2019年,周长娥开始研究青岛百合的扩繁工作,重点攻克组培。
为此,青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合青岛炎帝种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百合基地,对青岛百合进行保护性组培扩繁试验。“一开始也走了弯路,因为种球比较珍贵,不舍得扔种球外层的鳞片,结果导致细菌感染,第一次接种大部分失败,吸取经验教训后,剥除外层鳞片,仅用里层的无菌鳞片,第二次获得成功。整整一年,成功组培试管苗200余棵,现已陆续在大田栽植成活100余棵。同时,还进行了鳞片扦插试验,也获得成功。组培扩繁、鳞片扦插、盆栽移植异地保护多个试验成果喜人。
不光是周长娥,在青岛还有许多专家、植物爱好者关注着青岛百合这种濒危植物,为其扩繁不断努力。
“青岛百合最大的特点是叶子轮生,这在各种百合里是独有的,它的叶子也有很高的观赏性,这太难得了,没有理由不好好保护我们青岛的本土植物。”在青岛沅禾茶场,负责人于斌指着山林石缝旁的几株青岛百合告诉记者。
在崂山风景区巨峰游览区的红枫林栈道空地,这里即将建立青岛百合的扩繁保护地。巨峰游览区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魏小鹏告诉记者,这里即将作为展示区、科普区,让更多游客认识青岛百合、了解青岛百合。
植物扩繁是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想要让青岛百合“飞入寻常百姓家”,可能还需要多方的长期努力,但令人欣喜和感动的是,总有人耐住寂寞,用热爱和责任,守护这片土地上的绿色,这份初心,希望更多人一起加入守护的队伍,让这抹鲜亮的橙色开遍岛城。(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 高静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