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影外景拍摄地点(上海会客厅山海经⑮)(1)

历经一年多短暂的告别之后,完成改造升级的上海影城终于向无数观众和影迷揭开其神秘面纱。6月8日,上海影城将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前夕焕新回归,正式开门迎客!

对于关心上海影城的那些老友们来说,影城不仅仅是一座电影院,更是他们心目当中的文化地标,也是参与和观看历届国际电影节展映佳片的圣地。本期《上海会客厅·山海经》节目,我们邀请到多位老友,请他们分享对于上海影城各自的感受。

《上海会客厅·山海经》节目

上海电影外景拍摄地点(上海会客厅山海经⑮)(2)

有观众已经看了第一场电影

本期《上海会客厅·山海经》节目拍摄的这天晚上,恰好是上海影城迎来参加首场公开放映活动的观众,这场活动放映的是大片《蜘蛛侠:纵横宇宙》。

上海电影外景拍摄地点(上海会客厅山海经⑮)(3)

上海影城“0号厅”巨型LED天幕展示《蜘蛛侠:纵横宇宙》海报

上海市动漫行业协会秘书长张炜参加了当天晚上的观摩活动,在他看来:

“全新出场”的影城,全白色的外立面,为市民预留出了更开阔的户外空间,配合新添加的螺旋型楼梯,重建了灵活多变的外部活动空间;同时,入口大厅的空间进行了重新调配,贯穿白色大厅上空LED巨屏,使空间动静相宜,打破时间界限,让观众有了身处时空之外的感觉。而一号大厅全新的杜比视界激光放映系统和杜比全景声沉浸式音频系统,能确保观众无论身处哪个角落都能有身临其境的音效体验,红黑两色的内部设计,让观众有身置世外,俯瞰人间的体验。

上海电影外景拍摄地点(上海会客厅山海经⑮)(4)

上海影城夜景也很美

一些专程赶来的市民则在影城外面拍摄打卡,或是选择靠马路的花坛位置,或是站在影城门口,还有选择旋转楼梯作为背景拍照的。

上海电影外景拍摄地点(上海会客厅山海经⑮)(5)

上海影城门口的花坛,你能认出这些是什么花吗?

30年前老影迷就在这里看电影

上海红帮裁缝吕方师傅就住在上海影城附近,他平时会在散步时路过影城,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从家走过去也就是几分钟的路程。吕师傅从1992年就开始在上海影城看电影,算是影城30年 的老影迷,在他印象当中,1990年代能在影城看电影很上档次,很多热门场次的电影票一座难求。

去年2月20日晚上,吕师傅参加了晨报组织的观摩活动,看了上海影城暂别前最后一场电影《狙击手》,散场之后还收到工作人员为观众送上的鲜花(见图片)。

上海电影外景拍摄地点(上海会客厅山海经⑮)(6)

上海电影外景拍摄地点(上海会客厅山海经⑮)(7)

2022年2月20日晚上,吕方师傅参加了晨报组织的观摩活动

在录制节目的这天晚上,我们在新华路番禺路口遇到了这位老友。吕师傅从浦东坐地铁赶来,穿了一套休闲西装和尖头皮鞋,手里拎着一只皮革公文包,显得蛮有腔调。

在吕师傅看来,上海影城的整体设计给人一种现代感,视觉效果非常惊艳,而这次新设计的旋转楼梯可以说是最值得体验了。在前几天,他还沿着旋转楼梯走了几个台阶上下,感觉很不错。

上海影城门前原本是台阶环绕的空间,如今已经变为平缓的公共广场区域,无缝衔接人行道,全天候向市民开放。作为海派服饰文化推广者,吕师傅对这个公共广场很满意,他觉得这里以后可以成为约老友们一道做海派活动的好地方。

上海电影外景拍摄地点(上海会客厅山海经⑮)(8)

吕方师傅在旋转楼梯处留影

对于住在新华路的外企白领Jays来说,上海影城时隔一年零三个月以后重新归来,就像是一场老友重聚。去年2月20日下午,Jays参加了晨报组织的电影观摩活动,看了经典老片《尼罗河上的惨案》(电影票见下图),还应邀参与了晨报的直播节目。

上海电影外景拍摄地点(上海会客厅山海经⑮)(9)

2022年2月20日下午,Jays参加了晨报组织的电影观摩活动

如今,对于重新归来的上海影城,Jays的心情是不一样的:

短暂的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遇,之前,影城的外立面是封起来看不到的,不过一直有看到工人师傅们在运送材料。上海影城的新不仅仅是怀旧,更是科技、颜值、功能的焕新,非常值得期待!影城开业之后我最想体验的是亚洲唯一的千人杜比厅的视觉盛宴;最想看的是国际电影节上有哪些明星能从极具中国女性柔美的旋转楼梯“娓娓道来”;最想知道的是国际电影节的红毯设计究竟是怎样的,据说这次是说结合了一些国际电影节的做法。

上海电影外景拍摄地点(上海会客厅山海经⑮)(10)

上海影城改造后夜景效果图,右边为铺设了红毯的旋转楼梯

会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

前段时间,上海摄影家任国强经过新华路时,他发现上海影城经过一年多的工期之后,围墙已经陆续拆除,全新的容貌终于露出:

更新之后的上海影城建筑立面呈现经典的曲面造型,层次丰富,视觉效果佳,外观更有设计感。在工地现场看到新的白色影城主体,感觉像是个大大的飞碟,尤其那个旋转扶梯就是最大的惊喜。纯白色几何现代元素与通透感的玻璃很容易出片,相信上海影城肯定会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

上海电影外景拍摄地点(上海会客厅山海经⑮)(11)

2023年5月16日施工中的上海影城 任国强拍摄

去年上海影城改造前夕,老建筑保护专家娄承浩在微信群中召集“暂别影城”步行团,十分钟不到就召集到了三十多位老友。2022年2月20日这天,他们在上海影城门口的台阶上合影留念,然后漫步新华路,重温老建筑风情。

上海电影外景拍摄地点(上海会客厅山海经⑮)(12)

2022年2月20日,娄承浩和老友们在上海影城门口的台阶上合影留念

“焕新,亮艳,多功能!”在娄承浩看来,重新回归后的上海影城更年轻,更新潮了!

建筑外立面呈现的是全新的流线形,对怀旧的观众来说可能不太容易接受,但它不是历史保护建筑,可以不受局限;内部布置和装饰更大气明朗,杜比剧场等声光电设备更先进。上海作为国际电影节的举办城市,这样前卫的影城建筑是必须的!

老酒店焕新迎接电影节

在最初规划时,上海影城的设计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采用了“上海影城 上海电影资料馆 电影文化主题酒店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整体性布局。当年的上海影城,其实最初的名称并不叫“上海影城”,而是叫“上海电影艺术中心”。我们查阅了相关报刊资料发现,上海电影艺术中心于1991年9月1日起正式更名为上海影城,门牌号码为新华路160号(见下图)。

上海电影外景拍摄地点(上海会客厅山海经⑮)(13)

1991年9月1日上海影城通告

如今,改建升级后的上海影城将以上海电影艺术中心的新颜与市民朋友和新老影迷见面。作为上海国际电影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WEB3.0时代的上海电影艺术中心将搭建起线上线下贯通的平台,让全球的电影人每年都能汇聚一堂。

我们走进了与上海影城相邻的上海银星皇冠假日酒店。自1993年首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举办以来,酒店作为海内外电影人的“家”,亲历了上海电影蓬勃发展的过程,见证了上海电影开放的国际化视野和格局。

作为上海国际电影节指定接待酒店之一,我们曾经在这里做过现场报道,也吃过咖啡。相隔一年多的时间,这次走进大堂之后,我们突然发现这家与影城几乎同龄的老酒店已经面貌一新。原来,为了配合去年开始的上海影城改造工程,也为了迎接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银星皇冠假日酒店进行了内部装饰修缮工程。

作为电影文化主题酒店,内部修缮之后的酒店仍然保留了电影主题风格,酒店内的各个区域布置了以“海派电影”为核心元素的电影道具、图像文献等独家展品。

上海电影外景拍摄地点(上海会客厅山海经⑮)(14)

上海银星皇冠假日酒店一楼的巨型雕饰作品

站在大堂,我们抬头就能看到巨幅的老电影照片,而一楼新安装上的巨型雕饰作品,给人带来视觉上的震撼,顶部是象征着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的金爵。而在酒店一楼的奖杯墙 ,展陈了《芙蓉镇》《山河故人》《生死抉择》等多部影片在历届电影节上获得的奖杯模型,这些奖杯也象征着电影人的荣耀。

上海电影外景拍摄地点(上海会客厅山海经⑮)(15)

上海银星皇冠假日酒店陈列的奖杯模型

在靠近即将开业的酒吧旁边,停着一辆老爷车,车牌标着上影001号,这辆老爷车有什么故事吗?据业内人士介绍,原来这辆车是上海影视乐园道具部做的壳子,真车在上海电影博物馆,这辆车是美国1936年出产的,1940年代开始作为电影道具使用,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拍摄当中,巩俐曾经坐过这辆车子。

上海电影外景拍摄地点(上海会客厅山海经⑮)(16)

上海银星皇冠假日酒店一楼的老爷车模型

6月2日中午12点起,上海国际电影节线上开售,我们通过小程序抢到了两张6月15日在上海影城展映的《人生初日》(金爵奖参赛片,主竞赛单元)。作为东道主的一份子,我们也期待着在即将到来的国际电影节,可以看到更多老友携带佳作精彩亮相!

上海电影外景拍摄地点(上海会客厅山海经⑮)(17)

《人生初日》(意大利,导演:保罗·杰诺维塞,片长122分钟)

各位读者朋友,侬之前有去过上海影城伐?侬会去新的上海影城看电影伐?今年电影节期间侬会选择哪一部电影观看?欢迎在留言当中一道分享。

上海电影外景拍摄地点(上海会客厅山海经⑮)(18)

上海电影外景拍摄地点(上海会客厅山海经⑮)(19)

上海电影外景拍摄地点(上海会客厅山海经⑮)(20)

上海电影外景拍摄地点(上海会客厅山海经⑮)(21)

上海电影外景拍摄地点(上海会客厅山海经⑮)(22)

上海电影外景拍摄地点(上海会客厅山海经⑮)(23)

上海电影外景拍摄地点(上海会客厅山海经⑮)(24)

上海电影外景拍摄地点(上海会客厅山海经⑮)(25)

上海电影外景拍摄地点(上海会客厅山海经⑮)(26)

上海会客厅·山海经往期节目:

上海会客厅·山海经① | 对话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亮相央视,好戏勿断,就想让侬欢喜!

上海会客厅·山海经② | 电影学者解读《中国乒乓》,带来独家“彩蛋”,主持人流泪观影,太感人了!

上海会客厅·山海经③ | 和复旦教授兜兜逛逛大学路,未来周末有望变成步行街

上海会客厅·山海经④ | 梅花樱花桃花,你能分得清吗?

上海会客厅·山海经⑤ | 网红马路永康路有啥大变化?当年“咖啡三巨头”影响定位,迭代更新的小马路会更精彩

上海会客厅·山海经⑥ | 黄浦江畔的“温度计”不见了,背后有段上海城市工业记忆

上海会客厅·山海经⑦ | 两百年前造的本地老房子重修了:九旬老人居住其中,年底有望亮相开放!

上海会客厅·山海经⑧ | 衡山路上这座老宾馆有新故事了,1934年的海派经典即将重现!

上海会客厅·山海经⑨ | 昔日车站码头厂房变身文艺打卡地,看上海工业遗产如何唤醒记忆

上海会客厅·山海经⑩ | ZIKAWEI勿好用?徐家汇英文名字应该怎么写?

上海会客厅·山海经⑪ | 峨眉路还是峨嵋路?“一路二名”由来已久,写法有望统一!

上海会客厅·山海经⑫ | “屋里厢”原来是错的?“上海宁”写法也不对!

上海会客厅·山海经⑬ | 寻找上海咖啡馆的“原点”

上海会客厅·山海经⑭ | 寻找上海解放的历史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