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他们很多时候并没有随着时代的改变而轻易消失,反而融入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就拿我们的姓氏来说,短短的一个或两三个字中,往往浓缩了一段数千年的历史。其中也包括不少让人容易读错的姓氏,以至于经常闹出一些笑话,本文就通过历史上的名人,带大家一起认识一些容易弄错的姓。

历史名人的真实姓氏(认识一个历史名人)(1)

屠岸

屠岸贾(gǔ):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是著名历史故事《赵氏孤儿》中的大反派,灭赵氏全族,只有赵朔遗腹子赵武被门客公孙杵臼、程婴救下。赵武长大后,韩厥建议晋景公恢复赵氏,赵武诛杀屠岸贾复仇。

这个姓氏常看历史或戏曲的朋友一般不会认错,不过最近看电影《赵氏孤儿》的时候,却发现不少年轻人错认成姓屠名岸贾(jia),因此将其拿出来科普一下。

屠岸一姓,源自于春秋时期的晋国,以食邑名为姓,有说法是和部分屠姓是同一个来源,也作屠颜,现在已经是比较少见的名字了。如果生活中遇到一个叫屠岸某或屠颜某的,最好还是确认一下是姓屠还是姓屠岸或屠颜。

历史名人的真实姓氏(认识一个历史名人)(2)

翟(Zhái)或(di)和瞿(qú)

翟(Zhái)让:隋朝末年瓦岗军的前期领袖,后让位于李密,不久后被杀。

瞿秋白:我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1935年被国民党逮捕,同年6月18日就义,时年36岁。

翟和瞿一个上面是“羽”字,另一个上面是两个“目”字,经常容易被人弄混,加上翟又有两个读音就更加容易弄错了。

春秋时期,在晋国周边生活这一个叫赤狄的游牧民族,曾经还建立过翟国或称狄国。历史上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出逃最初便是躲在翟国。后来翟国被晋国所灭,翟国后人便以“翟”为姓,融入到晋人当中。翟字通狄,所以两个实际上是一个姓,现在也是后者比较常见。

因此如果遇到有翟姓朋友,一般读(Zhái)不会有错,万一对方指出应该读(di)却也不奇怪。

历史名人的真实姓氏(认识一个历史名人)(3)

逄(páng)和逢(féng和páng)

逄蒙:古代传说中后羿的徒弟,神射手。

逢(féng)伯陵:殷商诸侯,有的认为是缝姓始祖,有的认为是逄姓始祖,这里姑且取第一种。

这是一个最让人头疼的姓,《三国演义》中袁绍帐下有一个谋士叫逢纪,估计关于他到底是叫féng还是páng,就能让很多人吵的不可开交了。

逄字一定是读páng是没错的,但是逢字来说读féng和páng同样都是姓氏,并没有错。féng音可能是由缝姓演化而来。

清·陈梦雷《明伦汇编·氏族典》记载:“逢从夆,音缝,人姓,逢伯陵、逢丑父是也。逢从夆,音庞,亦姓,逢蒙、逢萌是也,二字不同,《字典》辨之甚明。”

但是因为逢和逄两字在古代是相通的,字形又非常相似,所以不排除古人有写错的可能,最后导致了这两个姓氏相互混淆,以至古代几乎每一本姓氏研究的书籍都有不同的答案。

很多古人也认为应该把逢字和逄字严格区分开来,但因为时间太长导致了很多习惯性的问题,所以逢纪现在一般还是读作逄,但如果有人说自己的姓氏写作逢并读féng也是正确的。

历史名人的真实姓氏(认识一个历史名人)(4)

佘(shé)、折(shé)与余(yu)

佘赛花:亦名折赛花,北宋名将杨业之妻,也就是杨家将中的佘太君。

折克行:北宋名将,折氏家族世袭府州刺史200余年,是北宋时期抗击西夏的重要力量,被称为“折家军”,折克行为第五代。

余玠:南宋末年抗击蒙古名将,守护西南数十年,多次击败蒙古军队的进攻,后暴卒于四川。

佘和余两个姓氏非常的相似,区别只是一个下面是示未出头,另一个是出头,知道了是很好分别的。而且两个姓和可能是得至一个始祖,后逐渐演化而来。

而佘太君本姓折,出身于西南折家。折家原本出自党项族,但是和多年和汉族通婚,可以说就是汉人了。所以西夏建立后,折家拒绝了西夏的邀请,继续为宋朝守护西南边境,多次抗击西夏的入侵,因而被称为“折家军”。北宋灭亡后,折家镇守的府州被西夏袭取,大量折氏后为避祸改姓佘。

历史名人的真实姓氏(认识一个历史名人)(5)

毋(wú)与毌丘(guànqiū)

毋煚(jiǒng):唐玄宗时期才子,开元含象亭十八学士之一。历时三年编写《群书四部目录》200卷,后又成《古今书录》40卷,是《群书四部录》修订、补充和简化新本。可惜两书现今都已佚失。

毌丘俭: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两次率兵征讨高句丽,攻破丸都,勒石记功而还。司马师废曹芳后,毌丘俭发动兵变,失败身亡。

毋和毌丘是两个非常容易弄错的姓氏,尤其是毌丘俭,经常被错打成毋丘俭,甚至发现百度百科中也误把毌丘俭归类到毋姓名人中。

历史名人的真实姓氏(认识一个历史名人)(6)

《新三国》中荀彧,经常被调侃为“苟或”

除上述的姓氏之外,其他容易弄错的姓氏还有很多,如华(huà)、盖(gě)、解(xiè)、区(ōu)、仇(qiú)、单(shàn)等等,中国至今可考的姓氏便有5662个,这还不包括各个少数民族姓氏。因此个人是很难人全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当见到一个不认识的姓氏时,主动请教。

本文只是抛砖引玉,如果大家还知道哪些容易弄错或者混淆的姓氏呢?欢迎在评论中和大家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