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古称“阳翟”,从春秋至明初,历时两千多年,在华夏五千年文明长河中打下了极其深刻的历史烙印,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阳翟”在禹州人心目中有着深厚地故土情结,弄清“阳翟”之渊源,既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也有正讹误的现实意义。对于“阳翟”的含义和出处,近代学者多有不同意见。一是阳翟故城既不在嵩山之阳,也不在颍水之阳,阳翟之“阳”取自何意?二是“翟”字有两个读音,是读作“狄”还是读作“宅”?三是“阳翟”之名始于何时?
传统认为:周襄王十六年(公元前636年),北方翟人(亦称狄人)入据栎地(今禹州),因其地在嵩山之阳,故改称阳翟(音狄)。
笔者认为,上述释义不很准确。一是阳翟故城位于嵩山东南方,并非真正意义的嵩山之阳,说位居嵩山之阳较为牵强。二是公元前636年,北方翟人(亦称狄人)入据栎地的时间很短,并没有在禹州一带形成大气候。春秋时期,秦、晋、楚三国对郑国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北狄”部族,三霸控制或占领栎邑的时间要比“北狄”长的多,用一个在中原昙花一现的北狄之“翟”作地名,显然理由不是很充分,不能让人信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