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早的国玺竟是汉光武帝刘秀所赐,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有没有传国玉玺的真实印图?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有没有传国玉玺的真实印图
日本最早的国玺竟是汉光武帝刘秀所赐!
1784年,在日本九州地区福冈县的志贺岛上,一个农民发现了一件古物——一枚中国汉朝时期的金印。上面刻有“汉委奴国王”三行五个字的金印,这枚金印的规格是2.3×2.3×2.2cm,含金量为95.1%。
汉倭奴国王金印
这枚金印就是中国《后汉书》里记载的刘秀所赐当时日本的印章。说起这枚印章,很有必要唠叨两句。
东汉初年,日本列岛上战乱不断,形成大大小小数百个小国,其中一个较大的部落国王为借助强盛的汉帝国的权威,取得凌驾于其他部落王国之上的地位,于是建武中元二年(57年)派使者来中国朝觐汉朝皇帝。刘秀接见使者,使者表示愿为汉臣藩,求汉皇赐名、赐封,刘秀了解到其民都比较矮小,就赐国名为“倭国”,封其国王为“倭奴王”,又“赐以印绶”。这就是这枚金印的来历。
日本使者拿到汉朝皇帝刘秀给予的封赏后,圆满完成了出使任务,返回日本后,日本人看到这些封赏也是举国大喜。这枚金印成为当时日本倭奴国主是汉朝藩属国的重要证据,而刘秀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接见日本使者的皇帝。
到了唐朝,随着双方交流的增加,倭国人对汉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觉得“倭”是一个贬义词,就请求唐高宗把国名由“倭国”改为“日本”,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因此,有时候日本也被称为“日之国”。这件事在《旧唐书》是有记载的。现在以我们某些国人的龌龊心理来看,日本这个名字也未必就比倭国好听,日本人也未必就比倭奴好听。
从此以后的数百年间,这枚汉倭奴国王金印就成为了各部落争抢的宝物,谁掌握金印,谁就是经过宗主国承认的日本统治者,其意义丝毫不亚于传国玉玺。
日本近现代的国玺长什么样?
要了解日本近现代的国玺,我们先聊聊日本的近代历史。
其实日本的近代历史很简单。1867年10月德川幕府把政权还给了天皇,新即位的明治天皇颁布“王政复古”诏书,1868年(明治二年),明治天皇迁都江户,并改名为东京。之后从政治、经济、文教、外交等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这就是日本历史上的“明治维新”,日本从此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从明治天皇至今,日本共有4位天皇,分别是:
明治天皇睦仁(1868–1912),睦仁在位时实施了明治维新、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使日本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之一。
大正天皇嘉仁(1912–1926),嘉仁身体不好,1921就让裕仁摄政,他在位时间较短,但当时日本也是一个比较稳定的时期。
昭和天皇裕仁(1926–1989),裕仁这个人是个大大地坏人,他在位期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就是他一手造成的,他还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使整个东亚、东南亚进入了最黑暗的时期。不过,后来的日本战败投降时也是他发布的投降诏令。但这个日本最大的战犯,在战后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实在令人愤慨。
平成天皇明仁(1989–2019),这个明仁现在还在位,就不多说了。
令和天皇德仁(2019–至今),日本明仁天皇于2019年4月30日正式退位,从20195月1日起,德仁天皇即位,成为第126代天皇。
之所以介绍这几个天皇,是因为在后面出现的一些资料图片中会出现这些天皇的名字,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在位时间,是很难了解当时的历史情景的。
日本国玺曾先后镌刻过三枚
第一枚镌刻时间大致于明治二年。这枚国玺从明治二年使用至明治四年。下图即为明治二年版的“大日本国玺”,钤盖于明治三年日本国同西班牙、法兰西的贸易规章批准书之上。
明治二年版日本国玺
第二枚日本国玺镌刻于明治四年,其中主要的特点是“日”字用不为常用的“囸”。
明治四年版日本国玺
明治七年日本政府开始镌铸新国玺这枚国玺一直使用到今日。这枚国玺的字体相对硬朗,而且不论字体抑或字形都是经过特别勘查的。
明治七年版日本国玺
日本现在的传国玉玺有几个?
其实,日本有两枚传国玉玺,一枚就是我们前面介绍的“大日本国玺”,另一枚是“天皇御玺”。国玺为青铜制,御玺为金制。两枚玉玺用法不同,国内事务如政令、法令的签署生效,要用“大日本国玺”;外交国书和条约签订等,需要体现天皇权威的,用“天皇御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发布的停战诏令以及日本国签署的投降书上,使用的都是“天皇御玺”。
天皇御玺
日本天皇发布的二战停战诏书
这是日本天皇任命大臣的诏书
裕仁摄政时的诏书
2013年9月,中国留学生严俊嫠了一名日本落水儿童,因此获得“红授”奖章。图为盖了日本国玺的奖状。
时至今日,我们的公务印玺早就变成了圆形的印章,而日本的传国玉玺还是按照传统的方式用方形的印玺和篆文汉字,不得不说,在传承历史文化这方面,日本做地确实比我们好。
方形的印章,配上方形的汉字,看起来庄重、典雅、大方,而圆形的印玺也有其优点,就是能在印玺中刻制图案。你喜欢中国传统的方形印玺,还是喜欢现在的圆形印玺?欢迎大家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