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从英国汉学家李约瑟起,被誉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代表了近代西方对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的认识不过,李约瑟是站在欧洲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这“四大”的:火药摧毁了国王和贵族坚固的城堡、结束了欧洲黑暗的中世纪;指南针引导着众多从欧罗巴港口起锚的船只、停靠在充满神奇的新大陆海岸;造纸术和印刷术则让现代科技和先进思想的传播变得便捷而快速,如一阵阵波涛汹涌的浪潮,冲向并不断摧毁看似坚不可摧、顽固透顶的教会势力,使人文主义的光芒逐渐照亮整个欧洲、并逐渐洒遍全世界,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盘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盘点(世界三大古老文字)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盘点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从英国汉学家李约瑟起,被誉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代表了近代西方对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的认识。不过,李约瑟是站在欧洲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这“四大”的:火药摧毁了国王和贵族坚固的城堡、结束了欧洲黑暗的中世纪;指南针引导着众多从欧罗巴港口起锚的船只、停靠在充满神奇的新大陆海岸;造纸术和印刷术则让现代科技和先进思想的传播变得便捷而快速,如一阵阵波涛汹涌的浪潮,冲向并不断摧毁看似坚不可摧、顽固透顶的教会势力,使人文主义的光芒逐渐照亮整个欧洲、并逐渐洒遍全世界。

不过,中华文明对全人类的贡献,又何止“四大”?近年来,随着考古成果的陆续揭示和传统文化的研究深入,有史学家提出了“五大”、“七大”,甚至“十大”的说法,虽有哗众取宠、博人眼球之嫌,但也不乏可取之处。其中,汉字,作为“四大发明”之外的中国“第五大发明”,最为深得人心。

汉字为什么能跻身“五大”,这先得从文字的巨大作用说起。

众所周知,语言的出现,使得现代智人的沟通、交流和组织能力大大增强,直到完全胜过其他物种、获得了更大竞争优势,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成为顶级猎手,虫鱼鸟兽乃至其他人类,都纷纷沦为了他们的猎物。而作为书面语言的文字,则固化了人类的发明创造、奇思妙想等各类智慧成果,使得沟通、交流不受时间、空间所限,文化与文明的共享、碰撞、启发与交融成为可能。文明,从此不再是孤岛式的线形素描,而是一副徐徐展开、脉络分明、交相辉映的文化长卷。如果说发明工具和掌握用火,使人类逐渐区别其他动物、站在了文明的门槛,那文字的发明和传播,则使人类开始统治其他动物、跃上了文明的浪尖。

汉字,作为中华文明最具特色的鲜明代表,又因其独树一帜、卓尔不群的个性,在世界文字史和人类文明史上独领风骚。

第一、汉字是连续使用、延续时间最长的文字。古埃及圣书体和两河流域楔形文字,与汉字一道,并称世界最古老的三大文字。可时至今日,除了中国汉字,其他两种,早已被流沙掩埋,侥幸出土的碑柱或残片,只能孤零零躺在博物馆里,昔日的荣光,徒留回味。而汉字则沿着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吏书、楷书、草书、行书相袭演化、一路传承,所以今天的我们,不但可以继续使用,还可以识别哪些刻在龟甲、牛骨、钟鼎和竹木片上的古老符号,古代中华文明和社会,在现代人眼里,从来都不只是传说和神话,而是生动写实的鲜活场景。老祖宗不但教给了我们继续传递、发展和弘扬文明的伟大文字,而且还留下了记录、解码和描绘古代文明的永恒工具,使得中华文脉,清晰可鉴。

第二、汉字是现代社会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除了中国大陆和港澳台、东南亚等传统的汉字使用区域外,遍布全球的华人或华裔,纷纷将汉字带向世界的每个角落,粗略估计使用者有16亿之多,即世界上每5个人,就有1个人使用或懂得使用汉字,这既是中华文化传播的一大特征,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特点。汉字,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同样经受了空间的考验,不但可以扎根于诞生之地的土壤,同样可以飘洋过海,在异域文化的包围中占有一席之地。如果说,遍布全球的“唐人街”,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怀旧和团结,那“唐人街”中飘扬和悬挂的汉字招牌,则代表着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宣示。

第三、汉字是中华文化圈重要的符号、图腾和纽带。华人和华裔,无论身处哪里,不但牢记和使用汉字,而且把汉字作为重要的文化符号、民族图腾和精神纽带。汉字优美的线条和布局,表征着每个字的源头和由来,也把单独个人与一个古老民族,穿越时空紧紧联系在一起。无论走多远、无论走多久,有汉字,就有根,就有来处,也有归处。而共同的汉字,则昭示我们同为炎黄子孙、同为龙的传人,一句“兄弟阋于墙”足以道尽我们秉持的价值观:关起门来,我们自家人打自家人,可以;但如果外人要打进来,那就别怪我们不讲武德、一直对外、群起而殴了。这一点,上世纪三、四年代的“大日本”帝国,恐怕深有体会、心有余悸。有西方史学家认为,中国没能像欧洲那样,分裂成几十个小国,方块字功不可没。的确,无论春秋战国、南北两朝、五代十国还是近代军阀混战,统一始终是中国主流,大家争的都是“正统”,很少有人敢另立山头、分裂国家。仅此一点,就可以看出台湾“独立”的概率有多低。为什么?因为汉字如同强力粘合剂,把我们这个民族牢牢粘成一个整体,任何想脱离这一整体的想法和行为,除了被这个民族唾弃,其他的,一点都得不到。

第四、汉字是其他众多民族和国家文字的母体或借鉴。在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代,无论内部,如契丹、女真、西夏、彝、瑶、壮等族,还是外部,如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在创制本民族或国家的文字时,或多或少都受到了汉字的影响。在十九世纪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前,汉字曾一度成为东亚的“国际语言”,以汉字代表和传承的中华文化,是当时先进技术和文明的代名词。可惜随着中国的衰落,汉字的地位一落千丈,英语则取而代之,并发展成今天全球分布最广的语言。今天,在我们的近邻日本等国,汉字的影响仍然随处可见,在令人倍感亲切,也不禁感叹汉字生命力的顽强。虽然今天很多地方,有形的痕迹,早已经被抹去,但浸入思维的理念,却不是旦夕可以消除。如今,我们正阔步走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不难想象,总有一天、汉字会随着国家的崛起,再次恢复昔日的荣光,将中华文化的隽永、深邃和斑斓,镌刻于世界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