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建立政权之后,釆用世袭帝位制,将帝位传给儿子少昊,少昊将帝位传给弟弟昌意的儿子颛顼,颛顼将帝位传给侄儿帝喾,帝喾将帝位传给儿子挚,挚是尧的哥哥,不久,挚将帝位传给了尧。

尧任帝之后,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最典型的改革莫过于废除世袭帝位制。

尧认为:治理天下,必须是贤德之士;如果把天下交给不具备帝王素质的儿子,就会有负天下所有人;如果把天下交给贤德之士,虽有负儿子却利于天下及世世代代的子民

禅让制的意义作用和背景(禅让制产生的背景)(1)

尧最终选择了出身贫寒、修养极高、不流于邪恶的舜为继承人。舜承尧的帝位之后,把禅让制贯彻落实得十分到位,将帝位传给被惩罚过的政敌鲧的儿子禹。

禹承舜帝位后,将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

至此,尧创造的禅让制被禹彻底废除。

那么,大禹为什么要破坏禅让制呢?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禅让制产生的背景和实施过程以及被废止的原因。

一、禅让制产生的背景。

尧崇尚武力,膜拜英雄,同时,又是一个追求民主、平等的人。他15岁时开始辅助哥哥挚,开疆拓土,平定四海,立下了汗马功劳。因业绩显著,受封于唐,成为一方诸侯。尧在20岁时,承哥哥挚的帝位,君临天下。

禅让制的意义作用和背景(禅让制产生的背景)(2)

尧当了帝王之后,对家族宗室势力为政天下极为反感,所以他致力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现象。

首先,拿宗族权贵开刀。尧先后用武力镇压了横行霸道、为富不仁的“四凶”,即:颛顼的后裔梼杌、缙云氏的后裔饕餮、帝鸿氏的后裔浑敦、少皞氏的后裔穷奇。

其次,大张旗鼓地启用外姓人到他的统治集团担任重要职务。具体为:后稷为田畴、垂为工师、夔为乐正、伯益为秩宗、皋陶为大理。

这种暴风骤雨般的整治行动和对统治集团内部的人事调整,既表明了尧统治天下的政治风向,又标志着一个崭新的治国理念的形成。同时,这种锐意创新的变革思潮,最终触发禅让制的产生。

二、禅让制的实施过程。

尧在五十年帝王职业生涯里,“用人唯贤”的观念已十分明确和成熟。特别在选择接班人的大事之中,他不让自己的儿子丹朱继承帝位,而是选择天下最贤德的人来担此大任。

为了找到理想的帝王继承者,他开启了寻贤之旅。

第一个人叫巢父。巢父是当时著名的隐士,不仅才学渊博,而且十分贤德。尧想将位子传给他,遭到了巢父的断然拒绝。

第二个人叫许由。许由正直仗义、邪膳不食、邪席不坐、隐居于沛泽之中。尧找到了他,对他说:“夫子为大贤人,国家需要你来治理,请你一定出山为王。”许由一听,拔开两腿逃跑了。

尧受到挫折之后,并没有气馁。他找到四岳(部落联盟首领),要他来承其帝位。四岳表示自己的资格与能力有限,不能担此大任。但是,四岳为尧推荐了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舜。

舜涵养深邃、不流于邪恶。他的母亲早亡,后母对他不好,父亲心术不正,弟弟傲慢无礼。舜用贤德将他们一一感化,让他们成为了仁义之人。

尧对舜的品德十分赞赏,当他听到舜尚未婚配时,决定将女儿许配给他。舜与公主结婚后,一直跟随着尧处理政务。

禅让制的意义作用和背景(禅让制产生的背景)(3)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尧认为舜确实是个品德高尚的人,于是,决定让位给他。

舜充分理解尧的执政理念,是尧制定的各项政策最忠实的执行者。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舜也做了几十年的帝王。舜已暮年,他感觉自己时日不多了,于是开始寻找接班人。

舜在位期间,黄河流域洪水泛滥成灾。舜任命鲧担任治水大臣。鲧由于工作漂浮,治水不力,被治罪。舜和大臣们商量,决定起用鲧的儿子禹承父业去治水。禹在治水过程中,将生死置之度外,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把水灾治理成功。

大禹治水,丰功伟绩,遂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英雄。因此,部首们纷纷向舜推荐禹为帝王接班人。

禅让制的意义作用和背景(禅让制产生的背景)(4)

舜死后,禹顺理成章成为了一朝君主。可是,禹在执政方面,却与舜的政策方针大相径庭。

三、禅让制被废止的原因。

禹的思想观念是要改变禅让制,让自己的儿子启来继续大业。但他又不想因为这个事将自己的功名污损,于是,他耍弄了几套招式。

第一招:让年龄比自己还大的人作为禅让接班人。

皋陶是禹治水时的助手,实力强大、才干超群、威望甚高。禹亲自举荐他为自己的接班人。禹的这种做法为的是让天下人明白自己是真心实意的举荐人才。

由于皋陶的年龄比禹的年龄还要大,举荐没多久便死亡了。

第二招: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

皋陶死后不久,禹又举荐益为接班人。益这个人政绩平淡、能力一般、威望不高。

禅让制的意义作用和背景(禅让制产生的背景)(5)

禹死后,益为了表示谦恭之意,避禹之子启于箕山之北,请启承帝。

益在箕山之北等待各诸侯及部落首领前来朝觐,然而,望穿秋水,也不见一个人来拜见。而在此时,所有的诸侯与部落首领都去了禹的儿子启那里,诉事朝拜。

他们为什么要朝拜启呢?究其理由为:1、启为君主的儿子,朝拜他在情理之中;2、禹在举荐益为继承人时,没有加封其为摄政王,这样就意味着各诸侯及部落首领并没有承认益是接班人。

结束语。

尧是上古时期一代明君,他勇于探索,敢于挑战,创造了君主禅让制。

禅让制的建立,推动着社会新风尚的发展,让人类文明走向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它的意义远远超过禅让制本身。

然而,这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政治体制,没过多久就被禹活活掐断。

禅让制的意义作用和背景(禅让制产生的背景)(6)

禹由禅让而得帝位,却处心积虑废止禅让。他为了达到目的,设计了一个个高明的圈套,让人们浑然不知,最后,成功地将尧的政治遗产归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