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 记者 张华通讯员 何淑贞

很多老年人都认为,年纪大了视力下降、两眼昏花很正常。殊不知眼睛也可反映身体疾病,像我们熟知的糖尿病高血压。甚至有一些更凶猛的疾病,也可以直接由眼睛表现出来。

眼科中非常严重的眼病有哪些(罕见眼病问题出在淋巴上)(1)

张静琳主任为吕婆婆进行术后复查

八旬老人视力急剧下降求医无果

80岁的吕婆婆在老伴的搀扶下来到广州爱尔眼科医院求医。据吕婆婆说,她这眼睛之前就一直不好。一年前她做了右眼白内障手术,但术后视力没有提升,期间也去了很多次医院,但查不出什么问题,最后还是逐渐失明了。

现在她的左眼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几个月前开始视力持续下降,但并没有出现黑影飘动遮挡、看东西变形、眼痛头痛等典型眼病症状,如今她仅能看清眼前手指摆动。而且一个月前吕婆婆刚做完白内障手术,本该能恢复到很好的视力。

因为眼睛看不清,吕阿姨还得面临一个抉择,和她的老伴年纪相当,如果仅剩的一只眼睛也失明了,她的生活就会完全无法自理。

眼科专家会诊找寻病因

眼底科陈倩茵副主任接诊后,为吕婆婆进行了深入的检查,发现她失明的右眼视网膜黄斑区可见黄白色病灶,而左眼因为玻璃体混浊,无法看清眼底黄斑情况。

吕婆婆虽然高龄,但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所以难题来了——到底是什么导致她视力持续下降呢?是感染性眼内炎引起的?还是免疫性葡萄膜炎引起的?

为此,广州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科组织了一场疑难病例专家会诊,从事眼科临床二十年的副院长、主任医师张静琳主持了讨论。张主任提出,吕婆婆这种情况考虑是眼内淋巴瘤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要进一步明确病因,需要进行左眼的玻璃体切除手术,并在术中清除混浊的玻璃体,同时取出眼内液作进一步的病理学和病原学检查。

术后待屈光介质清晰,可能还需要进行FFA、头颅或眼眶MR等检查,明确病变的情况。从吕婆婆目前的情况看来,做完手术后视力提升多少还不能确定,但明确病因就能对症治疗,就有好转的希望。

手术取检发现问题所在

将情况进行沟通后,吕婆婆和老伴果断支持进行手术。手术由张静琳院长主刀,在球后神经阻滞麻醉下,进行左眼后入路玻璃体切除 玻璃体腔取材术。

手术过程十分顺利,眼内液检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检验报告显示,吕婆婆最终诊断为左眼内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考虑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这种疾病有可能是中枢神经淋巴瘤的一部分,甚至任何器官都有可能涉及。张主任当即给吕婆婆联系综合医院进行详细的全身检查,以明确淋巴瘤细胞来源。

所幸检查结果显示,吕婆婆身体其他部位没事,只有眼睛发现病灶。进行玻璃体腔注射注射甲氨蝶呤后,截至本报道发出为止,吕婆婆左眼视力已经恢复到0.4,不但可以自己行走,还可以和老伴一起去喝早茶了!

张静琳主任特别提醒,该类罕见眼病作为某种全身性疾病的反映窗口,具有双重意义:如果不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眼睛也会招致不可逆性失明。另外,这些疾病具有很大的迷惑性,需要专业的眼科检查和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诊断,才能避免误诊和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