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洋溢笑脸我洒向笔尖

庆丰收喜庆(庆丰收)(1)

开镰,意味着收获,意味着颗粒归仓。

据悉,2022年河套罐区春小麦开镰仪式于今日在临河区新华镇十万亩高产高效粮食生产示范园区举行,春种夏收,可喜可贺!

农家女儿的我,一直关心着河套优质小麦的种植数量和质量。曾在自治区“两会”上连续三次提案,针对河套优质小麦种植面积大幅下降的情况,建议市委、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河套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得以持续发挥。作为重点提案时任自治区政协主席率领农牧业厅、财政厅等部门领导亲临巴彦淖尔市督办。时至今日,情愫犹存。

成片小麦满目金黄,大型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吃进麦秸,吐出麦粒,割、脱、运、藏一条线。真是曲尽其妙、出神入化。

与麦农同喜同乐,与世界共享“天赋河套”。特发庚子年目睹农村收割麦子情景时所赋:

庆丰收喜庆(庆丰收)(2)

2022.7.20收割现场

江城子∙差别

往今收夏不相同。靠人工。铁牛行。 大汗淋淋,中暑是常情。自在悠闲观场景,旁袖手,乐其中。

赶黑贪早战黎明。马达隆,速完成。消耗体能,腰困背酸疼。机器作操全代替,实感动,叹由衷。

【附录】笔者十三岁起就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上学假期、礼拜日),农活除了挖排干都做过,记忆最深的当属割小麦,豪不夸张地讲,每年割一场小麦,得活剥一层皮(背上、胳膊、左手,那惨状现在想起来都掉眼泪)。

在我的记忆中,麦子自成熟至入仓要经过以下程序。

——开镰。事前将镰刀配置齐、磨锋利,备好防麦芒过敏药、止痛片、泻火药等。成片金黄,麦浪翻滚。男女老少、手提镰刀、肩搭毛巾来到现场,收获辛勤的指望。开镰是农民从播种到收获最值得欣喜且重视的一件大事,队长要搞一个小仪式,表示庆贺,也算是动员。因为,这个时段,天气炎热,易下暴雨,甚至冰雹,所以要集中力量大干、抢收,打攻坚战、争夺战,老乡叫“龙口夺食”。

——打捆。割麦子有打要子的、有压要子的。一般打要子的认领四五垄,压要子的认领六七垄。打要子的必须是快手,得走到压要子的前面。我曾身临其境,弯腰低头,闷热闷热,刈割嚓嚓,汗流浃背。割倒的麦子要及时捆住,否则,遇到雷雨大风就麻烦了。

——上垛。用胶车将一捆捆麦子拉回场面、码垛。关于码垛,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图稳,底层占地面积要足够大,麦捆的穗子要朝上。由下到上逐层向里均匀收缩,不得留下空隙,表层麦穗朝外,直到收顶,顶端那捆麦穗也朝上,这样既可防风又可防雨。麦垛大多为圆锥形状。

——打场。将曾码的垛拆散、麦捆解开、抖虚,用骡马套上石头磙子,由人驱使转圈反复碾压,用木叉反复翻动,直到麦粒与麦秆全部脱节,然后用木锨一锨一锨高扬,借风将麦壳、麦芒、麦余子分离出去,纯麦粒呈扇形堆放。

——入仓。将清理好的麦子装入麻袋倒进特制的粮仓,队长、会计核算后,留下来年的种子,其余交公粮、分口粮。

麦收完成,麦子的一个生命过程结束。

庆丰收喜庆(庆丰收)(3)

电视截图

作者简介:徐岫联 网名@主义,笔名量理,巴彦淖尔市作家协会会员。至今已有500余篇论文、诗歌、散文、杂谈、新闻报道等文章在市、自治区、国家级报刊、杂志、网站发表并多次获奖。出版《量理文集》四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