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李晨翀“竹板一打响呱呱,咱把开封夸一夸历史悠久景色美,小吃众多那叫一个香……”这是我市一位老人为家乡创作的快板唱词他热爱快板艺术,并且善于观察生活这位老人叫王文轩,今年65岁,他经常将生活中发现的趣事妙闻、改革变化的点点滴滴等平常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变成创作素材,在给大家带来快乐的同时,也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多彩,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王文轩演员个人资料?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王文轩演员个人资料(年过花甲的王文轩)

王文轩演员个人资料

全媒体记者 李晨翀

“竹板一打响呱呱,咱把开封夸一夸。历史悠久景色美,小吃众多那叫一个香……”这是我市一位老人为家乡创作的快板唱词。他热爱快板艺术,并且善于观察生活。这位老人叫王文轩,今年65岁,他经常将生活中发现的趣事妙闻、改革变化的点点滴滴等平常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变成创作素材,在给大家带来快乐的同时,也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多彩。

灵活的双手娴熟地打着竹板、洪亮的嗓门吐出朗朗上口的词……5月7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康禧苑小区王文轩的家中采访。一进门,他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了竹板,生动地唱起来。

快板是一门传统说唱艺术,属于中国曲艺韵诵类曲种。早年称作“数来宝”,也称“顺口溜”“流口辙”“练子嘴”,是从宋代贫民沿街乞讨时演唱的“莲花落”演变发展而成的。提到与快板结缘的过程,王文轩说,他上初中时就是班里的文艺骨干,经常上台表演节目,而且非常喜欢舞台,这也给他现在经常登台演出打下了基础。2014年退休后,有一次在宝津楼看了一场文艺演出,王文轩被快板表演所吸引。“快板可以一人一台戏,不需要别人配合,也不用配合别人,这一点十分吸引我。从那以后,我就迷上了快板。”王文轩说。

为了自学快板,王文轩处处留心。他经常通过电视、网络等渠道观看其他人的表演,遇到特别有意思的唱词或者段子,他还会用心记下来,然后自己慢慢揣度、背诵。这样的学习方式也为他日后自己创作快板唱词奠定了基础。

说起学快板,王文轩很感激家人。他告诉记者:“我刚开始学快板时,儿子特意从装苹果的竹筐上取下两块竹片,给我做了一副竹板。那是我拥有的第一副竹板,至今还珍藏着。我现在用的竹板是女儿外出旅游时专门给我买的。”平时,王文轩的老伴也常给他的创作和表演提建议,某个词是否准确、哪句话是否顺溜,王文轩都会向老伴请教。他说,有了老伴的建议,他的快板表演才更加出彩。

快板一人一台戏。一个人要塑造多个角色,在表演时要有丰富的表情、眼神、身段、手势;快板讲究吐字归音、用气发声、气运丹田,要有劲、有味、有韵。为了让快板表演得更加生动,已经掌握了基本技巧的王文轩仍然每时每刻都在刻苦练习。刚开始练习时,手皮被磨破、手腕打得发酸都是常有的事。

如今,通过近5年的练习,王文轩的快板打得越来越好,还经常参加大大小小的文艺演出,为大家送去欢乐。除了演绎经典的快板段子,王文轩还自己创作了不少宣传开封美景、开封小吃的快板唱词,深受大家喜爱。王文轩说,这些年,开封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他感同身受,所以想为家乡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只要大家喜欢听,他愿意创作更多有关家乡的快板说给大家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