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这首出自温庭筠的《菩萨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子起床、梳洗、化妆的全过程 。

一个精致完美的妆容是一个女子出门的排面。人们常说爱美是女人的天性,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无论是哪个时期的女人,都非常注重自己的妆容。唐代时期,由于国家统一、疆域辽阔、政治稳定、对外开放、文化多元,女性的地位比较高,因此唐代的女子妆容是中国古代女子妆容最为经典的代表。

唐朝妆容发展史:初唐娇俏盛唐精致(1)

其实,唐代女子妆容犹如唐朝政治的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唐代不同时期政治的变化,因为妆容的风格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唐代女子妆容在不同阶段有很大的差别,根据妆容的差别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初唐的淡雅娇俏,盛唐的精致张扬以及晚唐的奇异夸张。

唐朝妆容发展史:初唐娇俏盛唐精致(2)

初唐时期

由于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初唐时期,朝廷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提倡节俭、朴素的风气。这一时期的女子妆容也以含蓄婉约为主,通常是在脸上打上一层铅粉,涂出淡白的效果后,轻扫一层淡淡的胭脂,淡雅又不失气色。这种朴素淡雅的“白妆”和“红妆”在初唐时期风靡一时。“白妆”类似现代女性涂匀粉底液,再勾一个细细长长的眉毛的样子。这种妆容虽然简单,但却从不失素雅的美感。我们常用的一个成语“洗尽铅华”,就是从女子的“白妆”衍生而来。“红妆”则是女性为了突出脸部轮廓,增强气色,在额头,眼尾,脸颊,下颚四个部位中选几处点几点胭脂的妆容。这两种妆容的流行,充分体现出初唐女子温婉又不失自信的性格。

唐朝妆容发展史:初唐娇俏盛唐精致(3)

盛唐时期

随着唐朝国家实力的增强,对外文化交流的深入,到了盛唐时期,女子追求美的想法愈加强烈,《旧唐书》中就记述:“风俗奢靡,不依格令,琦罗锦绣,随所好尚。” “上自宫掖,下至匹庶,递相仿效,贵庶无别。” 这其实是记载了盛唐女子追求极致美的愿望。盛唐时期的妆容与初唐时期追求均匀白晢的妆容不同,盛唐妆容风格大气、艳丽。唐朝中期的审美标准发生变化,以胖为美的审美标准,使盛唐女子的脸部妆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以红妆装饰,样式复杂,妆容更加艳丽。最浓艳的称做“酒晕妆”;颜色稍浅的,妆容较淡的称为“桃花妆”;更为淡雅的称作“飞霞妆”。武则天时期,女人的地位又上升了一个台阶,这时候女子的妆容也更加“浓”。花钿、斜红、大面积的胭脂等等,几乎想要将所有漂亮的样式都涂在脸上,也因此有些盛唐女子妆容被一些人戏称为“红屁股” 妆。这个时期的女子妆容其实也是盛唐文化的一种美感。

唐朝妆容发展史:初唐娇俏盛唐精致(4)

晚唐时期

唐朝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对国家衰落的趋势不作为,迷于奢侈的生活,使社会由崇尚华丽奢华之风转为颓废病态的审美。这个时期的女子妆容呈现为病态审美观,追求夸张,"血晕妆"为最突出的表现。《唐语林》中写到,妇女把眉毛剃光,用红色或紫色的染料在双眼上下画三四条弧纹,加之嘴角、眉周围细小的花钿构成怪诞的妆容。除了血晕妆,白居易描写的《时世妆》也是令人感到怪诞恐怖,“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女子只描绘黑色的唇妆,描一个八字眉,就不加以任何修饰。

唐朝妆容发展史:初唐娇俏盛唐精致(5)

唐朝不同时期的女子妆容分别体现了不同的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唐朝女子妆容的多变大概和几个因素有关,一是通过对外来文化的融吸收 ,不断改变妆容;二是女性地位的提高 ,特别是武则天掌权时期,女子讨论妆容的机会增多,出门妆容的实用性也更强。

唐朝妆容发展史:初唐娇俏盛唐精致(6)

一个妆容的发展,不仅仅是女子追求美丽的表现,它更是一个朝代、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史。唐朝女子妆容的改变不仅是唐代女子的审美观点、流行文化的改变,也是唐朝兴衰的影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