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unTheater

儿童实验剧团

游戏精神 & 实验剧场

去年10月,一部全部由孩子参与创作并担任主演的原创作品《红孩儿》在成都演出,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这些小演员,最小的只有6岁,最大的也不过12岁,其中有刘烨的孩子诺一、霓娜,王学兵的儿子王乙丁,但大多数都是来自普通家庭的孩子。他们每个人,都在舞台上闪着光,以“游戏精神”“实验剧场”的方式与成年人展开对话。

王学兵那些曾经(听听孩子们的看法)(1)

演出剧照

《红孩儿》

而带领这群孩子进行创作,编排和表演,帮助他们将眼中的世界呈现在舞台上的“幕后人员”,正是QFunTheater剧团——中国首部儿童实验剧场。5月2-3日,QFunTheater儿童实验剧团代表作《山海经》《钟馗》将于上海1862时尚艺术中心演出。孩子们眼中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让我们跟随孩子们一起来探索新的世界!

演出剧照

《山海经》《钟馗》

王学兵那些曾经(听听孩子们的看法)(2)

不演儿童剧的儿童实验剧团

QFunTheater儿童实验剧团由演员李浩天创立,由“大导”林兆华担任艺术总监,是一个以戏剧教育为载体,致力于与孩子一起在剧场思考、创作作品的专业戏剧团体。目前,剧团的创作剧目已走遍法国阿维尼翁OFF戏剧节、英国爱丁堡国际艺穗节、日本横滨TPAM艺术节、乌镇戏剧节-古镇嘉年华等国内外著名节展。

王学兵那些曾经(听听孩子们的看法)(3)

-QFunTheater儿童实验剧团创始人李浩天

创始人李浩天回忆起从事戏剧教育的十余年历程时说过:“是孩子们的善意和悲悯让我下定决心:我们要为他们创造一个环境,让他们在最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人生阶段能拥有一个自由的创作平台。”在李浩天看来,童年时期的剧场实践是孩子们一生的财富。“当他们回头看,孩提时在剧场获得的勇气将变成盔甲,让他们永远拥有善良而坚强的心灵,保护他们在人生偶有的黑暗时刻,披荆斩棘”。

王学兵那些曾经(听听孩子们的看法)(4)

王学兵那些曾经(听听孩子们的看法)(5)

-小演员们在

进行戏剧创作

创团以来,剧团孵化的“中国原创剧目”系列取材中国古典文学,将中国表达作为第一原则,以当代视⻆重写中国古典文学故事,映照与反思现今孩子们的生活,创作方法系与孩子们反复交流、碰撞,发现共同母题之下的当代社会课题。本次亮相的《钟馗》《山海经》便是“中国原创剧目”系列作品的代表作。

征服世界舞台的中国故事

《山海经》和《钟馗》都是一群几岁至十几岁的小朋友以工作坊的形式集体创作而成,孩子们在整个过程中都享有主动权,在成年编导的带领下,他们按照自己对世界的观察进行大胆的创作和改编,最终打造出了中英双语版本

2019年,两部作品参加了爱丁堡艺术节,阿维尼翁艺术节,也曾受邀到多个国家演出。《钟馗》在阿维尼翁艺术节的首秀吸引了多家法国媒体的关注, Le Dauphiné Libéré 对本场演出赞誉有加并在报道中称 “小演员们的能量令观众非常钦佩”,“原创的舞美设计与多媒体投影结合,创造了很多美好的场景”

王学兵那些曾经(听听孩子们的看法)(6)

-《钟馗》阿维尼翁演出剧照

摄影:李玲

王学兵那些曾经(听听孩子们的看法)(7)

-《钟馗》爱丁堡演出剧照

摄影:李玲

2018年,《山海经》英文版首演于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第六届的乌镇戏剧节上,《山海经》更斩获古镇嘉年华单元“最佳戏剧奖”。2020年底,首个中文版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出,获得广泛好评。《文汇报》记者柳青评价该剧:“在‘孩子做给孩子看’的作品中,完成了思考与共情。”

王学兵那些曾经(听听孩子们的看法)(8)

-《山海经》爱丁堡演出剧照

王学兵那些曾经(听听孩子们的看法)(9)

-《山海经》上海演出剧照

摄影:王犁

现代元素和传统经典结合

《山海经》流传至今是因为其源远流长的文献价值,既包含“志怪”和“地理”,也涵盖“民俗”和“历史”等各个学科和领域,虚构的故事和荒诞的神话形象拓展了读者的想象力。其流传性较广的多以“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神话故事为主,成为了孩子们爱不释手的儿童读物。

《钟馗》的故事以“钟馗捉鬼”、“钟馗嫁妹”流传较广。作为道教中最为著名的神仙之一,哪怕他的形象极为丑陋,也因为可以“吃鬼抓鬼”的传说被大家信奉,被千家万户在除夕当天挂在门外以求避邪除灾之效。直至今日,“钟馗”已成为了大型游戏的英雄形象。

王学兵那些曾经(听听孩子们的看法)(10)

王学兵那些曾经(听听孩子们的看法)(11)

-《钟馗》演出剧照

不过两部作品没有局限于原著的故事以及原型人物,而是以其为灵感融合了编剧王楠童年时的真实经历,抛弃常规儿童剧的打怪模式,将个人感受放大,以孩子的现实生活经历展开。

《山海经》讲述的是在读书分享会上,一个孩子在阅读《山海经》的过程中注入了自己的想象力,他在志怪传奇的基础上架构出一个奇幻的世界,然而当他和同学分享时,却被嘲笑是胡编乱造。这个委屈的孩子在梦中和想象的世界相遇,自我和解。

王学兵那些曾经(听听孩子们的看法)(12)

王学兵那些曾经(听听孩子们的看法)(13)

-《山海经》演出剧照

摄影:王犁

《钟馗》的故事基于中国传统神话“钟馗”,讲述了一个身体有缺陷的小男孩在经历了校园霸凌后,想要通过祈神来逃避痛苦。但是最终在“鬼王”钟馗的帮助下,找回了自我和勇气,勇敢的面对了生活。

优秀的舞台不仅依靠剧本和表演,需要足够专业的设计人员加入进行灯光舞美的引导。剧团邀请了国家大剧院的舞美师张鲲鹏老师、服装设计师阿宽老师,以及绘本大师熊亮进行指导与合作,光影设计李宇航与俞静在剧中将中国的文字用光影的角度传递给观众。

演出信息

王学兵那些曾经(听听孩子们的看法)(14)

山海经

演出时间:

2021年5月2日19:30

演出地点:

1862时尚艺术中心

演出时长:30分钟

演出语言:中文

王学兵那些曾经(听听孩子们的看法)(15)

钟馗

演出时间:

2021年5月3日19:30

演出地点:

1862时尚艺术中心

演出时长:45分钟

演出语言:中文

映前讲座

5月3日

在1862PlayGround玩剧厂

与王学兵先生及好好小朋友一起聊聊艺术

来自爱丁堡戏剧节的《钟馗》演员王乙丁还将为大家带来演前导赏

# 您为什么被戏剧吸引?

# 什么样的演出经历让您难忘?

# 什么样的角色让您难以释怀?

# 您觉得戏剧会消失吗?

如果你对以上问题也感到好奇

欢迎来听听孩子们的看法

嘉宾介绍

王学兵那些曾经(听听孩子们的看法)(16)

王学兵,1971年9月6日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中国内地影视演员。

1997年,主演张扬执导的电影《爱情麻辣烫》。1998年,出演青春偶像剧《将爱情进行到底》。2001年,凭借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获“中国电视艺术双十佳演员”奖。2006年,主演反特悬疑剧《羊城暗哨》,获得南方盛典“2007年度最具人气男演员”奖。2011年,首次担任导演并执导微电影《坚定的锡兵》,该片获第24届哈尔滨冰雪电影节触电单元“导演风格大奖”等奖项。2014年,主演的电影《白日焰火》获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领衔主演的话剧《人民公敌》。2020年,凭借《罪业搭档》获第14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演员奖。2021年,参演的电影《第十一回》定档在中国内地上映,在剧中饰演白律师。

王学兵那些曾经(听听孩子们的看法)(17)

好好,QFUNTHEATER儿童实验剧团成员。剧团作品:《山海经》《红孩儿》《镜花缘》。剧团社会活动:《镜花缘》发布会剧团记者,采访嘉宾陶虹。

王学兵那些曾经(听听孩子们的看法)(18)

王乙丁,参加爱丁堡国际艺穗节,演出剧目《钟馗》《红孩儿》《镜花缘》。

活动信息

活动信息

《“艺术无为”系列讲座第二期》

嘉宾:

王学兵 好好 王乙丁

活动时间:

5月3日 16:00(60分钟左右)

活动地点:

1862时尚艺术中心

(上海市浦东新区滨江大道1777号 )

备注:

此次活动为免费公益讲座

名额有限,愿各位如约而至


更多精彩视频及文章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光束戏剧

文章及视频转载 请标注:光束戏剧及原创作者

如果你喜欢请关注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