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今日腊八,一年岁尾最重要的日子。我们纪念它,从一个“馋念”开始,过去总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一碗腊八粥下肚,感受到寒冬李最绵长的温暖。那么,除了腊八粥,你们家乡还有什么过腊八节的习俗呢?腊八是一种等待,更是一种思念。新春不远,团圆有期,我们不妨先来找一找过年的那点年味吧!

喝碗腊八粥把心暖(腊八岁寒心向暖)(1)

寒冬腊月,最暖不过一碗粥

今日腊八,最冷的“三九”也过去一半了,暖暖的腊八粥、辣辣的腊八蒜,在这样的日子里显得尤其应景。过年的仪式感,也正是从这天开始拉开帷幕。

从古至今,腊八节这一天,民间各式各样的饮食,那可真是丰富。咱们都知道腊八要喝腊八粥,其实这腊八粥,最早就是红小豆粥。后来结合不同地方的特色,材料越来越丰富。

《燕京岁时记》里清代北京怎么熬腊八粥?“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的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这样看来,基本原料就已经九种了,点缀的原料又有九种,这加在一块都十八种了。腊八粥为什么这么流行?因为里面有很多讲究。

喝碗腊八粥把心暖(腊八岁寒心向暖)(2)

首先是要敬神祭祖,然后要馈赠亲友,而且给人送腊八粥,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之后才是全家人吃,吃剩下的腊八粥要存着吃好几天,还能剩下才是好兆头。

你没听小孩子们老是唱那首小歌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小孩盼过年,就是因为这个时候好吃的特别多,打从腊八就一直在吃。

这时节天寒地冻,还有很多穷苦的人吃不上饭呢,所以腊八还有舍粥的传统,熬一大锅热气腾腾的粥,一勺一勺给乞丐、吃不上饭的那些人,这是积德行善的善行。所以腊八粥不光是时令的美食,也包含着过去中国人的道德感。

喝碗腊八粥把心暖(腊八岁寒心向暖)(3)

岁岁有蒜香,年年滋味长

我小的时候真是不太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在腊月初八这天做腊八蒜,按我姥姥的说法,节令都是有道理的,要哪天做的事情一定不能误了。

我记得从初七,我们就跟着姥姥坐桌边上剥蒜。那个时候我姥姥总是弄很多广口的大空玻璃瓶子,在腊八当天把蒜泡进去,蒜瓣搁进去,倒上醋,口一定要密封好,垫着一层塑料纸,把盖拧得紧紧的。

放在冷的地方,慢慢的从过上个把星期,十来天,就看泡在醋里的蒜变得越来越绿,最后像翡翠一样的小蒜瓣,非常漂亮,而且小孩再吃,也不辣了。

到了大年吃饺子的时候就着腊八蒜,真是觉得清香清香的。看看这个腊八粥,这一天开始做腊八蒜,就会觉得老百姓的家里也是有过四九大寒天的这些礼俗的。

喝碗腊八粥把心暖(腊八岁寒心向暖)(4)

调味食光,吃即参禅

到今天,遗憾的是很多人家都只在超市里买腊八粥、腊八蒜,用配好的豆子,甚至就买一罐一罐的八宝粥,家里都懒得熬了。我想说,这么好的习俗,家里还是恢复一些仪式感吧。

现在各种煲粥的电锅,各式各样能用的东西,比过去要方便多了。比起当下的快餐,煎炒烹炸,浓油赤酱,做的人花不了多少时间,吃的人同样花不了多少时间。

长此以往,人们的味蕾一点点变得越来越粗糙,神经也变得越来越麻木。因为商家的心和食客的心都静不下来、定不下来,如此说来,似乎我们每个人都要好好参参“好好吃饭”的玄机呢。

喝碗腊八粥把心暖(腊八岁寒心向暖)(5)

关于吃,星云大师也曾经在佛光山时为我上过一课。那个时候,端上来的第一个菜是普通的菌汤,纯白浓稠,但汤之鲜美却令人惊诧不已。星云大师淡淡地说:“我们僧人和其他人比起来,有着大把属于自己的时光,所以从昨天下午你没上山我们就开始调汤了,夜里再焖着煨着,起锅前又洒了一把研碎的熟白芝麻,主要是用时光去烹制食材本身的香气。”

一日日的生活中,我们的生命正是在这样的小细节中充满意义和价值。不如就从这个节日开始吧,熬熬腊八粥,过过这个节,过去过年的那点人情味还能回来。不知道今年,大家是否熬腊八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