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字古今异义(倚侮古今字义)(1)

“倚”是形声字。小篆由“人”和“奇”两部分组成,人作形旁,奇为声旁。隶变后楷书写作“倚”。

《说文.人部):“倚,依也。从人,奇声。”(倚,依靠(物体)。从人,奇声。)

“倚”的本义为斜靠着。相传晋朝桓温领兵北征,命令袁虎靠着马拟公文,他立刻就写满了七张纸,而且作得很好。后来成语“倚马千言”就流传了下来,用来形容才思敏捷。

由倚靠、斜靠,引申指依附、依赖、依靠、凭靠。成语“倚老卖老”是指凭靠年高卖弄资格。

人斜靠着门,身体就是倾斜的,所以“倚”又引申指倾斜、侧、歪。如“不偏不倚”就是不偏向于任何一方,表示中立或公正。

防字古今异义(倚侮古今字义)(2)

“侮”是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左边像一个向左跪坐的妇女,右边是一个向左侧立的人,会轻慢之意。小篆变为从人,每声。隶变后楷书写作“侮”

《说文·人部》:“侮,伤也。从人,每声。”(侮,轻慢。从人,每声。)

“侮”的本义为伤害、轻慢。如《孟子·离娄》:“恭者不侮人。”意思是对人恭敬的人不会

轻慢别人。

引申指欺负。如《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意思是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防字古今异义(倚侮古今字义)(3)

防字古今异义(倚侮古今字义)(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