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填四川”说法的由来

湖广填四川,这是四川乃至全国耳熟能详的说法。实际上,无论“元末明初”还是“明末清初”的四川移民运动,其人口来源几乎都超过十个以上的省份,也就是说,除湖广行省之外,还有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河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云贵诸省的移民。但为何不叫“全国填四川”或“多省填四川”呢?为何偏偏叫着“湖广填四川”呢?排除约定俗成的原因,应该还有其他的玄机:

湖广填四川的真实历史(仁寿人说湖广填四川明末清初的)(1)

明清两朝的湖南、湖北是一个省份,又叫“湖广行省”。这个湖广省与四川比邻,交通虽受大巴山与秦岭的阻隔,但一条宽阔的长江却贯通两省。因此,湖广省因地理优势,移入四川的人口最多,相对于其他各省,比例也是最高的。并且,在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中,湖北、湖南即湖广人多数都是最先来川的。或许因为先入为主,故当时及后来就把移民运动称着“湖广填四川”了。第二个原因是早在元末明初时,明玉珍打败元军,占领四川,并建立了“大夏国”,他是湖北隋州人,其士卒大多都是隋州、麻城、黄州一带的百姓,一句话,都是湖北人。后来大夏国被朱元璋收服后,许多将兵留在了四川,而朱元璋又实行了军事性移民,其对象也大多是湖广民众。

湖广填四川的真实历史(仁寿人说湖广填四川明末清初的)(2)

因此,那时就应该有了“湖广填四川”的雏形。第三个原因是明末清初的张献忠入主四川,建立大西政权,带来了较多的湖广人。张献忠曾经屯兵湖北,后又转战于江西、湖广一带,大批的湖广农民被征入队伍。他在攻进麻城后,降者达五万七千余人,张献忠把这些降兵另立一军,号为新营。这些湖广麻城籍兵卒,后随张献忠攻进四川。张献忠失败后,有一部分人就隐姓埋名于巴蜀。第四个原因,由于湖广人移居四川较多,人多势大,有广泛的影响,一些外省人就采取“冒籍”的办法,把自己也称作湖广人或麻城人,以期得到认同与保护。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湖广省水路发达,尤其是湖北麻城是当时的交通枢纽,一些走水路的江西人、浙江人、福建人、广东人、山东和江苏人,都把麻城作为中转站,官府也在此地设立签牌发证的机构,有一些人来到此地后,还得住一上年半载,称之为“过籍”,到四川后,也就顺理成章,把自己称着湖广人了。

湖广填四川的真实历史(仁寿人说湖广填四川明末清初的)(3)

艰难而充满希望的迁徙之程

从顺治十六年(1659年)开始,中国移民史上最大、最具影响的“湖广填四川”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一支支携家带口的队伍,满怀创业的希望,或陆路或水路,向着目的地四川行进。他们风餐露宿,渴了饮一瓢溪水,饿了啃几口干粮,有的甚至披星戴月,昼夜兼程,希望早点到达,插占荒地,建设新的家园。由于路途遥远,道路崎岖,一些人半途患病,不得不暂停迁徙,在当地驻扎下来;一些人甚至掉进了悬崖、大江,生命终止在迁徙途中……

湖广填四川的真实历史(仁寿人说湖广填四川明末清初的)(4)

据史料记载,这场大迁徙虽然是官府诱导发动的,但并非军事移民的强制行为,属行政移民范畴,多属自发的民间行为。也有少数地方,由于地方官员为突出政绩而采取了一些欺骗、强压措施,这些都是个别行为,并非移民的主流性质。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本次移民的大体状况:

一、入川移民的原籍地,主要有陕西、甘肃、山西、河南、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江西、湖北、湖南、(湖北、湖南为一省,即“湖广省”)、贵州、云南等。他们以汉族为主,其余民族有回族、彝族、土家族等,还有从广东、福建一带迁来的客家人。在这些移民中,人数最多的是湖广人,而湖广人中,比例最大的是麻城人。据一些资料研究,湖广人占移民的比例达25%——35%,闽、粤次之,陕西、江西又次之,宁夏、内蒙最少。重建之后的巴蜀大地,出现了八方来客,“五方杂处”的局面。

湖广填四川的真实历史(仁寿人说湖广填四川明末清初的)(5)

二、入川移民大致类型,一是“奉旨入川”,这大概是各省地方政府有硬性指标,由政府倡导,地方职能部门采取各种措施强行迁移的行为;二是“遥闻川省出产丰富,沃野千里,人民殷富,天将启吾以行”(《林氏族谱》),也就是羡慕“天府之国”而来的;三是具有高瞻远瞩的目光,富有开拓精神的强者,他们敢拼敢搏,不拘泥于旧乡故土,要去陌生之地创出一个新世界;四是破产而逃荒的失地贫民,因生存环境的恶劣,只有另谋出路,去外地闯一闯,以求新生;五是被当地官府追捕的违法者或犯人,因当地的政治生态已被自己破坏,不如逃往他乡,隐姓埋名,或许能够重新开始。

湖广填四川的真实历史(仁寿人说湖广填四川明末清初的)(6)

另外,还有一类是往来各省的行商,他们来到四川后,发现并找到了新的商机,便长留在四川经营了。再一类就是从教、行医、宦游的职业者,他们几乎都是知识分子,入川后因一技之长,生活大都过得滋润、惬意。

湖广填四川的真实历史(仁寿人说湖广填四川明末清初的)(7)

三、入川移民的线路。分水路和陆路两种。水路主要是沿长江溯流而上,经万州、涪州、重庆,再分流于川西平原及各地。这路移民数量最为庞大,因水路主要是坐船,沿途劳顿相对较少,并且所经历的州县较多,以供更多的选择。通过陆路入川的,主要是陕甘和中原以及云贵地区的移民。而广东与福建的部分移民也是长途跋涉,从陆路辗转入川的。当然,陆路并非一条线路,而是以多条路径展开的。

湖广填四川的真实历史(仁寿人说湖广填四川明末清初的)(8)

四、移民入川的时间先后问题,据记载是陕西人、湖广人最早入川,这是因为地理位置的便捷所致。《重修成都县志》载:“秦人随着大军开辟,砍树臼其皮为界。施棚帐于骷髅瓦砾间。”之后,“远近趋利者踵相接。”《陕西会馆祀田记》也载:“时朝廷功令他省民人入蜀报垦。当此之日,楚来最多,亦最先,秦次之,江右为后,粤、闽则出于乱定数十年之外。故人、邑人率皆五方杂处。”秦即指陕西人,楚即指湖广人,江右便是指的江西人,粤、闽即广东、福建人。这一记载不仅对成都,而对全川都是属实的,从各省所处的地理位置与四川的距离来看,也是合情合理的。因距离较远的原因,广东、福建人入川大概是较晚的,即四川“乱定数十年之后”的康熙末、雍正年间。从广东的客家人分布于成都边沿的龙泉山麓(洛带镇)和西昌地区、所占之地较差来看,他们也是入川较晚的移民。

湖广填四川的真实历史(仁寿人说湖广填四川明末清初的)(9)

五、移民入川大致阶段。第一阶段,从顺治十六年到康熙二十一年(1659——1682年),在这23年中,移民主要来自陕西和湖广。官府所施行的政策方针是“招徕劝垦”,并以招回四川流民为主。同时,这期间四川境内尚有零星的战火,且战乱阴霾还未完全散去,因此,即便官府不断地鼓动也收效甚微,致使前期的移民工作极度艰难。第二阶段,即康熙二十二年至乾隆六十年(1683—1795),在这一时期,清朝统治日趋稳定,四川战乱的创伤逐渐愈合,加之清政府的移民政策不断向好的方面调整,如凡是已有土地数年无人耕种和完粮者,一律视为抛荒,移民可以重新垦殖,原主不得过问。这就解决了当地土著与移民的所有权纠纷,使移民能够放心垦种。并且,康熙政权不断地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出台诸多安民惠民的先进政策,政策一经确立,除个别调整外,一般不得轻易改动,这就保证了政策的延续性,给各省来川的移民吃上了定心丸。

湖广填四川的真实历史(仁寿人说湖广填四川明末清初的)(10)

如此一来,各地向四川的移民逐渐走向高潮,且一浪高过一浪,以至于到雍正六年(1728年),官府只能酌给不断迁徙而来的移民,每户定额三十亩水田,或五十亩旱地,因土地已经逐渐紧张了,不能随意插占。到了乾隆中期,各省移民入川依然风起云涌,四川诸多地方官吏发现已经无地可垦了,也就是开垦者已达到饱和。为此,时任四川总督的阿尔泰向皇帝上书,奏请停止外省移民入川,不然会人满为患。虽然乾隆皇帝出于某种政治考虑,认为“该省果无余田可耕,难以自赡,势将不禁而止”,但客观上也反映了当时移民的空前盛况。第三阶段,即尾声阶段,应从嘉庆元年(1796年)始,直到同治年间还有少量的移民,这是由于朝廷采取了不禁而止的政策所致。不过这一时期的移民大都不是开垦荒地,不属官府安置,几乎是租佃原主的土地,成为了佃农阶层,而新的地主阶层也随之而诞生了。

湖广填四川的真实历史(仁寿人说湖广填四川明末清初的)(11)

六、入川移民生产类型。除插占土地垦殖耕种外,还开展不同种类的生产、贸易活动。由于各地的传统行业不同,因而自然地形成了大致的“分工”,比如江西人善于做生意,从事丝麻业和染印业的较多;陕西人、山西人经营盐、酒、茶(绵竹大曲,就是陕西三元县移民朱煜带来的技术。

湖广填四川的真实历史(仁寿人说湖广填四川明末清初的)(12)

全兴大曲,也是山西人到成都后,用山西汾酒的酿造技术结合成都酿酒技术制成的);福建移民善于制糖等等。总之,各省移民入川后,经过不断地奋斗,使四川重新焕发了生机,不仅荒地得到全面开垦,粮食年年丰收,而且参与和推动了盐业、酒业、茶业、糖业、烤烟业、绒线业、桑蚕业、冶铁业、建筑业等诸多方面的大发展,昔日被搜刮和破坏得山穷水尽的巴蜀大地,又重新成为富足的天府之国,又让朝廷和天下人刮目相看了。据康熙年间《四川总志》所载万文麟的《瑞麦颂》,可见移民前后四川社会的生活状况:

湖广填四川的真实历史(仁寿人说湖广填四川明末清初的)(13)

蜀国凋残已念年,人稀土满巢林燕。

历经灾疫兵荒苦,千里延延几绝烟。

十两黄金一斛谷,茹芹钦荚相频频。

东逃西窜离乡井,天道好还无不复。

圣祖垂矜资股肱,纶音特简大中丞。

我公何事不能了,琴鹤相随驱骏冯。

平寇求饥如禹稷,沉潜刚克干戈息。

益州刺史布仁慈,民得暖衣与饱食。

瓦砾成堆半草菜,仁声仁闻广招徕。

差官捐俸重恩济,秦楚流移向蜀回。

督课农桑严息讼,名卜金瓯天子重。

和气蒸蒸能致祥,七岐瑞麦产梁疆。

嘉禾多穗无如此,珍重瑶亟上奏章。

汉代渔阳仅两歧,龙颜欢动喜孜孜。

满朝歌舞归天子,克禳允恭以再辞。

历年施泽已云之,瑞凤祥麟出此方。

或事从今迭记史,留芳千载垂庚垒。

普天处处祝升平,西蜀家家歌乐只。

文章来源:仁寿县档案馆 图片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