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发生在刘备夺取荆州四郡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刘备、诸葛亮和关羽。原文如下:

三国的故事成语有哪些(三国成语故事何足道哉)(1)

巩志出城纳降,飞就令巩志赍印绶,往桂阳见玄德。玄德大喜,遂令巩志代金旋之职。玄德亲至武陵安民毕,驰书报云长,言翼德、子龙各得一郡。云长乃回书上请曰:“闻长沙尚未取,如兄长不以弟为不才,教关某干这件功劳甚好。”玄德大喜,遂教张飞星夜去替云长守荆州,令云长来取长沙。云长既至,入见玄德、孔明。

三国的故事成语有哪些(三国成语故事何足道哉)(2)

孔明曰:“子龙取桂阳,翼德取武陵,都是三千军去。今长沙太守韩玄,固不足道。只是他有一员大将,乃南阳人,姓黄,名忠,字汉升;是刘表帐下中郎将,与刘表之侄刘磐共守长沙,后事韩玄;虽今年近六旬却有万夫不当之勇,不可轻敌。云长去,必须多带军马。”云长曰:“军师何故长别人锐气,灭自己威风?量一老卒,何足道哉!关某不须用三千军,只消本部下五百名校刀手,决定斩黄忠、韩玄之首,献来麾下。”玄德苦挡。云长不依,只领五百校刀手而去。孔明谓玄德曰:“云长轻敌黄忠,只恐有失。主公当往接应。”玄德从之,随后引兵望长沙进发。

三国的故事成语有哪些(三国成语故事何足道哉)(3)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张飞奉命夺取武陵郡,太守金旋负隅顽抗,被下属巩志射杀。巩志开城投降,武陵郡也因此落入刘备之手。此时,关羽写信给刘备,要求前去过去长沙郡。刘备大喜,立即派张飞接替关羽镇守荆州。关羽来到武陵后,诸葛亮告诉关羽,长沙城中有一员名叫黄忠的老将,有万夫不当之勇。关羽随即表示,自己只需要带上五百名校刀手,即可将长沙郡拿下。此后便有了关羽与黄忠之间的一场龙争虎斗。

三国的故事成语有哪些(三国成语故事何足道哉)(4)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关羽口中的“何足道哉”, 意为不值一提,带有轻蔑之意。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语·杜牡之》中的“意在言外,而幽怨之情自见,不待明言之也,诗贵夫如此。若使人一览而意尽,亦何足道哉。”

三国的故事成语有哪些(三国成语故事何足道哉)(5)

与真实的历史相比,小说中描述的这段长沙郡被刘备夺取的故事情节有真有假。《三国志·先主传》载:“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可见刘备拿下了包括长沙在内的荆州四郡确为历史的真实。

三国的故事成语有哪些(三国成语故事何足道哉)(6)

《三国志·黄忠传》载:“黄忠字汉升,南阳人也。荆州牧刘表以为中郎将,与表从子磐共守长沙攸县。及曹公克荆州,假行裨将军,仍就故任,统属长沙守韩玄。先主南定诸郡,忠遂委质。”而在《三国志·关羽传》中并无关羽出征长沙以及与黄忠交锋的记载。结合这三段史料的记载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韩玄和黄忠所在的长沙郡投降了刘备,但黄忠却并未与关羽有过直接的较量。

三国的故事成语有哪些(三国成语故事何足道哉)(7)

对比了历史与小说之间的差异,再来说说小说中关羽与黄忠的关系。在该回中,关羽与黄忠有过三次较量,关羽认为黄忠“名不虚传”,黄忠则认为关羽“如此义气”,可见两人彼此钦佩对方,可谓是惺惺相惜。不过,到了小说第七十三回时,关羽对黄忠的态度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国的故事成语有哪些(三国成语故事何足道哉)(8)

按照第七十三回的描述,刘备自称汉中王,将关羽、张飞、马超、赵云和黄忠封为五虎大将。但当费诗奉命来到荆州给关羽送官诰时,关羽却勃然大怒,并说出了这样一番话:“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这番话显然完全不把黄忠放在眼里。这个表态就非常奇怪。如果没有第五十三回中关羽与黄忠的较量,关羽说出这番话尚且情有可原。但既然之前对黄忠是惺惺相惜,现在却公然贬低黄忠,就非常不合理了。

三国的故事成语有哪些(三国成语故事何足道哉)(9)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呢?据《三国志·费诗传》载:“先主为汉中王,遣诗拜关羽为前将军,羽闻黄忠为后将军,羽怒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受拜。”这也就是说,小说作者虚构了关羽与黄忠在长沙的较量后,又将历史上关羽对黄忠的真实态度写进了小说当中。但这个处理却出现了很大的漏洞,既违背了小说作者的初衷,又使得情节自相矛盾。这也是《三国演义》作者在作品中出现的为数不多的漏洞之处。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