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宫〕塞鸿秋
凌歊台怀古
凌歊台①畔黄山②铺③,是三千歌舞亡家④处。望夫山⑤下乌江渡⑥,是八千子弟思乡去。江东日暮云,渭北春天树,⑦青山⑧太白⑨坟如故。
【注释】
①凌歊( xiāo)台:遗址在今安徽当涂县,南朝宋皇帝刘裕曾在此建宏伟壮观的避暑离宫。凌歊,是涤除暑气的意思。歊,炎热意。唐代许浑《凌歊台》诗:“宋祖凌歊乐未回,三千歌舞宿层台。”
②黄山:位于安徽当涂城北,山上名胜甚多,又名浮丘山。
③铺:驿站。
④亡家:离家在外乡。
⑤望夫山:在当涂县西北四十里,今称小九华山。传说古代一女子站立山头望夫归来,日复一日,遂化为石头,故此山名为望夫山。
⑥乌江渡:在安徽和县东北,与望夫山隔江相对。《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汉之争项羽兵败垓下,和八千江东子弟在乌江渡奋战,八千子弟无一生还,项羽感到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也自刎在乌江渡口。
⑦“江东”二句:借用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后常用“春树暮云”来表示怀念远方的好友。
⑧青山:在安徽当涂县东南,李白墓即在此山西北,与南齐诗人谢朓故宅相邻。
⑨太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之号,有“诗仙”之称。
【译文】
凌歊台边的黄山驿站,是三千歌伎舞女远离家乡最后的葬身之处;望夫山下的乌江渡,是八千江东子弟思乡归去的地方。江东的太阳渐渐落下,云霭迷濛;渭北的春天树木开花了,一片繁华。只有青山脚下“诗仙”太白的坟墓依然如故。
【赏析】
“凌歊台畔黄山铺,是三千歌舞亡家处。”开篇两句就有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凌歊台”与“黄山铺”写明了作者的所在之处,而这两个地方都与皇家贵族有直接的联系。南朝宋刘裕的避暑离宫曾高耸凌歊台上,日夜递送的八百里加急也曾路过黄山铺。因此“是三千歌舞亡家处”这一句就自然而然地紧随其后。既然有宏伟巨丽的行宫,则必然应有“三千”歌伎舞女相陪,这也符合南朝宋的历史状况。
“宋祖凌歊乐未回,三千歌舞宿层台”,“宋家天子游南国,红粉三千百尺台”,从历代诗人描写凌歊台的诗句中,可窥知凌歊台之雄姿,轻歌曼舞之繁华。“亡家处”三字的出现则使这两句的语义急剧转折,虽有凌歊台“笙镛黛绿之胜”,如今也尽数坍塌为尘土;红粉三千虽有倾城美貌,也都化为白骨骷髅。先前之盛况,如今之萧条,对比分明,富贵荣华如云烟、人生遭际之无常的感叹自然地从曲中流露出来。
“亡”一字用得甚为精妙,它不仅仅是指“三千歌舞”,更可以指一代王朝的衰亡。同时,它还是作者感情的着力点,作者对三千粉黛的同情、江山易主的感慨尽皆从这一字宣泄了出来。“凌歊台畔黄山铺”为作者的所闻所见,“是三千歌舞亡家处”却是穿越历史的想象,在现实与想象之间,就产生了抒情的无限张力,引人共鸣。
“望夫山下乌江渡,是八千子弟思乡去。”二句与起首两句形成了“扇面对”,对仗工稳,使此曲吟诵起来颇有音乐美。“望夫山下乌江渡”,蕴含了两个典故。“望夫山”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望夫石”,而“望夫石”却是一个女子对丈夫深沉思念的化身。
爱屋及乌,因为这一传说的美好,“望夫山”这一普通的山峰在我们心中也不由地美丽起来。“乌江渡”一词让我们想到的不仅有项羽兵败垓下,四面楚歌,八千江东子弟全数身死的历史往事,更有霸王别姬的诀别、英雄末路的无奈。如果说“望夫山”是一轮象征思念柔美的皎月,那么“乌江渡”则是蕴含着无限的悲壮与血泪的荒漠戈壁。“望夫山” 与“乌江渡”隔河相望,一高一低之间,“乌江渡”成为失败的代名词,想当年西楚霸王力能扛鼎,纵横天下,而如今却“是八千子弟思乡去”。此一句紧承“乌江渡”,将八千江东子弟的心理情状写了出来。
“思乡”与起首的第二句中“亡家”遥遥地相应,除此之外,它还与“望夫山”相应。为什么呢?因为八千子弟的思乡之情与望夫女对丈夫的望眼欲穿是相通的,八千子弟的妻儿也正像望夫女一般渴盼他们的归来。然而,不幸的是,“去”一字却让人心痛欲裂,八千子弟终究是没有能够回去,他们身死他乡,让家乡的妻子都化作了“望夫石”。这两句之中不仅有功名霸业,更有牵肠柔情,功名逝去如云烟,思乡念妻尽做了尘土。既有作者对历史的慨叹,又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细微惋惜之声。
“江东日暮云,渭北春天树”,这两句直接借用了杜甫的诗句“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江东”一词与上一句“八千子弟”相连,作者将杜诗的语序调换,使这首曲子衔接自然,不失生气。“日暮云”与“春天树”两者都为平实叙出,未经任何修饰描绘,但它们仍然诗意盎然,令人遐想。“日暮”与“云”的结合形成了夕阳西下、云霭迷濛的美景,“春天”与“树”的结合则是一派生机勃勃、鸟语花香的景象。
杜甫写这首诗时在渭北,李白正漫游江东,这两句表达了两者的相互思念。而在这首曲子中,作者的化用却抛去了思念这层感情,更像是他看到的实际景物。他的目光似乎越过了高山的阻挡,望见了“江东”与“渭北”。而“江东”与“渭北”,一者位于江浙地区,一者在长安,这两地空间距离较远,这种空间的巨大跳跃,与之前的历史跨越隐隐相合。时间轴与空间轴的巨大变化也扩大了这首曲子的容量,给予我们巨大的想象空间。
“青山太白坟如故”,全曲以这一句作结,似乎作者的目光最终定格在“青山太白坟”之上。“青山”在这里实有其地,并非虚指。前两句作者借用杜甫诗句作过渡,这是转入当地的另一名胜——太白坟。之前我们尚弥漫在杜甫对李白的思念里,这一句太白已入了坟墓。变化如雷电之快令人不及掩耳。诗仙太白,谪居仙人,天赋英才,诗仙之名传扬千古,如今只剩下一抔黄土掩风流,真乃浮名无实啊。不过,因为“太白坟如故”中的“如故”所言不明,这句也可以理解为李白的诗篇彪炳千秋,其盛名仍在,仍有人前来凭吊怀念。作者在此以太白坟今日“如故”与荣华、霸业的昙花一现形成对比,以表达对诗仙太白的无限追慕之情。 不过,比较而言,浮名无实更符合全曲“怀古”的感情基调,以追慕太白作结则会降低此曲的思想深度。
纵观全曲,作者首先选择了一个观景的基点——凌歊台。作者凭高远眺,“黄山铺”、“望夫山”、“乌江渡”、“青山”与“太白坟”尽收眼底,登高远眺本就容易引发人的无限感慨,更别说作者面对的历史蕴含丰富的沧桑之地。作者以自己的视野为线索,并不专咏一人一事,而是串连了三大古迹,它们联系着三个历史人物——刘宋王朝荒淫误国、霸王项羽刚愎败亡、诗仙李白化了尘土,人生无常、富贵功名不可常在以及浮名无实的深切悲哀溢于言表,抒发了作者的兴亡之慨。
全曲紧扣盛衰之感,悼古悲今,那种历史的永恒悲哀,拂之不去,隐隐有末世之音。此曲用典甚多,但是环环相扣,相互衔接且泯然无痕。全曲还运用了许多艺术手法,对仗、渡接与对比之间,我们浑然不觉此曲时空转移的痕迹。在章法和意脉的安排上别具一格,真乃“新严飘逸,如龙驹奋进,有并驱八骏一日千里之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