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55周年。55年来,雷锋的名字传遍神州大地,为世人传颂;雷锋精神烛照人间,为世人敬仰。一个只有22岁短暂生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什么能够赢得亿万人民群众如此崇高的敬意和如此长久的怀念?对于迈进新时代的我们又该如何传承雷锋精神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雷锋生前战斗和工作的地方——辽宁省抚顺市。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在抚顺纪念馆里,这句雷锋名言被以红色大字的形式贴在馆内墙壁上,十分醒目。“雷锋精神是人们所敬仰和追寻的真善美精神,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已经成为时代正能量的同义语和先进文化的象征。”在游客的簇拥下,讲解员深入浅出地讲解着雷锋精神的内涵,众人不时颔首赞同。

随后,记者来到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在“雷锋班”宿舍里,进门斜对角下铺是为雷锋保留的,铺上摆着雷锋生前用过的被褥、帽子、腰带,墙上挂有雷锋的大幅照片,雷锋班战士每天晚上将雷锋的被子铺开,早上起床后再叠起来。连队每天晚点名,第一个呼点雷锋的名字,全连官兵齐声答:“到”。“雷锋班”第24任班长、现任“雷锋连”副连长黄帮维告诉记者,这一仪式坚持了50多年,就是要让官兵们时刻感到雷锋就在身边,始终以雷锋为榜样。

然而,斗转星移,山河巨变,有人对传承雷锋精神提出疑问:雷锋生活的年代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比较困顿、集体主义价值观被强烈推崇、人们的思想观念非常单纯的时代。今天,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价值取向趋于多元,雷锋精神是不是过时了?

30多年来,抚顺学雷锋典型联合会副秘书长褚士奇致力于弘扬和传播雷锋精神,在他三室一厅的房间里,堆满了与雷锋相关的藏品,有刊登国家领导人给雷锋题词的报刊,印着雷锋像的笔记本、请柬、电话磁卡、车票、邮戳等。他说:“那一张张发黄的报纸是雷锋精神世世代代被传承的最好记录,还有那一本本的外文书籍,说明雷锋精神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

在褚士奇的介绍下,记者见到了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他刚刚从长春宣讲雷锋精神归来。“雷锋走了,但雷锋精神仍在,它仍然是激励我们为建设国家和军队竭诚奉献的精神动力。我要尽己之力传播好雷锋精神,让更多的人学雷锋、做雷锋。”多年来,乔安山不怕山高路远,不惧雨雪风霜,足迹遍布祖国天南海北,义务宣讲雷锋精神2000多场次。

抚顺军分区政委金维森告诉记者,自2007年起,抚顺市每年评选出10人为“百姓雷锋”、1个单位为“百姓雷锋集体”,并隆重举行颁奖典礼。军分区还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协调驻军广大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积极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开展抢险救灾、扶贫帮困、尊老敬贤、助民劳动等活动。

从雷锋战友、“雷锋团”,到“全国优秀售票员”李素丽,再到“当代雷锋”郭明义以及与日俱增的“中国好人”和遍布各行各业的“雷锋班组”……半个多世纪以来,社会各界涌现出一大批学雷锋的先进典型、道德模范,雷锋的后来者数不胜数。这深刻表明:由共产主义战士鲜血和忠诚铸就而成的雷锋精神,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伟大的民族精神紧密相连,已深入人心。在接见“雷锋连”指导员谢正谊时指出,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我们当义不容辞地接过雷锋的枪,带头把雷锋精神传播得更广、更远。

让雷锋精神永放光芒(让雷锋精神永在)(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