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到博士往往需要20年的耕耘,这些过程称为学历。成为教授又需要10年左右的奋斗,这些过程称为经历。那么,这些学历和经历有什么区别?只有极少数学者能成为大师,那么大师有何特征?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第一部分:从小学到博士

马特·梅(Matt Might)为了形象地解释什么是博士,使用了一个学历知识图,以小学阶段能掌握的有限知识作为圆心的一个小点点,接下来,将初中、高中、大学本科到硕士阶段可掌握的知识逐渐以同心圆向外扩展。到了博士阶段,将到达已有知识的边缘。只有突破边缘,才能创造知识,才能获得博士学位。

Matt Might,The Illustrated Guide to a Ph.D. http://matt.might.net/articles/phd-school-in-pictures/

想象一个包含所有人类知识的圆圈。圆圈内是现有知识,包括常识、教科书知识、专著知识和当前文献知识。圆圈外是尚未发现或创造的知识。

高中到博士的十年(从小学到博士到教授到大师)(1)

你读完小学的时候,你知道的是其中的一个点(蓝色)。

当你高中毕业时,你知道的更多了,多了图中绿色的环。

有了大学学士学位,你就获得了一个专业,图中粉红色区域除了圆环部分还有突出的部分,突出部分就是专业。

硕士学位深化了这个专业,即浅红色冒出的区域。

在博士期间,阅读研究论文会把你带到人类知识的边缘(圆周),图中的深红色区域就是你积累的坚实宽广的基础知识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理论。一旦你到了边缘,你就会聚焦于边缘上的某点。

你在边缘上努力工作了几年,直到有一天,边缘被你突破了,你创造了新的知识)。那个你凸起的鼓包,叫博士学位。

高中到博士的十年(从小学到博士到教授到大师)(2)

第二部分:从博士到讲师到副教授到教授

博士:在某一级学科范围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给相关学科带来了本质性的原创贡献,毕业后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博士后:具有独立开辟研究方向的能力,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取得重要成果,具有胜任学术职位的能力。

讲师或助理教授:在某研究方向的研究成果能引起国际同行注意;对所在领域的主要问题有独特的见解,且这种见解为同行所知;具有独立承担一般课程的能力;具备指导硕士生的能力和协助指导博士生的能力;具有给国际著名期刊审稿的能力。

副教授:在某研究方向取得重大成果,被国际同行跟进或能用于解决重大问题;有独特的想法;具有卓越非凡的洞察力和原创能力、创造力极强;具有独立指导博士生的能力;具有承担核心课程能力;可在国际期刊担任副主编职务;能担任协会或国际会议秘书长一职;在学术界保持较高活跃度和知名度。

教授:至少开辟一个新的领域并产生深远影响;在相关行业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培养的博士生在学术界担任副教授或相同级别及以上的职务;在顶级期刊担任副主编或以上职务;可担任各种协会任何职务;具有领导大型项目研究项目的能力;具有开创新课程的能力;专著或教材具有广泛的读者;具有承担多项职能的能力(见当大学老师有哪些可能的事情)。

第三部分:大师

博士需要注册,只有完成博士培养、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和满足一定的要求才能成为博士,且博士会被授予官方的博士学位。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说,博士是“申请——评审”出来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讲师、副教授和教授也是如此。你达到一定水平后,通过申请和评审,可以一步步晋升到更高职位,每一类职称都有官方的证书。

那么,是否可以通过申请、评审成为大师呢?不是,大师不是申请和评审出来的,因为大师不是一种职称,也不是一种头衔,甚至不适合用作当面称谓,而是留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什么情况下可能被人认为大师?——提出了全新的思想,原创理论导致新的学科的创立。在多个学科群或全科范围内有极高的知名度。创造的学科体系被人使用其姓名冠名(如牛顿经典力学,达尔文进化论,爱因斯坦相对论)。成名后可能会有在世界范围内为其主办的纪念活动。数百年后成为被人铭记的历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