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又称为脂溢性皮疹、脂溢性湿疹、脂溢型皮炎。

严重脂溢性皮炎该如何治疗(脂溢性皮炎的治疗与日常预防)(1)

脂溢性皮炎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常反复发作,典型表现为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出现红斑、油腻性鳞屑,可伴有瘙痒。好发于头皮、颜面、胸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

主要分为成人型脂溢性皮炎婴儿型脂溢性皮炎

皮疹发生在不同部位的脂溢性皮炎,表现不同。

分为炎症性和非炎症性。

严重脂溢性皮炎该如何治疗(脂溢性皮炎的治疗与日常预防)(2)

炎症性脂溢性皮炎

炎症性:又叫结痂型,多见于肥胖者,典型红斑上覆油腻性脱屑,伴轻度瘙痒。严重者可出现油腻性黄色或棕色痂,伴糜烂、渗出,散发异味。范围可扩展至前额、耳后及其他皮脂溢出区域。

非炎症性:又称鳞屑型

严重脂溢性皮炎该如何治疗(脂溢性皮炎的治疗与日常预防)(3)

鳞屑性脂溢性

头皮常有红斑及米糠样脱屑,梳发时有大量灰白色头皮屑掉落,可引起头发稀疏或脱落。

颜面部,常由头皮部蔓延而来,常累及眉弓、眼睑、鼻唇沟、(男性)胡须区域、发际线及耳后等,常伴发痤疮。面部弥漫性红斑及油腻性脱屑。眼睑可出现睑缘炎,严重者可发展为糜烂性溃疡,愈后遗留瘢痕。眉毛、(男性)胡须因瘙痒搔抓而稀少。耳后皮肤糜烂(表皮脱落,露出红色湿润面)、潮红、皲裂(皮肤干燥有裂隙)。累及外耳道时,可出现脂溢性外耳炎。

胸背部,好发于前胸和后背两肩胛骨之间。常为大小不等的淡红色、圆形或椭圆形红斑,表面有油腻性鳞屑,有时轻度渗出。邻近的斑片可融合成“地图”状。搔抓可继发感染,甚至发展成红皮病。

皮肤褶皱部位,可见于腋窝、乳房下、脐窝、腹股沟、大腿内侧等皮肤褶皱或摩擦多汗的部位。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斑,附着油腻鳞屑,可伴渗出,类似体癣。

婴儿型脂溢性皮炎

严重脂溢性皮炎该如何治疗(脂溢性皮炎的治疗与日常预防)(4)

婴儿脂溢性皮炎

好发部位,头皮、颜面部、尿布区、躯干部等。表现为头皮部一层油腻、灰黄色的结痂皮或鳞屑,无炎症表现,不红、不痛、不痒。

颜面部,可见于前额、双颊、眉弓、眼睑、鼻唇沟、耳后等部位。表现为细小的红色斑片,上面覆盖油腻性鳞屑,易结成淡黄色痂。有轻度瘙痒。严重者可伴有糜烂、渗出。

尿布区,包括外阴、腹股沟、大腿内侧等部位。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斑,附着油腻鳞屑,可伴渗出。容易被误认成“尿布皮炎”。

躯干部,可见于上胸、后背两肩胛骨间、脐周、腋窝等部位。表现为带油腻性鳞屑的红色斑片。常由头部脂溢性皮炎蔓延而来。

致病原因

成人脂溢性皮炎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遗传,大多数病例有遗传倾向。

真菌寄生,在遗传因素基础上,马拉色菌等微生物的寄生与繁殖,可以水解皮脂,刺激皮肤产生炎症反应。

皮肤脂质增多,未及时正确清洁皮肤,导致停留在皮肤的脂质增多、堆积,产生炎症反应。

皮肤屏障功能受损,过度清洁、不合理使用化妆品或护肤品、过度日晒等,造成皮肤角质层功能受损。

个体易感性,患本病者常有皮脂分泌较多的先天体质,比如皮肤、头皮爱出油。皮脂给马拉色菌提供了良好的繁殖环境。

婴儿脂溢性皮炎病因与成人不同。

多由于婴儿体内仍残存来自母体的雄激素,导致出生后皮脂腺活跃,皮脂溢出,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部分婴儿脂溢性皮炎与特应性皮炎(过敏性皮炎)有关,或者是特应性皮炎的一种表现。

有以下风险因素者容易患脂溢性皮炎,或加重症状。

精神过度紧张、精神抑郁。维生素B族缺乏。喜食甜食、辣椒及油腻食物。酗酒,经常熬夜,睡眠不足。居住的环境干燥寒冷。

免疫功能受损,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艾滋病(AIDS)、恶性肿瘤、器官移植术后等。患有其他皮肤病,如痤疮、酒渣鼻、银屑病。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或癫痫。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恢复期。

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头皮屑异常增多,甚至头发、眉毛、(男性)胡须上附着鳞屑。

头面部或躯干出现红斑,附着油腻性鳞屑或黄痂,甚至糜烂、渗出,可伴有瘙痒。

症状严重影响生活,或者皮肤出现感染。

皮肤病变可能随时间发生变化,手机拍照保存既往皮肤病变形态,可能会给医生更多参考。

就诊前避免剧烈搔抓患处,避免引起继发感染,影响医生对皮损的观察判断。

医生一般情况下会询问一下问题

[微风]症状发生时间?有哪些症状?皮损都在哪些部位?出现多久了?

出现症状之前有没有接触过油漆等?

[微风]平时精神压力大吗?睡眠是否充足?

[微风]平时喜欢吃甜食、油炸食品吗?平时饮酒吗,多少量?

[微风]是否有其他皮肤病病史,如痤疮、玫瑰痤疮、银屑病等?

[微风]是否有其他全身性慢性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等?

[微风]家人有脂溢性皮炎吗?或有类似的症状吗?

[微风]对食物、药物或其他物质过敏吗?

[微风]如果近1个月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如真菌镜检

[微风]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糖皮质激素(外用):氢化可的松软膏、糠酸莫米松软膏等

抗真菌制剂(外用):酮康唑、益康唑、克霉唑、咪康唑等

角质剥脱剂(外用):硫黄皂、水杨酸等

抗组胺药(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氯苯那敏等

糖皮质激素(口服):泼尼松、甲泼尼龙等

一般根据观察皮疹部位及典型特点即可诊断,必要时会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排除其他有相似症状的皮肤疾病。脂溢性皮炎家族史。痤疮、酒渣鼻、银屑病等皮肤病史。皮肤过敏史。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恶性肿瘤、器官移植等病史。酗酒史。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史或用药史。

鉴别诊断:

头皮部脂溢性皮炎,头皮银屑病,头癣,头皮单纯糠疹

躯干部脂溢性皮炎,玫瑰糠疹,湿疹,体癣。

如出现泛发及严重的脂溢性皮炎,应排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可能。

儿童出现脂溢性皮炎,需要排除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治疗原则为去脂、消炎、杀菌、止痒。一般以外用药为主,症状严重者医生评估后会给予全身药物治疗。治疗需要配合日常生活管理,才能取得良好疗效。

保持局部清洁,定期用温水及温和洗漱用品清洗,洗后及时涂抹润肤霜。

如果眼睑有发红或脱屑症状,可以每晚用清水清洗,并用棉签拭去鳞屑。

治疗期间避免化妆。

头皮护理

常用洗剂:成人可使用含酮康唑、二硫化硒、煤焦油成分洗剂或洗发水。婴儿可外用联苯苄唑洗发剂。

成人“头皮屑”

刚开始每天洗一次,症状缓解后,每周洗2~3次。洗头时让洗剂在头皮停留5分钟以上再冲洗干净。

头皮或胡须等附着鳞屑、黄痂者,可以使用矿物油软化后再清理。

避免使用发胶、染色剂等美发产品或刺激性洗发用品。

婴儿“摇篮帽”或“头皮胎脂”

家长可以每天用温水及温和洗发水给婴儿洗头,也可使用医生推荐的药用洗剂。

洗头前,先在头皮上涂抹矿物油、橄榄油、凡士林等软化痂皮,再用柔软的牙刷等轻轻刷洗,帮助痂皮脱落。

清洗干净并擦干后,再涂上润肤油。

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主要有去脂、抗炎、去屑、止痒等作用。治疗后症状可得到控制,但是均难以保持长久的治愈状态。

抗真菌制剂

咪唑类药物有较好疗效,常常可以延长复发时间。

如含有酮康唑、益康唑、克霉唑、咪康唑的乳霜或复方乳霜。

糖皮质激素,中效糖皮质激素药膏可短期用于炎症较重的皮损,如氢化可的松软膏等;婴幼儿可用弱效糖皮质激素。

一般不在面部使用,涂抹时应注意避开眼睛、外阴等部位。

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皮肤萎缩、激素依赖性皮炎、多毛症、毛细血管扩张、继发感染、皮肤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

外用免疫调节剂或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适用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者。常用药包括他克莫司乳膏、吡美莫司乳膏等。

角质剥脱剂:具有抑菌、除头屑、抗炎等作用。常用药包括硫黄皂、水杨酸等。

氧化锌:有少量渗出、糜烂的皮损部位可使用氧化锌油或糊剂外用治疗。全身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如果过于瘙痒难以忍受,可使用抗组胺药缓解。

营养素:补充维生素B族或锌剂,对脂溢性皮炎有一定的疗效。

抗真菌药:真菌感染或泛发性损害,可使用伊曲康唑抗真菌治疗。

抗生素:当脂溢性皮炎继发细菌感染时,可用四环素或红霉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糖皮质激素:当病变范围大、炎症明显,甚至有红皮病倾向,且无禁忌证时,可短期内用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

用药提醒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治疗脂溢性皮炎,应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遵医嘱使用。

所有药物均应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日常生活

饮食管理清淡饮食,少吃高脂高糖食品,如肥肉、油炸食品、甜点等。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如草莓、樱桃、西红柿等。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洋葱等。

避免食用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鱼虾蟹等。

心理调节避免情绪紧张、焦虑等情绪,多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来缓解不良情绪,保持心情愉悦。

家属应给予心理和精神上支持,使其保持稳定情绪和乐观态度,积极配合治疗,并持之以恒。

生活管理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劳逸结合,适当运动和休息,避免吸烟、饮酒等。

注意卫生,勤洗头、洗澡,保持头皮和皮肤清爽。

给婴儿剪短指甲,避免其抓挠患处。

避免使用含有酒精等刺激性成分的护肤品。

日常穿着宽松、质地柔软的棉质衣物,减少皮肤摩擦。

注意防晒,外出时使用防晒霜及防晒衣、遮阳帽等。

病情治疗方面遵医嘱规范用药,不自行停药、换药,注意监测药物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如有不适,立即就诊。

注意监测病情发展,如迅速加重或出现感染,需要及时就医。

积极预防,作用远大于病发后治疗,用药治疗同时,更应该改正生活不良习惯,配合治疗。

改善卫生状况、调节情绪压力,作息规律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化妆的女性注意睡前卸妆,晚上不要带妆入睡,减少染发、烫发、使用发胶的频率。

避免过多食用高脂、高糖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散步、跳舞等,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积极治疗痤疮、银屑病、酒渣鼻等皮肤病或其他基础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