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报道说,时下,全国大部分地区把体育纳入中考计分科目,有的地方还逐年提升分值;另有一些城市,小学的体能监测项目也影响着学生评优与此同时,针对考试的校外体育辅导班纷纷冒出为提高分数,许多家长在校外给孩子报起了班,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练体育的孩子都挨打挨骂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练体育的孩子都挨打挨骂吗(别让应试体育害了孩子)

练体育的孩子都挨打挨骂吗

有媒体报道说,时下,全国大部分地区把体育纳入中考计分科目,有的地方还逐年提升分值;另有一些城市,小学的体能监测项目也影响着学生评优。与此同时,针对考试的校外体育辅导班纷纷冒出。为提高分数,许多家长在校外给孩子报起了班。

由此,小马飞刀想到,有研究数据表明,中考体育开始实行后,初三学生的体质是初中各个年级中最好的,高一学生的体质也是高中各个年级中最好的。为何?初三阶段为了体育应试,突击搞体育教育,结果,“应试体育”让学生体质提升“只能管用一阵子,不能管用一辈子”。这严重影响学生体质的持续提升,让体育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这事能完全怪到家长和孩子们的身上吗,不能。因为再怎么说,中考体育奉行的依旧是以分数定乾坤的老办法,走的还是应试教育的老路子。社会学家郑也夫有一个观点,在考试这根指挥棒下,无论考什么、定多少分值,最后都会异化为“应试”,从而偏离了初衷。正是因为应试教育的荼毒,导致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减少,体质下降,为了化解这个问题,又采用应试教育的思维、手法,可怜的孩子尚未脱离文化考试的“虎口”,又落入体育考试的“狼窝”。为了体育考试,学生文化课减负的空当被体育培训替代,孩子的负担真的减轻了吗?近年来,中考体测中,拉关系走后门、搞突击走过场、弄虚作假、冒名替考时有发生,甚至还有考生使用兴奋剂事件。这些乱象使体育考试陷入了非正常“应激状态”,是体育过度“应试化”所致。

长期以来,体育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短板,体育教育长期受到忽视与轻视。与此同时,我国中小学生体质连续多年下降,这两者之间有着密切关系。近年来,体育教育开始受到各级部门的重视,体育课也渐渐从屡屡被其他课程占用的“卑微”状况,变成了现在谁都不敢抢占体育课的“理直气壮”。变化的背后,教育改革的正面导向作用功不可没。从这个角度看,体育成主科可以有,但分数比例、评价标准、学科设计仍需教育主管部门做考量。如何在释放天性与提高成绩、提升素质与减轻负担、单一成绩与多元评价之间,找到一种平衡,显然不轻松。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把体育纳入考试范围,增加体育考试分值,就能够立竿见影的。有评论就指出,应试化的体育考试,亟需转型与变革。一方面,就考试组织者而言,体育考试的项目应当着力优化,力图全面反映学生的身体素质,客观公平地评价学生的身体发育状况,而非靠短时间突击训练所能体现。另一方面,就学校管理者而言,对于体育工作,应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站在素质教育的角度,给予正当的定位,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不为应试,只为身体的健康。

想想也是,只有让学生“爱上体育”而不是“爱上体育考试”,才该是最终的目标。

小马飞刀

来源: 兰州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