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人间世》中讲:
一个房间若是堆满东西,会形成很多阴暗的角落,就算用再强的灯光照射,也无法让房间完全光亮。
如果要让房间变亮,只有把东西整个移开,一个空的房间,只要一根蜡烛,就能让它尽显光亮。
这就是庄子所谓的“虚室生白”。
1 “忘”才能安适空虚的房间,就会展现光明。
同理,心变空了,一点点道的启发,就能让你看透一切,人才有可能逍遥自在。
真正的平安,在内不在外。
内心不能平安的话,外面再怎么和谐都是假的;内心平安的话,外在再怎么混乱,至少你心中有一个角落保持一种平静。
庄子生逢乱世,他就有这样的本事,让内心展现光亮,可以从道来欣赏一切。
庄子经常提到“坐忘”一词,即一个人忘记了脚,代表鞋子很舒服;一个人忘记了腰,代表腰带很合身,这就是自己跟外面的情况配合最好的证明。
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开学的第一天、第一个星期、第一个月,都会很紧张。
由于陌生,常常会对自己的言行是不是合宜,别人怎么看我,人际关系好不好等问题感到担心。
但是后来时间久了,校园每一个角落你都知道,哪一面墙有破洞你也晓得,这个时候你就能够安然自得了。
所以,怎样让自己愈快习惯于这样的人生、这样的世界,就能够愈快忘记自己的存在。
庄子说,鱼在水里面最快乐,而人在道里面最快乐,只要生活很平常,自然就显得愉快自在,人生在世,求的不就是这样吗?
让我们的内心感觉到一切都很安适,忘记了脚、忘记了腰,甚至忘记了舒适。
忘记舒适的舒适,才是真正的舒适。
2 “一”就是快乐真正的忘记,就是你正在做一些事情,做得很自在、很开心,忘记所有的烦恼。
西方有人将快乐比喻为蝴蝶。
如果你拿着网子拚命追赶,你跑得愈快,蝴蝶就飞得愈快、愈高;但是,当你专心在做一件事的时候,蝴蝶说不定会自己飞过来,停在你的肩膀上。
不刻意追求,快乐反而主动降临。
谈到快乐,我与大家分享一部美国电影,名字叫做《城市乡巴佬》。
电影描写三个住在城市的中年人,从小就希望自己可以赚很多钱。
到了四十岁时,他们面临了中年危机,意识到生活好像缺少了什么,于是他们决定休假,到美国西部去当牛仔。
他们要把一群牛从美国的德州,赶到更南部的地方去。因为不太擅长,就请一个老牛仔来帮他们的忙。
有一天晚上,大家围坐在营火前聊天,谈论到底什么是快乐,讨论了许久还是没有结论。
最后,老牛仔举起一根手指头,大家问他这代表什么意思?
老牛仔回答:“代表一。”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快乐。
老牛仔说,他从小到大就只希望当一个牛仔,把这件事做好,所以每当他骑在马背上时,就觉得非常自在。
西方人不见得懂庄子,但是他们也知道:只要心思单纯,就可以化解很多不必要的困扰。
有时候,你得到的愈多,反而愈迷惑。
就像近些年,人们常常谈论的“中年危机”一词。
很多人,你看他明明什么都有了,可他就是焦虑、沮丧、不快乐,好像人生就此失去了方向和意义。
用老子的话说,这就是“少则得,多则惑”。
3 自己对付自己所以,庄子接续老子的观点,喜欢谈论“忘”。
《庄子‧达生》讲过一个“呆若木鸡”的故事。
纪渻子为齐王培养斗鸡。
培养了十天,齐王就问:“鸡可以上场了吗?”
纪渻子说:“还不行,它现在只是姿态虚骄,全靠意气。”
过了十天,齐王又来问,纪渻子说:“还不行,它对外来的声音及影像,还会有所回应。”
再过十天,齐王又来问,纪渻子说:“还不行,它还是目光犀利、盛气不减。”
再过十天,齐王又来问,纪渻子说:“差不多了!别的鸡虽然鸣叫,它已经不为所动了。看起来像一只木头鸡了。
它的天赋保持完整,别的鸡没有敢来应战的,一见到它就会回头跑走了。”
人跟人相处产生冲突的时候,最怕碰到不要脸的人;不要脸的人,最怕碰到不要命的人。不在乎自己生命的人,你对他毫无办法。
有一句话叫“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当人拥有财富或各种有利的条件,内心就会舍不得。
当然,庄子讲这个故事不是要我们去跟别人逞凶斗狠;他是叫我们对付自己,通过修炼化解自我的执着。
每个人都可以修炼,但是做到成功并不容易:
首先,要消除跟身体有关的困扰;
接着,要化解心中的各种价值观念、特定的意念。
很多人会想,真要把这些都化解了,不是变成虚无了吗?
譬如,有人上山闭关修炼,会担心万一再回来,其他人都忘记自己了怎么办?
人们之所以放不下,是因为怕放下之后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庄子的想法却不同,他认为当一个人放下一切,心经过斋戒、死灰的阶段,反而会展现出丰沛的力量,使道在人的生命中显示光亮,人就一无所缺了。
庄子的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但并不妨碍我们从中获得启发,来安顿我们自己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