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小楷(魏向福品)(1)

在扎鲁特旗巴彦塔拉苏木东巴彦塔拉村有一座特殊的庭院,“品”字的房屋建筑,除了三间正房,在进入大门主路东西两侧还有两间对称的砖平房。说到这个“品”字房屋建筑,就要从魏向福家的两位老人说起了。

西面平房里住的是魏向福的姑姑魏淑良,魏淑良年轻的时候就膝下无儿女,后来丈夫去世便流落到靠捡垃圾维生,魏向福知道了姑姑的生活状况,没有考虑自己的生活艰苦,二话没说就将姑姑接到了家里,姑姑的到来让原本就很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虽然只是多了一副碗筷,但是对于夫妻两人都身患残疾的他们来说,负担更重了。村干部主动找到魏向福想给魏淑良申请低保,这才发现姑姑的户口已经被注销了,就这样姑姑彻彻底底的落户到了东巴彦塔拉村,这一住就是29年!如今魏淑良已经92岁了,92岁的她虽然顶着一头银发,但面色红润,干干净净。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小楷(魏向福品)(2)

东面平房里住着85岁的孙宝荣,是魏向福岳母。孙宝荣老人原来是赵家铺人,养育了五个儿女(两个儿子仨姑娘)。在刘淑华七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急火攻心,得了癫狂病,时好时坏的,就这样老母亲孙宝荣领着五个孩子艰难度日,吃上顿没下顿,吃糠咽菜,历尽千辛万苦,总算把孩子们养大了,儿子成了家,女儿出了嫁。但是由于精神不是很好别的儿女都不愿意伺候她,魏向福对刘淑华说:“姑爷也是半拉儿,接过来咱们养老!”。几十年如一日,魏向福两口子省吃俭用。宁愿苦着自己和孩子都要让二位老人吃好穿好,节省到全家人一年的电费才100块钱!2019年,旗医院有项目可以免费为两个老人做白内障手术,但是刘淑华觉得两个老人年事已高不能有一点闪失,目不识丁的刘淑华就带着家里的两个“老小孩儿”去通辽做白内障手术,扔下了刚做完腿骨关节置换手术的魏向福在家。白内障手术做完需要每隔4分钟就滴一次眼药水,刘淑华一夜未合眼。

做一件好事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事。魏向福夫妻二人用30多年的行动践行着孝道。魏向福的姑姑逢人就夸:“真不知道自己是哪辈子修来的福气,有这么好的侄子和侄儿媳妇儿!”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魏向福夫妻二人的佳话,让这种朴实无华、尊老爱老的精神在巴彦塔拉苏木广为人知,在他们的影响带动下,巴彦塔拉苏木敬老爱老的氛围日益浓厚,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成为践行乡风文明的主题。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小楷(魏向福品)(3)

简介:在扎鲁特旗巴彦塔拉苏木东巴彦塔拉村有一座特殊的庭院,“品”字的房屋建筑,除了三间正房,在进入大门主路东西两侧还有两间对称的砖平房。说到这个“品”字房屋建筑,就要从魏向福家的两位老人说起了。西面平房里住的是魏向福的姑姑魏淑良,魏淑良因无儿女,丈夫去世后便住到了魏向福家,这一住就是29年!如今魏淑良已经92岁了,92岁的她虽然顶着一头银发,但面色红润,干干净净。东面平房里住着85岁的孙宝荣,是魏向福岳母。由于精神不是很好别的儿女都不愿意伺候岳母,魏向福对妻子说:“姑爷也是半拉儿,接过来咱们养老!”。就这样魏向福夫妻二人用30多年的行动践行着孝道。在他们的影响带动下,巴彦塔拉苏木敬老爱老的氛围日益浓厚,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成为践行乡风文明的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