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不如读史。

关注微信公众号淘历史(taohistory)

T君带你淘历史,涨姿势

本文作者|脑洞历史观

文章来源|《百家讲坛》杂志,授权转载自头条号“脑洞历史观”

罗贯中和施耐庵是同一个人(有俩人得罪施耐庵和罗贯中)(1)

在《水浒传》里面,有两姓潘的女主角,一个是潘金莲,另一个则是跟和尚有一腿、被杨雄和石秀开膛破肚的潘巧云。如果说一个负面女主姓潘还情有可原,两个都姓潘就不是巧合了,毕竟潘姓也不是大姓。施耐庵为何要对这个姓进行饱和式的攻击呢?难道姓潘的得罪过施耐庵吗?是的。

施耐庵是元末明初人,早年中过举人,还跟刘伯温同榜,算是同门师兄弟。元朝的官不好做,施耐庵就辞职回家。很快,元末的农民大起义来了,读书人势必要选队站。

刘伯温选了朱元璋;而施耐庵的就业大概是就近原则,他祖籍苏州,所以投靠了在苏州称王的张士诚。但是,张士诚没什么大理想,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满足了。施耐庵提了点儿意见,见不被张士诚采纳,就此归隐江湖,专心写《水浒传》去了。

施耐庵自然对潘元绍也是很痛恨的,认为其节操还不如一群大小老婆,所以故意在小说里把不顾廉耻的两个女子都写成潘姓。

有其师傅必有其徒弟,罗贯中也是这个样子。

《三国演义》是一部黑曹操的小说,也是一部黑整个老板阶层的小说。在《三国演义》里,读者很明显能感觉到老板的智商都很低,而且是那种不听下属的话就要倒霉的老板。袁绍不听田丰的话,就死了;曹操没有了郭嘉,就吃了赤壁败仗;刘备没得到诸葛亮之前,就是一个刘跑跑……

罗贯中和施耐庵是同一个人(有俩人得罪施耐庵和罗贯中)(2)

为什么是这样呢?这其实也跟作者的经历有关。罗贯中就是诸葛亮、郭嘉、田丰这样的谋士,他是施耐庵的徒弟,也是张士诚的谋士,当年提意见,张老板没听,搞得罗员工只好回家写小说,一写就想起来老板不听良言的事情,所以一下笔,老板们都是傻瓜,员工才是最牛的。

所以,得罪人千万不能得罪写小说的,他在现实生活中搞不过你,说不定就会把你编进小说里,让读者们一骂就是500年。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