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同室,死愿同穴”,指为了忠贞的爱情,如果生不能在一起同居一室,那么希望死能在一起葬在一穴。

这个关于爱情的毒誓出自《诗经》的《大车》。

-1-《大车》的毒誓

《国风·王风·大车》

大车槛槛,毳(cui)衣如菼(tan)。岂不尔思?畏子不敢。

大车槛槛行,青毡做车篷。不是我不想?就怕你不敢。

大车啍啍(tun),毳衣如璊(men)。岂不尔思?畏子不奔。

大车啍啍走,红毡做车篷。不是我不爱?是你不敢奔。

榖(gu)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jiao)日!

生不一间房,死愿一个墓。如果你不信,太阳证我心。

男子坐着车,青色车篷像芦苇,红色车篷似美玉,车子嘎嘎、吞吞地越走越远。女子不禁对着远去的大车高喊:“不是我不想你,是你不敢爱!不是我不爱你,是你不敢和我去私奔!我对明日发誓:这辈子我们虽然不能在一起,死后我也要和你同葬,从此永在一起!”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两相许!《大车》中的痴心女子令人赞叹,赞她为了心中的爱情可以抛弃一切世俗,只待男子的一个眼眸,就可以私奔天涯;《大车》的女子令人震惊,惊她为了爱情,活着不能在一起,死后也要永相随;《大车》的女子令人惊恐,恐她为爱痴狂,甘愿为爱独守一生,为爱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大车》是单相思的毒誓,是生不能一起的绝望。可怜姑娘的声音振耳欲聋、响彻山谷,虽历经了二千多年仍感觉余音不衰。即使今天读到这首诗,那誓言仍好像在耳边回响。

诗经里的注释(诗经大车生不同室)(1)

-2-《西厢记》的梦想

元朝王实甫的戏剧《西厢记》中也有类似的誓言:“生当同衾(qin),死亦同穴,一生一世一对人”。意思是指希望生前同床、死后同墓,形容夫妻恩爱、生死不离。

《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

“想人生最苦离别,可怜见千里关山,独自跋涉。似这般割肚牵肠,倒不如义断恩绝。

虽然是一时间花残月缺,休猜做瓶坠簪折。

不恋豪杰,不羡骄奢;自愿的生则同衾,死则同穴。”

张生在普救寺巧救相国小姐崔莺莺,二人一见钟情。崔母认为门不当户不对,强烈反对他们的婚事。张生相思成疾,红娘帮忙,张生得已私会莺莺,聊以慰藉。为了迎娶莺莺,张生独自赴京赶考,二人忍痛别离、互相挂念。

在那些苦苦相思的日子里,莺莺不禁感慨:与其这样的分离苦恋,还不如当初早做决断,虽然短时间内瓶落水底难觅、簪子折断难接,但总归免了这相思之苦。如今只得希望张生能够顺利考取功名,从此两人能够生在一起,死亦作伴。

《西厢记》是两情相悦的誓言,男女双方都希望生死与共,“生同衾、死同穴”是二人一生共同的梦想。

诗经里的注释(诗经大车生不同室)(2)

-3-《我侬词》的幸福

元朝王实甫的同期有著名书法家、画家赵孟頫(fu)。赵孟頫的妻子管氏应该也看过大名鼎鼎的《西厢记》,她曾作《我侬词》,也写下“同衾共椁”的名句。

《我侬词》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

把一块泥,捏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起打破,用水调和,再捏一个你,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当夫妻二人相守了一世,二人已经习惯了热情如火、习惯了互相陪伴,就像连体婴儿一样活到了一起。

夫妻之爱,情到深处就像相融的泥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难以分清;

夫妻之情,爱到浓时就是历练的雕塑,苦中有乐、乐中有苦,彼此难以分离;

夫妻之亲,活到老时就是并蒂的莲花,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彼此难以分别。

《我侬词》是厮守的幸福。“生同衾、死同椁”不是毒誓,也不是梦想,就只是世界上最自然而然的事情,没有悲伤、没有怨恨、没有恐惧,有的只是平和的心态、幸福的体会。

诗经里的注释(诗经大车生不同室)(3)

-4-新《大车》的醒悟

近代诗人木心,新作了《大车》。

《大车》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岂尔思不,子畏不敢。

大车吞吞,毳衣如璊,岂尔思不,子畏不敢。

穀则共席,则乐同穴。谓予不信,有如日月。

岂尔思不,子畏不敢。

还是2500年前那个姑娘,还是2500年前的男子,姑娘仍旧对着日月向男子表白:“如果生能在一起,我将欢心葬你旁”。但是,只有这次的姑娘有点不同,她说:你敢来爱我、敢来追我、敢与我生在一起,一起追逐同衾的梦想、一起体会同衾的幸福,我才会无怨无悔地与你死后同穴、永不分离。

木心新《大车》的姑娘终于醒悟:

爱情不是一方强求,而是两情相悦、互相尊重。无论何种感情:一方强求是廉价,不能长久;彼此珍惜才是无价,方能天长地久。有些人,你越是舍不得、放不下,你就越得不到。不属于自己的,即使紧握在手里,也只会弄痛自己;而属于自己的,即便是把手打开,他还是会回到你的手中。

爱情也不是心中的梦想,而是锅碗瓢盆、岁月沉积。相爱双方不管多难都会有一万个理由留在彼此身边。只有无微不至的暖,长流着,情才会融;只有自然而然地陪伴,长处着,“同衾共椁”才会自然安宁。缘分,不是因为有意义才去珍惜,而是珍惜过才有意义。


从《大车》单相思的毒誓,到《西厢记》两厢情悦的梦想,到《我侬词》多年夫妻的幸福,这些道理,我们都懂。但一轮到我们自己,还不是依旧陷入爱情的迷惑与宿命的煎熬,不能达到木心新《大车》的通透和醒悟。

也许,

情是前生五百次的回眸,爱是千年修得的同枕之缘。

因此爱绝不会平平淡淡、碌碌无奇,

这种迷惑、煎熬的过程就是爱的本质和意义。

诗经里的注释(诗经大车生不同室)(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