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元年(1078)十月,苏轼知徐州,作此词。

苏轼《永遇乐》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简注:燕子楼,故址在今徐州。白居易《燕子楼诗序》:故尚书(张建封)有爱妓曰盼盼,善歌舞,尚书既没,彭城旧第有小楼名燕子。盼盼念旧爱而不嫁,居是楼十余年。黄楼,徐州城东门上的楼阁,苏轼主持修建,以纪念战胜黄河决口淹及徐州的大水灾。

词意散绎:

月光明亮如霜,好风清凉如水,

徐州的夜景真是无限美好。

曲港中有鱼在跳,荷叶露珠滚动,

寂静中的一切,除我之外无人看见。

鼓声咚咚落叶沙沙,惊我夜梦难以成眠。

夜色茫茫,我醒来走遍这个小园。

宦海浮沉身心疲倦,很想回乡归隐林泉。

燕子楼中空空如也,前代佳人而今安在?

只落得楼阁空锁,楼中仅剩几只飞燕。

古往今来人生如梦,大梦从来不曾醒过,

剩下几多旧欢新怨。他年面对黄楼夜景,

又有几人能想起我,怀古兴悲发出长叹!

简柯:

全词以张建封与关盼盼的故事为线索贯穿始终,通过对燕子楼的凭吊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作者宦海沉浮,身心俱倦,产生了归隐之念,更悟出了“人生如梦”的真谛。当年张关爱情,堪称“英雄美人”,如今早已是“事如春梦了无痕”。昔日美人所居,而今空余几只小燕子而已。

而作者自身,虽知徐州,抗洪水,建黄楼,可谁能知道,百年之后,有何人能凭吊黄楼,为我发出慨叹呢?

苏轼虽然是个不以名利萦怀的旷达之士,但他毕竟也是个凡人。他知道自己并不比张建封高明,也有着“旧欢新怨”,这种矛盾的心情才是真实可信的。

如果没有常人的情感,那苏轼就不成其为苏轼了;而如果仅有常人的“旧欢新怨”,那苏轼也同样不成其为苏轼了。

“燕子楼空”,道出了一切尘俗恩怨到头来都化为虚空的道理。而这个“空”字又没有脱离燕子楼这基础,它还留有张关爱情的影子。

因此,这个空只是相对的空,只是从“旧欢新怨”中生发出来的宏观意义上的空。冯振《诗词杂话》云: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燕。化实为虚,不着痕迹。他也是在赞扬这个空字用得妙!

梦中绝句苏轼全文翻译(古今如梦何曾觉)(1)

梦中绝句苏轼全文翻译(古今如梦何曾觉)(2)

梦中绝句苏轼全文翻译(古今如梦何曾觉)(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