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CI)及其成员H&M等企业发表声明,无理指控污蔑我国新疆的棉花生产,并决定暂停在新疆发放BCI棉花许可证,这种罔顾事实的行径将撕裂全球棉纺产业的产业链、供应链及价值链,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棉纺行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积极参与全球行业治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棉纺行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积极参与全球行业治理

棉纺行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积极参与全球行业治理

近日,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CI)及其成员H&M等企业发表声明,无理指控污蔑我国新疆的棉花生产,并决定暂停在新疆发放BCI棉花许可证,这种罔顾事实的行径将撕裂全球棉纺产业的产业链、供应链及价值链。

棉纺产业是人类历史上实现全球化最早、也是最彻底的产业,以美欧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倚仗历史积累、先发优势和市场支配地位,通过建立棉纺行业规则和标准占据了全球性的行业治理霸权。中国虽然是棉纺业大国,2020年中国棉花消费量和生产量分别达到全球总量的33.6%和25.6%,但中国棉纺产业仍需要更好地适应全球产业格局的新变化,中国应善用国内市场影响力并积极参与国际行业规则标准制定,广泛联合国内外企业组建强有力的行业治理组织,加快提升制度性话语权。

第一,提升我国棉纺行业管理组织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我国涉棉行业的制度性话语权。推动中国涉棉企业以恰当的方式融入国际合规潮流,研究并积极应对劳工权益、环保等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向世界输出“中国方案”,使有中国特色的制度规则接轨全球制度体系。健全我国棉花行业管理组织的涉外管理职能,深化其与种植单位、制造商和品牌商等各种利益相关方的合作,提供权威可靠的行业信息服务和市场准入规则,进而逐步推出全球认可的定义及标准,以塑造和提升中国市场的国际话语权,推动中国涉棉产业充分利用国内国际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壮大棉纺下游产业,推动国内纺织加工企业的转型升级,着力塑造中国品牌,构筑稳健的产业链。一方面,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应充分利用其国际领先的生产技术、大量且优质的劳动力资源等优势,摆脱代工厂的身份,积极开发自主品牌,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另一方面,本土企业可通过多种渠道寻找市场切入点,精准定位国内外市场的产品意向人群,研发高品质、高认可度的中国品牌产品,提升品牌价值,积极抢占全球价值链高端。

第三,增强棉纺全产业链韧性,全面提高棉纺产业抗风险能力。规范棉花产业从原料到商品的全产业链的运作,夯实产业基础能力,加快产业链填平补齐,以保证产业链及供应链稳步运行。坚持用总体国家安全观统领棉花储备工作,完善棉花储备基础设施,以构建棉花统一储备体系,增强抵御全球市场突发事件冲击的能力并提高国家棉花储备安全保障水平。

(韩永辉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博导、珠江学者,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财经决策专家;胡欣彤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研究助理)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