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伯拉罕·林肯———与抑郁共舞的美国总统

亚伯拉罕·林肯———与抑郁共舞的美国总统感言敢说医学僧亚伯拉罕·林肯———与抑郁共舞的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1809年2月12日-1865年4月15日),美国政治家、战略家、第16任总统。林肯是首位共和党籍总统,在任期间主导废除了美国黑人奴隶制。

亚伯拉罕·林肯当了几天总统(亚伯拉罕林肯)(1)

奴隶制到民主制————最伟大的地方

在2018年的美国总统日,美国政治学会发布了最新的:“美国最伟大的总统排名”。亚伯拉罕·林肯以废除了奴隶制度,带领美国走向复苏的贡献当选了第一.1789年2月,华盛顿当选总统时,美国只是个弱小的农业国。人口不过400万,却有70万黑人奴隶。虽允许人民拥有一定限度的民主权力,但这种民主权力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在内。所以美国尽管拥有《人权法案》,但仍然是奴隶制国家。1847年,林肯当选为国会议员,曾多次在国会中投票反对奴隶制度,可是法案惨遭否决,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利益的蓄奴主义者则疯狂地反对林肯。1850年,美国的奴隶主势力大增,林肯退出国会,继续当律师。1854年,北方各州一些主张废奴和限制奴隶制的资产阶级成立了共和党,而林肯很快成为这个新党的领袖。1858年,林肯发表了著名演说《家庭纠纷》,要求限制黑人奴隶的发展,实现祖国统一。演说表达除了北方资产阶级的愿望,也反映出了全国人民的意愿,从而为其在国内赢得了巨大的声望。1860年,林肯作为共和党的候选人,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1860年11月,林肯当选为美国第十六任总统,北方广大群众热烈拥护,而南方奴隶主则更加激烈地反抗他,南方先后有11个州退出联邦组成新政府,奴隶主公开打出了叛乱分裂的旗帜。1862年9月,林肯发布了著名的《解放黑奴宣言》,宣布废除奴隶制,解放黑奴。1864年6月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而告结束,它标志着奴隶制的彻底崩溃。

一生与抑郁症搏斗————————苦苦攀登

历史资料显示,林肯年轻时性格飘忽不定,有时候信心满满,有时候又常常心情低落。多位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分析得出,这正是因为他患有的抑郁症。“他是最伟大的总统 同时也是最抑郁的总统。”林肯的母亲在他9岁时不幸去世。这是他一生中经历的第一个痛苦的打击,为他以后的抑郁症埋下了伏笔。成年时代,林肯的4个儿子中有3个夭折,令他接二连三地遭受心理重创。《林肯传·噩梦般的初恋》记载:1835年林肯初恋的情人安妮患上斑疹伤寒离世,此后他一直处于长久的悲伤之中。“他这一辈子再也没有比这更悲伤的日子了,他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不想和任何人说话,离人群远远的,一个人孤独地坐着,呆呆地望着遥远的地方,安妮这一死,好像把他的灵魂也带走了,让他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度过一天又一天。”林肯的朋友们把他的小刀藏了起来,怕他会自杀,还在远处看守着他,以免他跳河。他告诉州议会的一位朋友:“别人都觉得我恢复得不错了,可以愉快地生活下去了,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在私下里,我还是那样的难过,甚至不敢把小刀带在身上,怕控制不了自己。”林肯通过认真分析,认为这种情况是心理问题导致的,他积极的尝试各种自我调整的办法,有一次他在参与公众活动时受到了人们的赞扬,感觉精神很愉快,听到人们对自己工作的期望,他感觉又有了努力工作的动力。于是他就将报纸上刊登的人们赞美他的报道剪下来整理成小册子,随身携带,感到心情压抑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一下,以振奋精神,促进工作,坚持一段时间后,林肯又重新找回了自信,战胜了抑郁症。这为美国总统最终战胜了丧子悲哀,不仅他自己重新站了起来,也使国家再次浴火重生。(他是一个)不会被困难所吓倒,不会为成功所迷惑的人,他不屈不挠地迈向自己的伟大目标,而从不轻举妄动,他稳步向前,而从不倒退;……总之,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马克思他的地位相当于音乐中的贝多芬,诗歌中的但丁,绘画中的拉斐尔和人生哲学中的基督。即使他不曾当选为总统,也将无可争辩地和现在一样伟大。——列夫·托尔斯泰

一生与抑郁抗争——————逆境重生

亚伯拉罕·林肯,他的一生可谓:从苦难到奋斗到失败再奋斗再失败再奋斗直至辉煌、伟大!他从不向抑郁低头,而是在不断地抗争,在逆境中奋进;在抑郁中成就伟大。他在抑郁之际,常常剪报、吟诗写诗、用幽默化解负性情绪。他常常吟诵:“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等他施行公理,叫公理得胜,外邦人都要仰望他的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