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参差怎么自然矫正(案例分享超主点矫正屈光参差后立体视锐度的变化)(1)

患者基本信息

女,7岁,一年前因屈光参差性弱视到医院求治。

验光情况

2019年2月

R:-5.25/-0.50*1→0.2

L: 1.25/ 1.00*104→0.8

2019年9月

R:-4.75→0.6

L: 2.00/ 1.25*100→0.8

眼轴数据

R:23.25mm

L:21.16mm

角膜曲率

R:46.75/47.94

L:45.98/47.87

屈光参差7D,同时双眼眼轴长度有2mm以上差异,且右眼弱视,接受全角膜镜C矫正后,最佳视力提升到1.0。

1年后,右眼常规插片矫正视力提升到0.8,双眼屈光度稍有变化。

验光数据:

R:-4.25/-0.75*142→0.8

L: 1.00/ 0.75*94→0.8

超主点矫正

由于患儿属于过敏体质,时发过敏性角膜炎,影响全角膜镜佩戴,所以想配一副框架镜作为RGP的替代。

由于这个孩子右眼有严重角膜不规则(角膜地形图见下),所以从单眼最佳视力角度,全角膜镜矫正,可以达到1.0视力;超主点由于不能改变角膜的不规则,最佳视力只有0.8 ;普通框架镜外加柱镜,也只有0.8-的最佳视力。

屈光参差怎么自然矫正(案例分享超主点矫正屈光参差后立体视锐度的变化)(2)

全角膜镜由于独特的内弧设计,可以矫正各种生理性,病理性,手术性,外伤性角膜不规则,所以对于不规则角膜,全角膜镜是最佳选择。超主点不会给人眼视光系统带去额外轴外像差,像质一般优于普通框架镜。而普通框架镜由于主点位置偏离人眼光瞳,会有大量的额外轴外像差。对于本身就有严重介面焦散的人眼,普通框架镜即便用柱镜,最佳矫正视力未必会优于超主点。

三种矫正方式下的立体视差异

普通镜片矫正,使用立体视图检查,有200″立体视

全角膜镜C矫正,有100″立体视

超主点镜片矫正,有40″立体视

结论:从立体视图检查,超主点具有最佳的精细视觉,RGP其次,普通框架镜镜片最差。

讨论

众所周知屈光参差导致不等像,不等像可以严重影响双眼融合和损伤立体视,导致严重弱视、斜视等严重视觉问题!提高双眼融合,提高立体视等精细视觉水平,是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关键。而减少双眼不等像是双眼融合并产生精细视觉的充要条件!

框架镜矫正屈光参差会导致不等像,甚至导致弱视已经是全世界视光界的共识。角膜接触镜可以减少屈光参差的不等像,也有研究证明(从光学原理上也可以得到计算验证),对于严重屈光参差,配戴角膜接触镜后,还会残留一定的屈光参差,并影响视觉发育。超主点框架镜是一种等像矫正屈光不正的技术,可以基本达到双眼视网膜等像。本案例患儿,屈光参差性弱视已经消除,但无论采用框架镜还是RGP矫正,立体视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而采用超主点镜片矫正,可以完全修复立体视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