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

行书字体,是中国书法的五大字体之一。五大字体包括:篆书字体、隶书字体、草书字体、楷书字体、行书字体。

行书字体是继楷书之后产生的一种书体。行书又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它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也是为了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书法行书字体查询(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的书法字体)(1)

王羲之《兰亭序》

所谓“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但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行书的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而楷书是文字符号,实用性高且见功夫。相比较而言,草书则是艺术性高,但实用性显得相对不足。

行书产生的历史溯源:

行书这种书写体,大约出现于东汉。东汉末年的刘德升被后世称为“行书鼻祖”。西晋的卫恒在自己的著作《四体书势》一文中说:“魏初,有钟(繇)、胡(昭)二家为行书法,俱学之于刘德升。

钟繇与胡昭,都是三国时期的曹魏大臣,同时又是著名书法家,行书的继承人。正是由于他们对刘德升开创的行书书体的传承和发展,使得这一书法得以继承下去。

天下三大行书:

书法行书字体查询(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的书法字体)(2)

到了魏晋时期,出现了一位举世闻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羲之的书法师从他的姨妈卫夫人,而卫夫人又师承钟繇。王羲之写的行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到了唐朝,又出现了一位大名鼎鼎的书法家——颜真卿。颜真卿擅长行书和楷书。他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其行书气势遒劲,对后世影响很大。颜真卿写的《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宋朝的苏轼,虽然是以诗词闻名于世的,但其书法也倍受推崇。苏轼写的《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书法行书字体查询(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的书法字体)(3)

苏轼《寒食帖》

学写行书的要点:

一、摆脱楷书的法则:如果把楷书比作武术套路的话,那么行书就是散打。行书讲究的是流畅,字形大致上合乎规范即可。

二、认真临摹:给自己找一本好的字帖。除了上述三大名帖,赵孟頫的胆巴碑也是很好的字帖。

三、读帖:练习书法的途径不外乎临帖和读帖两种方法,而练习行书,读帖特别重要。多读帖写起字才能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四、勤于练习:练习行书在开始的时候有一个适应的阶段,不能急于求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