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礼赞

作者/赵建东 朗诵/沈虹

爷爷叫你胡杨,古朴苍穹用坚守育成原始美。父亲叫你梧桐,枕沙卧碱用大爱凝成自然美。母亲叫你英雄树,借得东风用执着长成奇特美。哥哥叫你三叶树,铮铮铁骨用血泪书成沧桑美。姐姐叫你胡杨泪,厚德载物用悲壮茁成绝伦美。生于一亿三千年海角天涯的塔里木盆地,顶天立地用身躯撑起赖以生存的种群。

胡杨礼赞巨幅长卷(胡杨礼赞精品佳作)(1)

活着生长千年不死的是炎黄子孙的血脉,死了昂首千年不倒的是炎黄子孙的精神,倒下挺立千年不散的是炎黄子孙的魂魄,散了再伴千年不朽的是炎黄子孙的图腾,朽了弥留千年不弃的是炎黄子孙的誓言。

胡杨礼赞巨幅长卷(胡杨礼赞精品佳作)(2)

你从春风不度玉门关的传说中走来,让白絮如雪的种子义无反顾融入贫瘠的土壤。从天涯长路的驼铃声中走来,用生命的代价把胡杨忠诚铸成。从雪域昆仑的风中走来,高原明月确定了你的胡杨风姿。从疆塞沙海的尘中走去,大漠烈日铸成了你的胡杨品格。从黄沙百战穿金甲的军魂中走来,写下江天一色的胡杨礼赞。从郑和下西洋的瀚海中走来,万古修行了一世的傲骨丹心。从丝绸之路的文明中走来,守卫着西域三十六国的繁荣。

胡杨礼赞巨幅长卷(胡杨礼赞精品佳作)(3)

从玄奘西天取经的迁徙中走来,金风化雨渲染了沙尘风暴的和谐。从东方庞培的尼雅中走来,织就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锦绣。从楼兰故都的河洛中走来,见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从林则徐的胡柳中走来,用精卫填海抚平了三塔之间的心壑。从安西四镇的歌舞中走来,跳醒五岳九州的黎明,演绎怒放在昆仑高地春夏秋冬的壮美凄歌。

胡杨礼赞巨幅长卷(胡杨礼赞精品佳作)(4)

年轮律动伴你走过春天,万物翘楚,风情万种,千里春风不如你,舞出了春之韵。

胡杨礼赞巨幅长卷(胡杨礼赞精品佳作)(5)

年轮律动伴你走过夏天,英姿飒爽,赤日巡空,阳光总在风雨后,绘出了夏之虹。

胡杨礼赞巨幅长卷(胡杨礼赞精品佳作)(6)

年轮律动伴你走过秋天,燎原野火,七色交替,把金色年华定格在沙海卫士,吟出了秋之赋。

胡杨礼赞巨幅长卷(胡杨礼赞精品佳作)(7)

年轮律动伴你走过冬天,凤表龙姿,心灵涅槃,白雪歌吟诵着沙漠的活化石,牵出了冬之魂。

胡杨礼赞巨幅长卷(胡杨礼赞精品佳作)(8)

塔克拉玛干的沙历练你奋发图强、桀骜不驯的气概,塔里木河的水滋润你虚怀若谷、傲视蓝天的胸怀,姑墨龟兹的箜篌吹奏出你可歌可泣、韬光养晦的天籁,沙漠卫士的天职坚定你固若金汤、鞠躬尽瘁的信仰,沙海老兵的军礼宣誓你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使命。

胡杨礼赞巨幅长卷(胡杨礼赞精品佳作)(9)

淌出的是苦涩,排出的是心酸,蒸发的是碱液,吐出的是坚强,宣泄的是不屈,展出的是绚丽。

胡杨礼赞巨幅长卷(胡杨礼赞精品佳作)(10)

你背负青天朝下看,开启了拉响军垦第一犁的泥铧。是什么力量让你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什么信仰让你巍然屹立,燃尽韶华,独守寂寞,撑起塞外蔚蓝的天空。

胡杨礼赞巨幅长卷(胡杨礼赞精品佳作)(11)

五千年信仰长歌醉卧,五千年悲壮磅礴浩皇,五千年天荒地老守望,五千年西部长城屯边,五千年乾旋坤转辉煌。

胡杨礼赞巨幅长卷(胡杨礼赞精品佳作)(12)

是李白独领风骚数百年的华章,是杜甫万古风流慰平生的酒魂,是岑参真是英雄一丈夫的正气,是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情操,是高适天下谁人不识君的风骨,是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的绝唱。

胡杨礼赞巨幅长卷(胡杨礼赞精品佳作)(13)

啊,烈烈西风中有无数声音不断地呼喊,胡杨,胡杨,啊,灿灿梦空中有无数个英雄在瀚海回响。胡桐,胡桐,你是西部原野上的一颗神树,你是一带一路上的一座丰碑!

作者简介:赵建东同志曾任农一师一团党委书记、政委,兵团团委副书记、书记,司法局党委副书记、局长,高院党组书记、院长,第十四师昆玉市党委书记、政委,现任兵团党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

是中国社科院新疆智库专家,其理论研究成果代表作有《新时期兵团创新战略研究》,撰写的《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推动党校事业发展》一文荣获“全国优秀理论成果一等奖”。《照耀中国梦的思想火炬》被<<党的建设》评为全国优秀理论成果一等奖。《毛泽东诗词书法与中共党史》《在赶考路上答好赓续使命的新时代答卷》《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党性是怎样炼成的》等文章在公开刊物发表并形成专题课程在主体班进行讲授。

高级政工师,国家一级高级法官,北京华厦书画艺术顾问理事,高级书画师,书法家,诗人。其代表作品“虎”字曾获得4次全国金奖;《昆玉赋》在光明日报刊登,《昆仑赋》《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赋》在中华辞赋刊登,《兵团党委党校赋》《兵团赋》《我在昆玉等您》《昆玉在哪里》《可克达拉我用四季等你》《天佑中国》歌曲《老兵赞歌》等在业内得到广泛关注、多方点赞。《胡杨礼赞》在第五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中获金奖。

朗诵简介:沈虹,昵称叶子,新疆兵团人,曾从事编辑播音工作,众多朗诵作品散见于各大网络平台,曾多次荣获朗诵大袋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