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喉拟水龟养殖技术规范 黄喉拟水龟的家庭养殖方法(1)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黄喉拟水龟的家庭养殖中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1 环境

家庭养殖黄喉,最好建龟池,如果没有条件建龟池,也要有一个大整理箱,建议白色。其生活环境要水陆结合,陆地的选择不能太过尖锐,要够高,易于攀登,这样可以适当的加深水位,成体黄喉水位在二十几厘米或更深都可以,可使黄喉增加活动量。

此外,黄喉的冬眠环境,建议要一个高一些的箱子,沙子十五至二十厘米深,这个沙箱除了用来冬眠,还可以用于黄喉的产卵以及非健康个体的干养。

2 阳光

水龟需要阳光来调节自身体温,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消化食物,促进食欲、钙吸收以及交配等自然行为。

一只正常成长的龟,必须要经过无玻璃阻挡的阳光直射来满足成长需要;对于被玻璃阻挡了的阳光环境,需添加UVB灯照射,促进钙吸收;没有阳光照射的,要添加太阳灯,来维持龟所需要的热量、亮度,促进钙吸收。但要注意有充足阳光照射的同时,也要给黄喉一个躲避的空间,避免晒伤。

3 水质

黄喉适合弱碱性水,家庭养殖黄喉对水质的过滤系统要求很高,下面介绍一下过滤系统的方式及作用。

一是物理过滤:利用滤棉中的纤维把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废物阻隔下来,有效减少缸中有机物的含量,进而减少硝化菌系统的负担,最终减少矿物质废物的产出。二是化学过滤:滤材为吸氨石、软水树脂、草泥丸、活性碳。利用这些滤材,通过化学的方法,去除可溶于水的有害物质,或调节PH值(酸碱度)。三是生物过滤:滤材为陶瓷环、生化球、生化棉等。为硝化细菌提供良好的生长空间,利用硝化细菌的生物作用,把龟新陈代谢产生的有毒废物转化为无毒物质。

以下是对没有做过滤系统的几点建议:

(1)定期换水,而且要用老水。

(2)给黄喉喂食的时候,不妨另外用一个箱子,这样可以避免食物残渣污染水。

(3)买个虹吸管,及时抽掉黄喉的排泄物。

黄喉拟水龟养殖技术规范 黄喉拟水龟的家庭养殖方法(2)

4 食物与食量

食物

据安徽师范大学1981年的一份《皖南龟类食性调查》中记载:“解剖野外采集来的黄喉水龟,可见黄喉的食性为杂食性,对解剖的34只黄喉水龟胃内容物中各类食物的比例进行了一次统计,食物按比例大小分别是:水生昆虫43%、鱼类28%、两栖动物10%、软体动物6%、水生植物4%、环节动物3%、虾2%、其它4%”。从以上资料可以了解到黄喉食物的组成以及食物的比例,对于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尊重自然,龟粮可以做适当的补充。

食量

1幼体 黄喉在幼体时期生长速度很快,需要及时补充食物获取足够的能量以供身体的生长需要。喉苗的消化系统较成体短,消化和吸收功能弱,所以,对喉苗来说少食多餐是比较适合的。在保证喉苗食物充足的同时,也要保持足够的运动量来消耗能量,如果喉苗生存在一个较小的缸内,运动量小,为了保持体形,就要控制食量。

2成体 黄喉成体的生长速度非常缓慢,成体骨甲已经基本定型,可以适当加长喂食的周期,但是也要做到运动量和食量相对平衡,环境大,运动大,消耗大,喂食周期相对缩短,反之喂食周期相对加长。

3季节和温度变化的喂食常识 春季气温变化快,黄喉经过一个漫长的冬眠,消化系统还停留在一个不活跃的状态下,要少食少餐,喂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拉长喂食周期。夏季温度较高,消化较快,可以加大食量,相对缩短喂食周期。秋季随着温度慢慢降低,也要少食少餐,喂些相对精的食物,迎接冬眠。家庭养殖一般室内温度变化不大,但最低温度低于16度的时候,要注意减少或停止喂食,温度变化明显的春秋两季,是肠胃炎的多发季节。

冬眠

冬眠对黄喉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从繁殖来讲,黄喉必须经过几年的冬眠才会性成熟,才能交配繁殖;从品相来讲,经过冬眠的黄喉才会出现即细又深的生长纹。除了体质较弱的喉苗和有疾病未愈的的黄喉外,尽量不要加温饲养,因为加温除了延缓性成熟的时间外,也违背了自然规律。

1 冬眠前准备工作

入秋后适当的给龟喂一些高蛋白的食物补充营养,以备有足够的能量渡过冬眠,食物最好的选择就是泥鳅。冬眠前至少停食两周,让黄喉进行清肠,这至关重要,如果胃肠内有残留物冬眠期间会发生体内发酵,使胃、肠道坏死,然后很可能导致冬眠死亡。还要检查黄喉个体是否健康,非健康个体,不建议进行冬眠。

2 冬眠的时间和温度

以农历立冬开始,到次年的惊蛰结束。还要结合自身环境的气候温度作出调整,冬眠的温度5℃~10℃最为适合,超过10℃,龟只能浅冬眠,低于0℃,龟容易死亡。冬眠要放在无阳光照射的阴暗地方,有阳光会造成温度差异,尽力不去打扰,但要定期检查。

3 冬眠的方法

较为常用的是深水冬眠和苔藓冬眠两种方法,深水冬眠较为方便,但如果水处理不好,黄喉会出现不同程度腐皮。苔藓冬眠,要注意经常检查湿度,苔藓在冬眠前要进行一次消毒

黄喉拟水龟养殖技术规范 黄喉拟水龟的家庭养殖方法(3)

本文转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