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考4道选择题、材料分析题。三观必考!

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目标(综合素质第一章)(1)

“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

(口诀:两独一发展)

1.学生是发展的人

阐述(需理解):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不能因为学生的小错误便将学生完全否定,应该看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潜能,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信心。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说明学生还是不成熟的人,是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成长的人。

教育启示(需理解):

老师要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学生的潜能,多期望,多鼓励

2.学生是独特的人

阐述(需理解):

(1)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就要求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克服按照统一标准和尺度去衡量学生的弊病,根据学生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因材施教。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和成人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明显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用自己的视角和观念思考和评价学生的想法和行为,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伤害学生的心灵。

教育启示(需理解):

老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扬长避短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阐述(需理解):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立性,不能把自己的个人意志强加于学生的思想之上,因势利导地去施加教育,推动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3)学生是责权的主体: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

教育启示(需理解):

老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单选题】易错题

1、数学课上,林老师让全班学生都用老师喜欢的一种方式解题。林老师的做法( )

A 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B 尊重了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C 忽视了学生发展的整体性

D 尊重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观。题干中,让老师用老师喜欢的方式解题,导致学生缺少自己的想法,忽视了学生的独立自主性。A选项说法正确,入选。BD选项:尊重一词,是一种正面表述,判断错误,排除。C选项:整体性就是人的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的全面发展,题干与学生发展的整体性无关,排除。

【材料分析题】

2.【2015年下小学】王老师教六年级语文兼班主任,他每天都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其实要批改堆积如山的作业也是一种折磨。他想,学生完成这些作业肯定不轻松。

一天下午放学前,王老师突然想,让学生自己给自己设计一次作业会怎么样呢?就叫“自设作业”吧。当他把这一想法告诉学生时,学生很惊讶,作业还有自己设计的吗?同学们感到既新鲜又激动。

第二天,王老师带着期盼和不安的心情打开了那一份份作业,着实吃了一惊!有“老师,我考考您”,有“小发明介绍”,有“诉说我的烦恼”,有“我喜欢的名人名言”,有主题班会设计方案,有显示个性的硬笔书法,有的干脆是一副自画像……看着这些丰富多彩的作业,王老师激动不已!这些作业是同学们怀着极大的热情设计的,那里有学生的坦诚和率真,有学生的希望、喜悦、烦恼和困惑,还有他们对美的理解和对是非的判断,这其中闪烁着创造和智慧的火花,是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

当下午放学前王老师把作业发下去时,同学们一改以往看也不看便塞进书包的习惯,而是迫不及待地翻开作业本,品味着老师批改的一字一句。借此时机,王老师指导学生把“自设作业”和语文学习结合起来。

以后的日子,“自设作业”竟在许多学生的作业中生了根。王老师发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浓了。

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谈谈你从材料中获得的启示。(14分)

【分析】这道题主要考查点是学生观,在作答这道题之前我们要先确定学生观的具体内容有哪些,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学生观包括: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我们可以看出做答本题主要用这三点去分析作答,上述材料主要写了一个老师不给学生指定作业,而是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学生通过自己思考设计出很多新奇而有趣的作业,通过这件事也提升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们通过分析材料可以发现,之所以老师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是因为他认为学生能够完成这件事,说明老师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而学生通过努力设计出各种不同的作业又说明学生是独特的人,而老师没有给学生布置固定作业,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又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材料中老师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去对待学生要求学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分析过后我们要布局答案,答案可以按照总分总的形式布局,如下:

王老师的做法是合理的,充分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值得每一位教师学习。

首先,王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材料中,王老师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看到了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为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王老师让学生“自设作业”,对学生充满了信心,体现了教师相信学生的发展潜能。

其次,王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学生是独特的人,是完整的人。材料中,王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充分展现学生自己的创造和智慧。通过“自设作业”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他们通过“自设作业”体现出来,王老师能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类型的作业都能认真地批改,因材施教。

最后,王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学习的主体。材料中,王老师能够根据素质教育的理念,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明确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通过让学生“自设作业”,并指导学生把“自设作业”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充分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综上所述,作为教师要持有“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做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化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