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转星移三十载,耕耘小小方台,时光易逝莫徘徊。苦钻学教法,勤读积文词。

春去秋来青丝白,始终难改心痴,倾心付出欲为谁?满园桃李艳,红紫斗芳菲。

这首《临江仙·岁月如歌》是桂东县沤江中学崔锦遐填的一首词。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这首词书写的也正是她从教数十年的诗意人生。

“爱”在教育中同行

崔锦遐,桂东县沤江中学教师。自1986年成为园丁,站上讲台以来,已度过了36个春秋。这一路走来,她不计辛勤一砚寒,育无数桃李;不断精进做研究,学海泛远舟。

漳州市市直优秀教师(郴州市名教师崔锦遐)(1)

夏沔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崔锦遐老师一直铭记这句话,坚持“爱与教育同行”,让学生深感温暖。

1986年9月,崔锦遐初次任教,面对的是一群小学二年级的孩子。班上有个“讨厌的”男生,喜欢和同学打架,借同学的钱也不及时还。她开导了男孩很久,他才说出实情:父亲因盗窃被判刑,母亲一人维持一家四口的生计,家贫,学习用品也买不起,他只好向同学伸手借,却苦于还不上。同学们嘲笑他是“劳改犯的儿子”,所以他才动手打嘲笑的人。崔老师了解情况之后,不仅帮他把欠款还了,还教育了那些嘲笑他的学生,此后物质和精神上的关怀也未停止。后来她调走了,男孩惦念着,四处打听她的去向。

而后这些年,她的工作陆续有调动,对学生的满满关爱却没有变过。帮过父母离婚险些辍学的小男孩补交学费,购置生活用品;觉察到优秀女学生异样的不安,鼓励母亲患重病无心念书的她不要半途而废,并想办法解决她的学费问题;对孤独胆小的男孩嘘寒问暖,用表扬和鼓励帮他找回自信……她不是班主任,但她充满责任,她坚信,一次帮助、一次援手有可能使弱势学生摆脱心灵的阴霾,拥有温暖一些的人生。

“研”在教学中漫溯

教师,不仅仅是教书匠,还是研究者。教师要通过教学研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崔锦遐始终奉行这一点。

她经过几年的摸索与探究,开发了“语文、研究性学习、学校课程融合教学”的模式,即围绕语文教材的单元重点或者与课文密切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专题为主题,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将研究成果整理加工成校本课程(教材),并据此提炼了“3111”教学主张:

“3”:语文、研究性学习、学校课程等三门课程融合教学;

“1”:一个重心——每次活动聚焦一个单元重点或者一个社会热点;

“1”:一个主题——每次活动设置一个活动主题;

“1”:一个目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语文、研究性学习、学校课程融合教学”这一教学模式丰富了学习内容,增强了学习兴趣,开拓了视野,锻炼了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活动能力,陶冶了思想情操。这种教学模式真正地起到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

她转变传统教学观,打破课堂就是阵地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冲破教材、课堂和校园的局限,采用开放式教学的形式,让学生走出校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既增长了知识,也加深了对家乡的了解,同时掌握了搜集资料、实地采访、调查研究等方法。

长期以来,崔锦遐还习惯于将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感悟等撰写成论文,促进总结反思,提高专业素养。她发表论文13篇;教学论文获市级以上奖励28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课例、案例等获市级以上奖励24个;开发的校本教材(课程)获市级奖励3本,其中《深谷幽兰》《古诗词与传统节日》获市一等奖。

漳州市市直优秀教师(郴州市名教师崔锦遐)(2)

“导”在教学中开花

每个孩子都是有差异的个体,在教育教学中,崔锦遐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注重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发展学生特长,让他们“飞”得更高。

对有写作兴趣的学生进行指导,崔锦遐注重挖掘他们的潜能。这样的学生,在她的精心辅导下,写作水平提高大大提高。除了加强个别辅导之外,她还鼓励他们参加作文比赛,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信心。她指导学生参加作文大赛,7人次获国家级奖励,7人次获省级级奖励,2人次获市级奖励奖。

对研究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崔锦遐常常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活动中获得成长,提高素质。活动出成果,实践出真知。在她的耐心指导下,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桂东,藏在神仙怀里的瑰宝》省一等奖,《我爱你,人间仙境》获市二等奖,《在那遥远的地方》获市三等奖,《“好家风”进校园》市二等奖,《身边的文化遗产》获市一等奖,《抗击疫情,我们的共同职责》获市三等奖。

“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春秋”。崔锦遐几十年如一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潜心研究教育教学,勇于开拓创新,用行动默默书写了教育的诗意人生。

,